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阳,赵秀丽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在文学理论中,“张力”源于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1937年,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中指出:“张力(Tension),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t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在此之后,“张力”日渐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被用于包括语言、结构、角色、情节等等在内的文学的各个层面的研究。孙书文指出:“文学张力,大致可以这样来界定: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凡当至少两种似乎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新的统一体时,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且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冲击、比较、衬映,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
文学张力可以由语言张力和内容张力(包括意象、意境、结构、角色等方面)生成。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整体张力的效果都是由各个层面的文学张力的平衡体汇聚而成。《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正是这样一篇充满张力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图从主人公布朗内心的冲突矛盾以及与妻子的关系两方面探讨小说的角色张力,揭示角色张力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效果。
角色张力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角色自身内部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张力,人物的内在精神在性格的多重对抗与调和中得以丰满。二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张力,即把冲突的各方用一个或几个共同的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各矛盾体冲突碰撞但又并不因此而破裂,从而达成动态平衡。《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角色张力主要展现在布朗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与妻子菲丝的关系中。不同形态的角色张力互相抗衡、衬映,使读者感悟到人物形象的丰满性以及霍桑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
主人公布朗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他不顾新婚妻子的挽留,执意要参加森林的魔鬼聚会。在赴约的途中,布朗经历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布朗内心的矛盾张力是通过其心理变化及外在行动展现出来的。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最后对信仰的绝望,这一变化是在森林之行的过程中完成的。
首先,布朗遇到了一位参加恶魔聚会的老者,面对老者的劝导,他多次表现出内心的犹豫。他认为参加魔鬼聚会违背了清教徒应该恪守的原则,他不想成为家族里第一位与魔鬼约会的人。但是老者的叙述打破了布朗对先辈的美好印象。布朗的爷爷曾经鞭打过贵格会的一名女教徒,父亲放火焚烧过印第安人的村庄。布朗不能接受自己的父辈和恶魔是一伙儿的,他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欺骗。这在一个年轻的清教徒身上洒下了怀疑的阴影,他对清教的信仰开始动摇。
接着他们遇见了一位虔诚的太太古蒂克罗·伊丝,她曾经教过古德曼教义问答。布朗万万没想到她也会去参加魔鬼聚会,他犹豫着,不敢往前走了。他在路边歇息了一会,坚定了一下自己的信念,打算悬崖勒马。此时,被他尊为圣人的古金执事和牧师也远道而来,参加聚会。布朗痛苦不堪,但他还是想抵制住诱惑,他喊道“天国在上,菲丝在下,对抗恶魔,坚定不移。”
随后,妻子的出现冲垮了布朗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一切美好的信念在他心中荡然无存。村中所有的品德高尚的老者,虔诚的牧师,尊敬的祖辈,忠诚的妻子都显得那么虚伪和肮脏。布朗彻头彻尾地变了。
霍桑用“笑声”点明了布朗的顿悟,强调布朗内心的冲突与挣扎,使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和立体感。文中先后三次出现了笑声(laughter),每一次都体现和加剧了布朗的角色张力。
当布朗坚定信念,准备悬崖勒马,寻思自己第二天早上碰见牧师散步该何等问心无愧。老者可怕的笑声传来了,这笑声与布朗天真的信仰形成强烈的对比,他能否抵挡得住外部的嘲笑与诱惑。
森林中,菲丝的粉红饰带飘落前,她的尖叫声转变成笑声,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菲丝对魔鬼聚会的认可和接纳。这一描述加剧了布朗内心的冲突。因此,在笑声的刺激下,布朗又看见粉色饰带的飘落,妻子也参加了聚会。关于善与恶的冲突意识在他身上得到真实体现。他对身边的一切都有了新的认识。
发现菲丝出现在魔鬼聚会之后,布朗引发了一阵可怕的笑声,这次笑声正如第一次魔鬼对他的大笑一样可怕。他时而破口大骂亵渎神明,时而纵声大笑,使整座林子激荡着他的笑声,好像周围的树木统统变成了魔鬼。在见证了善与恶之间的转变后,布朗内心的冲突张力达到极致,他对信仰,对人生都产生了质疑,以至后来郁郁寡欢直到终老。
该部分主要分析角色之间的张力,即布朗与菲丝两个角色间的张力,主要通过布朗与菲丝的三次相聚与分离来展现的,其中伴随着夫妻间的不信任。角色张力的刻画使得布朗的形象更为丰满,整篇文章的意境更为深远。
小说的第一个场景即为布朗夫妇告别的场面。菲丝力图劝丈夫不要离开,丈夫执意要走。“怎么,我漂亮可爱的妻子,结婚才三个月,你就怀疑我啦?”布朗问妻子是否在怀疑他。怀疑一词第一次在夫妻间出现。
分别之后,在礼拜堂拐角处,布朗看到菲丝的头还在后面张望,尽管系有粉红饰带,却带有一副忧伤的神态。这是夫妻分别后的场景描写,张望(peep)可以理解为菲丝对丈夫的留恋,也可以看作她的疑惑。菲丝(Faith)的名字一语双关,既表忠实,又表信仰上帝。既然丈夫爱她,为什么要在新婚不久留她独守空房?既然他信仰上帝,为什么又执意前往森林参加魔鬼聚会?事实上,他们之间是不是相互怀疑,我们不得而知。
夫妻的第二次相聚发生在森林深处的恶魔聚会上。在前往聚会的途中,菲丝的粉红饰带从空中飘落而下,支撑布朗的信念开始动摇。这一点为下文中两人的相见做了铺垫。在赞美歌结束后,布朗和菲丝二人同时被带上恶魔聚会的圣坛。“靠着恶魔点燃的火把,这位可怜的人看见了他的菲丝,菲丝也看到了丈夫,他们在那邪恶的祭坛上颤抖不已。”看到自己忠诚的妻子也老参加恶魔聚会,布朗感到彻底的绝望。刹那间,聚会、恶魔、村民还有妻子都消失饴尽,静寂的夜色中只剩下布朗孤身一人。他和妻子之间仿佛有一堵不可透入的墙,各自都在猜测墙的另一边发生了什么,却又彼此琢磨不透。
第三次相聚发生在第二天早上布朗从森林归来。他静悄悄地走在塞勒姆村的街道上,像个迷惑不解的人,盯着四周张望。在礼堂的拐弯转角时他突然发现菲丝的头正急切地向前探望,还系着那条粉红饰带。面对妻子满心欢喜的迎接,布朗却冷漠地走开了。
这一场景与故事开头夫妻两人依依惜别的一幕形成鲜明对比。一夜之前,他们相互吻别;也同样是在礼拜堂的拐角处,布朗回头看见菲丝在忧伤地对他张望,以及菲丝的粉红饰带,而那时布朗还在自责自己离开妻子前往森林是件卑鄙的事情。归来之后,菲丝依然急切地迎接他,得之以报的却是丈夫冷漠悲伤的表情。
这次的相聚到分别,两人度过了漫长的时间。布朗的葬礼则意味着他们最后的分离。菲丝在这次分离的场景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丈夫在森林之行归来之后就彻底地改变了,他对周围的一切人和物都抱着冷漠质疑的态度。菲丝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毅然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养育儿女,善待丈夫。
在此期间,粉色饰带贯穿于布朗与菲丝的三次相聚中。它的每一次出现都带来布朗内心思想的转变。夫妻俩在村庄告别时,布朗觉得他的菲丝是个纯洁忠诚的天使。在前往聚会的途中,发现菲丝的粉红饰带从空中飘落而下,布朗的信念开始变得模糊。第二天早上,粉色饰带又伴随着菲丝一起迎接布朗的归来,好像恶魔聚会没有发生一般,然而森林之行给布朗的震撼很大,他彻头彻尾地变了,从此洞悉人们灵魂深处的罪恶。他的眼中只剩下人们参加聚会时的肮脏与虚伪。我们发现,布朗先后三次呼叫菲丝来帮助他抵抗恶魔。当看到自己的亲人,古金执事和牧师都参加魔鬼聚会时,布朗痛苦不堪,但他还是想抵制住诱惑,呼叫菲丝帮助他抵抗恶魔“天国在上,菲丝在下,对抗恶魔,坚定不移!”第二次是发现菲丝的粉色饰带在林中飘落时,布朗绝望地喊道“我的菲丝也走了!” 最后一次是在魔鬼聚会上,布朗叫道“菲丝!菲丝!仰望天堂,抵挡邪恶!”
综上所述,布朗与菲丝的三次相聚与分离的场面贯穿了全文。同时第一次相聚与分别同第三次相照应,第二次林中会面则可以看作全文的高潮部分,森林之旅使夫妻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看似平静夫妻关系却又充满了内在绷紧的张力。作者将小说中关于夫妻关系的场面进行设计,使夫妻之间的相聚与分离贯穿全文,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效果。此外,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以及突出作品的主题上起着独特的作用,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角色张力主要展现在布朗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对信仰的坚定不移,质疑直至绝望。此外,布朗与菲丝角色之间的张力设置,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揭示了信任在夫妻关系中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多重张力的把握和控制之中,霍桑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和对人生的独到认识。正所谓,优秀的文学作品建立在恰当的张力度的基础上,使文本的信息量和由文本激发的读者的审美感受量都指向最大化。
[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C].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7.
[2]孙书文.文学张力论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社会版,2007,52(6):20-25.
[3]张勤,唐艳芳.纳撒尼尔·霍桑作品导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程巍.清教徒的想象力与1692年塞勒姆巫术恐慌——霍桑的《小布朗先生》[J].外国文学,2007,(1):43-52.
[5]Wilfred L.Guerin,Earl Labor.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