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马长海
乡村旅游扶贫研究*
——以河北省涞水县为例
■李娟 马长海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项目中的后起之秀正在旅游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因其独特的发展环境及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形式。面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成功案例经验,不断完善、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经济辐射功能是研究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文章从促进就业、产业扶贫、提高农民素质、生态保护四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并以河北省涞水县为例,从该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优势及旅游模式,总结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启示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借鉴意义。
乡村旅游功能分区启示意义
农村贫困、城乡差距拉大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以农村经济尤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由于区位偏僻且封闭性强,贫困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解决贫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传统农业方式对于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兴朝阳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关联度,自然成为贫困地区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据统计,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点,可以推动半径20公里范围内农民就业及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地区分布是高度重叠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扶贫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文章对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河北省涞水县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资源开发、功能布局、规划建议等方面对乡村旅游扶贫提出建议,以期达到贫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的效果。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遗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乡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度假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在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是推进扶贫、脱贫进程的一大举措,对于扶贫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第一,旅游业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产生大量就业机会,其发展还能拉动地方餐饮、娱乐、商业、交通等行业的发展。第二,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推动农村产业重新分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协调发展,观光、生态、精品农业突出发展,从而拓宽农业生产的经营范围,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农业劳动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革新农民传统观念,提高市场意识,增加农民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第四,由于乡村旅游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保证了贫困地区的生态质量,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一)涞水县经济发展概况
涞水县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该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2001年,涞水县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贫困县。2010年,全县人均GDP比全国低20256元、比全省低19546元、比保定市低8726元,全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低7981元和2150元、比全省低5135元和2189元、比全市低3920元和1677元。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国家扶贫标准统计,目前全县有农村贫困人口14.8万,贫困人口比例达60%以上的行政村有171个。2011年涞水县被国家确定为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也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9个重点县之一。
(二)涞水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优势
1.区位优势
涞水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北京西部,该县的发展目标是将县城打造成环首都生态卫星城。该县的野三坡与北京市房山区和门头沟区接壤,距北京中心仅120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首都市民形象的称为北京的后花园。
2.交通优势
铁路方面,京原(北京——太原)铁路在这里设有两个标准中间站,分别是野三坡站和百里峡站,它们分别位于拒马河和百里峡两个重点风景区,从野三坡乘火车可自如的往来于北京和太原。公路方面,张石高速涞水段、廊涿高速已通车,张涿高速、京昆高速涞水段即将开工,通车后涞水县境内将有8个高速公路出口,66公里高速引线,城区5分钟内可以进入高速路网,同时也将成为京西南重要的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因此涞水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交通优势。
3.资源优势
涞水县是平西革命老区,拥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拒马河水川流不息,生态环境原始自然,历史文物稀有珍贵。这里浓缩了太行之情、燕山之华,汇聚了五岳神秀,再现了14亿年来地质演化过程,传承着中华古老文明。是融雄山、碧水、春花、秋叶、瀑布、冰川、奇峡、怪泉、摩崖石刻、长城古堡、名树古禅、高山草甸、空中花园、风情度假、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独特风景区。
4.政策优势
涞水县作为省级贫困县,是河北省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发起点,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扶贫攻坚示范区重点县。为加快推进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打造环首都扶贫攻坚靓丽风景线,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户有脱贫项目,村有致富产业,片有产业规模,县有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河北省政府将乡村旅游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并提供政策支持及资金扶持。由于国家、省政府对涞水县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的重视与支持,涞水县处于有利的发展机遇期。
(三)涞水县乡村旅游取得的成绩
涞水县充分借助本区优势,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并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涞水县拥有世界地质公园、野三坡5A景区及高品质度假村等旅游景区,招待游客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仅野三坡景区在2012年接待游客13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705万元,旅游总收入4.43亿元,占GDP比重达6.0%,与2011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快增长。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工作难的问题,促进了旅游景区及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为涞水县脱贫致富提供了动力。
涞水县根据其旅游资源特点,进行合理规划,打造不同的功能分区,积极建立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宜居等功能齐全完整旅游产业体系。
(一)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精品
依托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的巨大魅力,深度开发百里峡、龙门天关、白草畔等重点景区,全力做好百草畔、龙门天关5A景区和鱼谷洞4A景区达标验收,不断提升景点品质品位。打造优势独特的野三坡绿色生态旅游精品,积极推进景区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实施,对野三坡进行全面规范。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电子商务设施以及国际信用卡消费条件的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超快捷的服务。
(二)开发建设主题旅游项目
以野三坡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名录为契机,修缮冀热察区党委、挺进军司令部、平西地委驻地、兵工厂、白求恩卫校等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以龙门天关古代军事文化、白草畔老人官文化、祖冲之和祖逖故居文化为主题,建设文化主题旅游区,提升涞水县文化旅游的品味和档次。
(三)精心培育新的旅游产业增长点
一是拒马河旅游度假生态居住带,整合、提升、改造拒马河水上休闲项目和环境,打造集旅游地产、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二是京赞路沿线观光旅游产业带,加快整合京赞路沿线三皇山、天鹅湖等山水资源。三是顺利推进天鹅湖欧式风情小镇、一渡新温泉小镇等重点休闲度假项目。
(四)培育特色农业观光旅游
结合涞水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县”建设,围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大力发展建设集生产、科技推广、品牌展示、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生态园。以景区拒马河14个景观节点为重点,实施拒马河沿线亲水观景平台、农业观光带及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山水休闲风景走廊。
(一)强化政府规划,加快旅游资源整合
强化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管理的职能,对景区旅游逐步实施体制改革,采取合资合作、参股入股、整体回购等多种模式,改变分散无组织的管理方式,强化“管委会+公司”模式,组建旅游集团公司,统一经营,最大限度盘活旅游资源,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同时,加强融资功能,吸引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参与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为乡村旅游产业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能力
为打造旅游经济强县,要进行系统完备、可行管用的旅游产业规划体系。以张涿高速公路、野三坡景观大道、百里峡景观大道及景观桥梁架设为契机,全面完善提升旅游交通网。加快升级改造电力、通讯网络,提升井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景区道路、停车场、步游路、护栏挡墙、咨询站、标识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综合整治景区“四边”(路边、河边、山边、村边)环境,提升景区景观水平。
(三)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绿色旅游发展
1.保护生态资源
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原生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旅游,注意山体植被的保护,加强对当地村民及游客的教育,严禁滥挖滥采、违规乱建。政府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综合治理,逐步减少污染大的企业,改善景区生态环境。
2.建设生态环境
回归自然是人们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原因,为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好生态环境是重中之重。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山地绿化,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在高速公路及沿线、旅游路、拒马河加快生态绿色廊道建设。实施景区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打造新型绿色景观。
3.完善体制机制
落实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环境问责机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引导民间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着力解决景区内违法违规建设和环境脏乱差整治,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有制度可依,切实提升旅游景区环境质量。
(四)加强宣传推广,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充分利用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媒体的合作,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览会,立体式、全方位展示涞水县旅游景区的新形象、新路线、新产品。通过“5.28”开山节活动,广泛邀请主流媒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学习和加强农村游网络营销,通过细分市场、提高经营者的网络营销水平、建立有特色的农村游网站、正确投放网络信息、开拓新客源市场等策略加以解决。
(五)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在宾馆、酒店、农家院中广泛开展“对标题标”活动,指导接待单位进行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强化对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素质和服务技能。加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功能景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为贫困区域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效益,涞水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及其日渐成熟的开发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借鉴、启示意义。
参考资料
1.王俊文.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12(1):61-64.
2.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34-36.
3.赵宏,崔建良.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河北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J].中国商贸. 2010(9):144-145.
4.杨宣,张露红.新形势下河北省环京津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5):152-154.
李娟,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政策与产业发展;马长海,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责任编辑:刘桂素
本文属于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科技创新服务河北“三农”研究(1245740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