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勇 阮佳莉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武汉 43008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相比于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独立学院的招生和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招生时独立学院通常列入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分数线比一般本科院校要低,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弱、学习态度往往不是很积极,自学能力较差。因此,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学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设置也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大部分重点院校都是五年制本科教学,但是多数独立学院目前都是四年制。由于招生和办学的特殊性以及师资构成、培养计划等原因,决定了独立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不可能像一些老牌建筑规划院校和一些重点本科院校那样面面俱到,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操作性技能为重点。这里笔者选取教学方法这一角度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进行若干思考。
通常在大一或者大二开设建筑初步、画法几何与建筑识图制图这些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设计,对基本的建筑与规划语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以及相应的识图制图都是一个逐步建立概念的过程,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拿实物或者具体的模型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细致的点评,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去消化老师所讲的理论内容,并认识到不足和可改进之处。另外,建筑识图与制图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需要反复的强调和练习。笔者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班级到大三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正确的画图和表达的方式。因此,针对低年级教学的时候,除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外,课外安排完整的抄绘练习非常重要,同时,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集中逐一讲解。通过这样举一反三的过程,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理论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而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在授课过程中就更应该讲究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的就文字讲理论,学生必然会感觉困倦、乏味。因此除了要对讲解内容非常熟悉之外,还应根据相应理论内容增加图片、典故、案例分析或者课堂讨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这门课程,很多都是条条框框的法规和条文,如果只是单独讲这些,效果肯定不理想。可以针对具体条文规定,列举相应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先自己分析这个案例中涉及到哪些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允许相互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推荐人选进行阐述,最后再进行鼓励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己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了集体讨论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上台阐述的勇气和能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课堂效果。
其次,布置作业非常重要。大部分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常常是学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课后做作业的过程是敦促学生进行课下复习的有效手段。
再次,很多独立院校非常注重考研率。因而,不论是课堂讲解还是课后作业,都应突出涉及考研的一些重点内容,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取舍。这一点,也是区别独立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教学的一个不同点,合理与否,还需有区别的对待,这里不做深入探讨。
另外,相关设计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更新学习要及时。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就可以直接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对设计类专业而言,就更应该掌握最新的规范条文。如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自2011年1月1日发布,2012年1月1日实施后,相应的一些规划类教材还没来得及更新,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些教材也有很多其他的标准和规范没有更新。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熟悉行业内的相关规范条文的修订情况,同时及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更新讲解。
在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理论讲解只占小部分课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根据具体的设计任务书自己做设计。这就决定了理论讲解部分必须清晰、明确、指导性强。专业设计课程根据城市规划的层次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居住区规划、校园规划、商业区规划等等,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侧重点。不管是何种类型,在理论讲解过程中都应把设计的主要特点、原则、相关设计要点和涉及的相关规范讲清楚。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对相关案例进行详细分析,鼓励学生自己收集案例分组讨论,让学生对该类设计有个清晰的认识,便于后面的独立设计。在此过程中,选择好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抄绘也是很好的方法,便于他们更直接的了解前人好的设计,并进行消化学习。
在“一对一”设计辅导过程中,对学生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要集中进行讲解。由于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差,在设计过程中应多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主观学习性,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耐心、细致。最终成果出来后,鼓励学生上讲台用汇报的形式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讲解,这既是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方式,也是日后走上规划岗位的需要。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方案评价,这样有助于他们认识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多多学习和改进。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经过多次的强调后,还是有学生连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这不是因为智商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比如,有学生在经过两个学期的设计课程后还是连最基本的图面完整性都达不到,基本的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这些都不在图上标明。对这样的作业,只能给予不及格,不然有失公正,也会纵容不良学习风气的蔓延。
由于城市规划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再加上独立学院教学的应用导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性环节,树立实践导向性的教育模式。所谓实践导向性,即以城市规划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其实在前文的论述中,不管是低年级基础课程的教学、核心理论课程的讲解还是专业设计课程的讲授,都提到了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讲解,这个环节贯穿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即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践是什么样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高年级设计课程的任务书选择上,选用实际案例做题目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重点建筑规划院校的老师很多都有自己工作室,或者有实际的项目,当然还有很多学校直接就有自己的甲级或者乙级设计院,这样可以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很多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独立学院由于师资不足、经费紧张等多方面原因,往往没有自己的设计院,老师的项目也不多,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本来应该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学校反而实践不足。针对目前的现状,教师只能尽量在课堂讲授中多增加相应的参考实践案例,在设计指导过程中按照实际项目的成果要求来积极引导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在假期多寻找设计单位的实习,以期更好的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的政策、法规、理论思潮也在不断更新。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在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过程中也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上不断前进,探寻更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以上只是笔者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总结,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行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魏毓洁,赵晓铭.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建设教育,2003(2):17-22.
[2]李宪坡,李 丽.转型期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问题与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2):5-8.
[3]张洪波,姜 云,王连元.新时期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