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霞,彭奉天
(1.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后殖民主义主要关注政治、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问题,从文化层面上研究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吴媛,2004:5)后殖民研究包括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个流派。其中后结构主义流派影响最为广泛。在后殖民语境下,东西方权力差异直接导致了翻译领域内的不平等对话,而这种不平等在翻译流量、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等方面都显露无疑。
192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的许渊冲,22岁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8年赴欧洲留学,主修莎士比亚和拉辛,八十年代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至今为止他已将《诗经》、《楚辞》等翻译成英文韵文;还将《唐诗300首》和《毛泽东诗选》等译成法文韵文,被誉为“国内外将中文诗词转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在翻译理论上他高度概括自己的理论是“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2003)
一些译者从事翻译是出于学术目的或者个人爱好。许先生做翻译不但为了满足个人目的,还要实现更大的目标。他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译成英法译文是想要更多的西方读者与我们共享中国文化的精品,了解和关注中国文化。与此同时,许先生还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突破了中国译界长期以来借用西方译论的局面。许先生一直梦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在1999年几乎快要实现。许虽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成就鼓舞了许多中国人。
六十多年来,许先生坚持不懈地译介中国古诗词,尽力让中国文化也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中去。在具体选择中国古诗词时,他选择翻译了中国历代古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大约2500年前的《诗经》到《楚辞》到汉隋唐宋诗词再到元曲,这种历时性系统选材将中国古诗词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出去。就题材而言,大多数西方译者出于自己的个人目的或应本国政治、文学需求只选择翻译了其中的少数。而许先生的选材则涵盖各种主题,选择诗人作品也更具有代表性。
根据Venuti(2004)的观点,异化翻译可以抑制翻译中的种族中心主义暴力、抵制英语国家的文化霸权、反抗不平等文化交流。用后殖民视角审视许的翻译,我们发现一方面许因为将中国文化译介出去而受到赞扬;另一方面,他又因为在其译作和译论中体现的翻译策略而受到质疑。
1.归化还是异化
译者到底应该惊动作者还是不惊动读者呢?归化派和异化派各持己见。对此,郭建中(1998)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一文中对两派各自的原因做了总结。基于他的研究,我们将归化派与异化派的意见对比如下:(1)异化翻译:1)让读者接近作者;2)从源语文化出发;3)满足读者了解外国语言文化的需求;4)充分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5)实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6)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7)忠实反映原貌。 (2)归化翻译:1)让作者接近读者;2)从译语文化出发;3)让读者更易了解原文意义;4)不对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过高要求;5)避免文化碰撞和误解;6)消除理解障碍,将语言文化差异强加给目的语语言文化不现实;7)取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归化派和异化派将两种翻译策略置于二元对立之中,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译作可以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但是既担心流畅、通顺抹煞了原文的文化身份,又害怕“异化”得难以逐读。
2.许渊冲的选择
在《翻译的艺术》(许渊冲,2006)中许先生说翻译从根本上讲就是形式上的归化和内容上的异化。但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依据Venuti的观点来做的定义。按照Venuti的观点,许先生的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倾向受到了批评。这尤其集中在他的“优势竞赛论”、“三美论”以及他对中国古诗词中一些特有的中国文化词语的处理上。
(1)“优势竞赛论”、“三美论”中的归化倾向
许先生在《新世纪的新译论》(2000)中提到:“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许先生显然选择“让作者接近读者”。有人指出许的观点自相矛盾:一方面他说优秀的中国文化应该译介出去与世界共享;另一方面他又说译者要充分发挥译语优势让译文与原文竞赛。如果西方读者看到的是英文能更好的表达原作的内容,那么许先生“到底是让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灿烂夺目,还是黯然失色?”(宋学智,2000)同时,许追求“三美”的译语表达实际上是要追求流畅优美的英法译文,这又成了许先生归化倾向的证据。
(2)在翻译中国特有文化词上的归化倾向
除了他的译论外,不少人还引用他的译作来证明他的归化翻译倾向。以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的英译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A Complaint in Spring
X.Y.Z.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许渊冲,1988:371)
At Dawn
Herbert Giles
Drive the young orioles away,
Nor let them on the branches play;
Their chirping breaks my slumber through
And keep me from my dreams of you.
(吕叔湘,1980:211)
A Lover’s Dream
W.J.B.Fletcher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ibid)
A Spring Sign
Witter Bynner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
To join him there,they wakened her. (ibid)
“辽西”一词原指中国唐朝遥远的边疆或战场,在中国东北一带,辽河以西。很显然“辽西”为中国特有,读者看到这两个字能明白为什么要把枝头的黄莺赶走,并可以对当时严格的军役制度下人民的生活产生丰富联想。(吕俊,1995)异化派论者认为,许译“frontier”抹煞了“辽西”的中国文化身份。比较而言,Bynnerd的“Liao-hsi”可能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中国文化的身份,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对此加任何解释,从而让许多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吕俊先生认为许先生的译文是比较成功的,因为许在最大程度上传达了原诗的意义。(吕俊,1995)
3.混杂化:走出困境的方法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混杂。在后殖民研究中,Ashcroft等将“混杂”定义为“在殖民地接触地带内人们传造的新的跨文化交流方式”,混杂化是一种在“第三空间”实现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混杂殖民话语的方式。(引自马柯,2004:41)混杂后的文化既非强势文化也非弱势文化,那么它就能削弱甚至解构弱势文化的失语和强势文化的独语状态。混杂化被视为对归化异化二元对立的一种突破。人们认为它让译者走出异化归化非此即彼的僵局,为译者提供了一个第三空间,既不太惊动作者,也不太惊动读者。
英国汉学家A.C.Graham说汉籍英译不能让中国人来做。(引自潘文国,2004)然而,本国译者的翻译,无论是从翻译目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上的考虑和外国译者都大不相同。后殖民翻译理论对我们的对外翻译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几点:一,翻译不可能通过简单“异化”就争取到了话语权,盲目异化的结果可能是失去更多的目标读者;二,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要争取的绝不仅仅是西方英语读者,中国国内存在的大量英语读者不容忽视。许渊冲的中诗英译作品,不但吸引了国外读者,还引起不少国内读者对中国典籍的关注和兴趣,这对我们的文化传播起着超乎想象的作用。最后,在翻译理论话语上,许渊冲先生根据自己的丰富翻译实践经验自成体系,独成一家,为争取我们的翻译理论话语权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Ma Ke.An External Study of Translation in Postcolonial Context[D].Master thesis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2004.
[2]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Wu Yuan.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to 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D].Master thesis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2004.
[4]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
[5]吕俊.谈诗词翻译中的意美原则[J].外国语,1995,(5).
[6]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7]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2).
[8]宋学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兼评“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6).
[9]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12]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
[13]许渊冲.中国是不是翻译强国[J].上海翻译,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