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

2014-04-05 22:03:07王海军汪鹏旭刘胜宇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鼻液猪链球菌链球菌

王海军 汪鹏旭 刘胜宇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

王海军 汪鹏旭 刘胜宇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江苏省徐州动物疫病防控中心)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常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则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等。本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猪业及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本文就当前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技术进行论述。

1 病原

猪链球菌是具有荚膜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猪链球菌的定植部位为猪的上呼吸道,尤其是扁桃体和鼻腔。部分血清型的猪链球菌具有致病性,主要通过伤口感染。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肺炎等疾病。部分菌株可引起人类感染,造成细菌性脑炎或引起中毒样休克综合征。猪链球菌Ⅱ型在猪群中带菌率很高,据江苏省兽医研究所调查,正常猪平均带菌率为42.6%。猪链球菌2型多暴发于4~12周龄的猪群,特别是4~6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链球菌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60℃30min可杀死,煮沸立即死亡。一般消毒药杀灭有效,但近年出现链球菌耐药性问题严重,应引起注意。

2 流行特点

(1)本病发病无严格的年龄区别,大小猪均可感染,但仔猪发病率最高。发病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潮湿闷热的夏秋季节发生较为多见。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内卫生环境差,通风不良,气候骤变,猪只转群,长途运输及其它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或促成流行。(2)本病可通过伤口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也是主要传播途径。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多数为急性败血型,在短期内可波及整个猪群。例如1990年初,我国广东省某猪场发生猪链球菌2型,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发生关节炎、脑膜炎、败血症和支气管炎等。1998~1999年江苏省部分地区的猪群中暴发猪链球菌2型,病猪表现突然不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2℃以上,流浆液性鼻汁,有的鼻液中带有血性泡沫,便血,腹泻,四肢与耳朵发紫,并有出血斑块,多数病猪于发病后1~2d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50%左右。(3)近年来,本病又在上海、浙江、北京、广东和东北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暴发流行,对养猪生产和公共卫生的安全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4)该病在临床上常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变得复杂,病死率增大,防治起来也更加困难。(5)本病还可引起人感染发病死亡。人的感染与直接接触病猪或死猪有关,如据江苏兽医研究所报道,1998年江苏省部分地区的猪群中暴发流行猪链球菌2型时,有25人感染发病,造成14人死亡。2006年9月四川省资阳市确诊的人患猪链球菌病病例均有屠宰病死猪,或接触死猪血或血浆的病史,皮肤有伤口者,感染率高。

3 症状特点

3.1 脑炎型链球菌病 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初体温升高(40~42℃),食欲废绝,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麻痹无法站立,坐卧或瘫卧姿态,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划水状,甚至昏迷不醒。最急性时病程1~2d死亡,慢性时病程1~5d。

3.2 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 急性败血型常见于流行初期,比脑炎型死亡率高,突发性强。最急性病例,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到40~41℃,呈稽留热。病猪卧地不起,呼吸急促,经12~15h死亡。病猪死前鼻黏膜潮红,头面部充血水肿。眼结膜潮红,流泪,鼻镜干燥,流灰白色浆液性鼻液。少数病猪出现神经症状,颈部强直,转圈等。病猪颈下、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出血性红斑。病程一般为2~4d。通过对此型死猪解剖发现,此病对脾脏损害极大,容易造成脾脏水肿。因供血不足而引起肾脏苍白,肝脏容易坏死。

3.3 关节炎型链球菌病 关节炎型链球菌为一肢或四肢关节肿胀,手指按压有疼痛感,跛行,食欲减退,时好时坏,后期体温升高。病程2~3周,耐过猪成为僵猪。急性关节炎型链球菌与慢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容易误诊,应注意鉴别。副猪嗜血四肢有时也出现紫斑,关节肿大,但一般整肢浮肿或关节以上部分浮肿,伴随有呼吸道症状,眼睑水肿。

3.4 慢性淋巴脓肿型链球菌 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为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表现为淋巴结肿胀、坚硬,局部增温,触诊有痛感。病猪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困难。有的咳嗽、流鼻液。患病后期淋巴结化脓,皮肤坏死。病程3~5周,多数可痊愈。以上4种病型很少单独出现,往往混合存在或先后发生,诊断时要特别注意。

4 防控措施

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本病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研制出预防猪链球菌病的灭活苗(2型猪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在该病流行季节前进行预防注射,是预防爆发流行的关键措施。平时接种,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d肌注3ml/头;仔猪于30日龄和45日龄各肌注2ml/头;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周肌注3ml/头。同时,猪场或养殖户应建立和健全消毒隔离制度。注意圈内清洁、干燥及通风,做好防暑或保温工作。猪群的饲养密度要适中,特别是仔猪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患病或死亡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应严格禁止私宰或自行处理,必须在兽医监督下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进行深埋或无害化处理。药物预防时,应分离致病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程度高的药物进行全身治疗。如病情不很严重,也可进行局部保守治疗。如将皮肤、关节等处的局部溃烂组织剥离,脓肿切开按开放创处理,然后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涂敷患部。笔者并不主张对整圈猪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拌料预防,因为盲目使用很容易导致药物蓄积,造成耐药现象。

人的猪链球菌感染只要及早、足量使用抗生素,一般可以治愈。根据卫生部试行的人猪链球菌感染治疗方案,主要以抗生素治疗及抗休克治疗为主,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类型给予对症治疗。

(2014–02–25)

S858.28

B

1007-1733(2014)05-0042-02

猜你喜欢
鼻液猪链球菌链球菌
洗鼻液 鼻子的“洗澡水”
食品与生活(2022年1期)2022-01-19 19:09:22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羊感冒症状与防治方法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探究鼻液检查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兽医导刊(2020年14期)2020-12-28 08:25:47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羊副鼻窦积液治疗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