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下我国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探讨

2014-04-06 07:04
关键词:总人口参与率红利

田 鑫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巨大的劳动力优势,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影响方式和程度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189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87%。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相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长了3.36%,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了2.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绝对数增长了3073万人,相对数增长了1.91%。依据1956年联合国制定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人口类型即为老年型社会,据此标准,我国已于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依据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制定的“维也纳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的人口类型即为老年型社会,据此标准,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从地区统计结果来看,截至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的省(市)已经达到26个,进一步地,65岁及以上人口的绝对数超过百万的省(市)已经达到27个,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基本扩散至全国。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位列前四的是山东、四川、江苏和河南,分别达到942.98万、880.75万、856.78万和785.88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和天津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位列全国前五,其中上海的比重最高,达到11.5%。可以看出,这些省(市)全部都属于东部地区。相比之下,2010年“六普”统计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位列前五的分别是重庆市、四川省、江苏省、辽宁省和安徽省,其中,重庆市的比重最高,达到11.56%。很显然,这些省(市)分布在我国四个不同的经济区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东部地区,更进一步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扩散至全国的事实。

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远远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10)》关于中国人口“中方案”预测,在21世纪中叶后(205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8%。而根据“低方案”预测,本世纪中叶后(205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3%,逐步增长到2080年的峰值42.3%,然后逐步下降到2100年的38.6%。那时中国将是一个“超级老龄化”的社会。

二、人口老龄化下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人口红利的概念最早由Mason Andrew(1997)在研究东亚经济奇迹时提出。在经济体人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社会整体的生产性较强、社会负担率较低、储蓄水平高等对一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的人口因素,被称为“人口红利”。

蔡昉(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依赖型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也即人口抚养比,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显著下降真正始于70年代中期。这主要得益于这一时期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的迅速增长并且比重大幅提高。通过实证研究,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在改革开放的契机下转化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具体表现为:人口总抚养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其中1982~2000年间,总抚养比下降对同期人均GDP增长贡献了1/4左右,并使人均GDP增长速度累计上升了2.3个百分点。陈友华(2008)也认为劳动年龄人口供给的持续增长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经济增长关于人口红利的数学模型,表明进入21世纪后人口红利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在10%左右。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主要有:王金营、杨磊(2010)利用我国1978~2007年的数据对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人口负担降低不仅对我国储蓄水平产生正向影响,还使有效劳动供给增加。人口负担比与经济增长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负担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长将提高1.06个百分点,在过去30年里由于人口负担降低而累计带来的经济增长占总增长的27.23%。郭琳等(2011)指出人均GDP的增加由三部分组成:劳均GDP的提高、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上升。通过对1990~201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劳动参与率在1990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79.01%下降到2010年的70.09%。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动是人均GDP变动之因,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人均GDP变动又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

关于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问题,蔡昉(2004)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主要有两个: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储蓄率。第一,在具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这一人口优势的条件下,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就意味着人口结构产生的充足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经济增长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第二,较高的经济活动参与率和就业率,使得社会储蓄总量大,经济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这一方面得益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总抚养比的下降减轻了社会的抚养负担,提高了人口的生产性。

关于人口红利的期限问题,国内学者一致认为我国目前还处于人口红利期,但对于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则存在较多的争论和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将在2030年前后结束。陈友华(2005)和马瀛通(2007)就持这种观点,他们以抚养比45%为较低水平,以绝对水平为依据,认为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大致从1990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人口抚养比的最低点将出现在2010年,此后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抚养比将停止下降并转而开始上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蔡昉(2011)指出人口红利的实质在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可以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的出现。他将人口红利置于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框架之内并与其中的资本积累相联系,以变化率为依据,认为从2010-2015年开始,人口结构变动对于资本报酬递减的抑制作用迅速减弱,人口抚养比在2015年前后达到最低点,此后就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

三、人口老龄化下我国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

虽然我国已于20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有持续的促进作用。很多学者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口红利”会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也即“人口负债”。但是目前我国存在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近年来广东及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可以看作是潜在的人口红利。蔡昉(2009)指出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实现就业转换,是第一次人口红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把伴随着老年人口比重提高可能产生新的储蓄动机和新的人力资本供给称作“第二次人口红利”。而这两次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以良好的制度机制为保证。虽然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依然处于上升趋势,维持在70%以上的高水平,但是我国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却呈现一种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不利于“人口红利”的进一步挖掘和实现。

(一)积极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参与率

我国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最大化利用,取决于经济中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延缓人口红利消失的时间,保持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储蓄率高的发展优势。这就要求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与就业机会相结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为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就业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结构性失业和隐性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表现为我国经济发展对大量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与劳动供给不匹配而形成的结构性失业。另外,应当适当提高职工退休年龄,延长劳动期限以应对将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问题。促进就业应该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第三产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总之,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参与率是“人口红利”实现的重要前提。

(二)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

我国是典型的刘易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他们与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相结合才能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目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仍然存在很多障碍,比如户籍制度、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以及缺乏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均等公共服务,从城市化领域可以继续开发第一次人口红利。

(三)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虽然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他们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术,劳动生产率低下。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城市就业岗位的需要,逐渐成为城市失业人口的一部分,形成社会经济的负担。因此只有提高他们的劳动力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充分就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我国能够发挥的劳动力数量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人口红利的实现更要依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扩大教育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比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教育、再培训以及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还应该注重低龄老人人力资本的开发,挖掘老年人的潜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服务。

(四)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障制度

合理的养老保障制度一方面可以解除农村劳动力养老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用于非生产性投资的部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杨娟(2009)指出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实现人口红利的一条重要途径便是养老金计划安排。一个具有积累功能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利用劳动者的养老期望也即储蓄动机以及资本市场的增值来使社会保持高储蓄率。合理的养老保障制度能够延长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蔡昉,王德文,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5).

[2]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5,(6).

[3]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中国人口科学,2009,(1):2-10.

[4]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学刊,2010,(5):15-24.

[5]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2):3-14.

猜你喜欢
总人口参与率红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健康红利
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14.2亿人左右
让民营医院共享政策红利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人口与就业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