唐山市平原水土流失易发区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04-07 07:50:11卢世煜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平原区唐山市风力

卢世煜

(唐山市引滦工程管理局,唐山063000)

1 唐山市基本情况

唐山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现辖2 市、5 县、7 区和2 个管理农场,总人口737.07 万人,总面积13472km2,其中平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0%。主要以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到2012年年底,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4 万hm2,林草覆盖率55%。

1.1 地形地貌

唐山市地貌单元划分,全境可概括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沿海三大部分。全市地形大致以玉田、丰润、滦县连成海拔50m 的等高线为界,以北为山地区,以南为中部平原和滨海低洼地区。

1.2 气候条件

唐山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且多偏北大风。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25mm,且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3.9%。全年平均风速1.9~3.6m/s,沿海地区风速最大,平原次之,山区最小。

1.3 土壤植被

唐山市境内主要以褐土和潮土为主。褐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山麓洪积、冲积平原上,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43%。潮土主要分布在丰南、乐亭、唐海等中南部平原区,是唐山市主要的耕作土壤和粮、棉、油产区。

境内原生植被主要为人工落叶阔叶林,主要树木有杨、柳等,灌木有酸枣、荆条等。

2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平原区水土流失主要与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相关。根据平原水土流失易发区产生的条件不同,唐山市平原水土流失易发区主要分为风力侵蚀区、人为集中扰动区、矿产资源区3 个重点区域。

2.1 风力侵蚀区

受风力、土壤类型的影响,唐山市容易发生风力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滦南县、滦县、乐亭县、丰南区、迁安市、曹妃甸区、丰润区、古治区、开平区等九个县(市)区,总面积11.90 万hm2。9 个县(市)区中土壤主要是砂质或砂壤质,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微度为主,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800t/km2·a。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春季沙尘暴频繁发生,且强度大,范围广,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养分流失,土地沙化日益严重。

2.2 集中扰动区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唐山市目前有产业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29 个,其中国家级1 个,省级18个,城镇新区24 个,在建项目603 个,填挖土方量100 亿m3。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成立,使得人为活动频繁。例如,地基开挖、管道埋设、地面平整,极大地破坏了处于平衡状态的原始地貌、植被和水系,造成大片裸露地;水泥、白灰等建筑原材料的无序堆放,受潮分解,风起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直接影响;临时堆土工程,遇强降雨,产生较大水土流失;城市硬化路面的增加,阻断雨水直接补给地下水的途径,使地面汇流加快,暴雨时积水,晴天时尘土飞扬,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600t/km2·a。

2.3 矿产资源区

唐山市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开滦和冀东油田两个大型开采企业,开滦煤矿主要分布在古治区、丰润区和丰南区,冀东油田位于曹妃甸区。另外,有8 个小型煤(铁)矿开采企业,分布在滦南、滦县两个县。矿产资源大规模的集中开采,造成地面沉降甚至塌陷,破坏区域水源条件和土壤植被,加剧了矿区水蚀和风蚀程度,对矿区可持续发展造成破坏,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约1000t/km2·a。

3 水土保持生态对策分析

唐山市平原区水土流失治理刚刚起步。根据风力侵蚀区、集中扰动区和矿产资源区的特点和危害,对水土保持生态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

3.1 风力侵蚀区

3.1.1 增加植被

按照美化与绿化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办法,在河道、沟渠和道路两侧进行综合防治。如栽植杨树、刺槐、桃树、李子树等;采取网、片、带相结合的配置方式,使植被覆盖率达45%;建立沙地防护林和绿化带,提高植被覆盖率。

3.1.2 改善农业用地

对农业用地,调整种植结构,进行保护性耕种,锁住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如垄作和留茬等耕作技术措施,增加土地春冬季地面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沙化。建立新式的土垄沟输水灌溉方式,如喷灌、管灌、滴灌等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提高风沙区的灌水效率,保持地力。

3.2 集中扰动区域

3.2.1 施工避让

各类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提高防治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尽量减少地表扰动和损坏,保护自然地貌和地面植被;土石方挖填平衡、禁止乱挖,防止弃渣造成水土流失的危害;保留表土资源,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布设排水管道,防止污水、雨水随意排放;铺设透水地面,增加雨水渗透,建立凹式绿地等,使项目区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3%以上。

3.2.2 严格监管制度

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减少因生产活动带来新的水土流失。

3.3 矿产资源区

3.3.1 重建矿区生态系统

优化大面积塌陷地的景观生态和重建工程,在项目区场地和矿区周围栽植当地适宜的树木与草种,实现地区生物多样性;在塌陷不深的地方采取平整土地,恢复原貌,建设生态林或养殖小区的方法,恢复土地生产力。

3.3.2 监督预防措施

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监督生产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水保方案的各项防治措施,实行“三同时”的规定,使全市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验收率达100%,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区的水土流失。

4 结语

唐山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针对平原区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流失易发区从风力侵蚀区、人为集中扰动区、矿产资源区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及对策。

[1]贾立海.河北省平原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5):158-160.

[2]孙红艳.延庆县平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做法[J].中国水土保持,2013,5(7):59-61.

[3]何晓壮.河网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2,5(6):4-6.

[4]余新晓.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J].水土保持学报,2012(4):271-278.

猜你喜欢
平原区唐山市风力
走进风力发电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河北省平原区新近系热储回灌的可行性与前景分析
河北地质(2016年1期)2016-03-20 13:52:00
河北省平原区馆陶组热储地下热水动态特征
河北地质(2016年1期)2016-03-20 13:51:57
保定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
你会测量风力吗
少年科学(2014年2期)2014-02-24 07: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