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刘春青,刘晓辉,贾彬彬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22113)
猪舍中大多数氨气来源于猪本身、洒落的饲料、猪的粪便以及垫草。家畜的粪便中一般含有20%~30%未被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粪氮包括未被消化的饲粮氮和内源氮,主要以氨基酸、微生物氮和核酸等形式存在。这些含氮物质中的60%会在微生物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并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氨易溶于水,室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所以在高湿空气中氨的浓度相对较高。氨的挥发受粪尿中尿素与氨浓度、脲酶活性以及畜禽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1]。
畜牧业是一个大的氨气排放源。在荷兰、丹麦、德国和英国,畜牧业中排放的氨气分别占该国氨气总排放量的85%、82%、76%和75%[2]。一个年产量为10万头猪的猪场,可向大气排放的氨量高达159 kg·h-1,一个72万只规模的养禽场,向大气排放的氨气高达13.3 kg·h-1[3]。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有关法规限制畜禽舍氨气排放,英国要求氨气的排放总量从1999年的348 kt减排到2010年的297 kt,在美国单个畜禽场的氨气排放量不能超过45.4 kg· d-1。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并带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畜禽舍中粪尿和洒落的饲料中含硫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氢。当家畜采食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导致消化不良时,在消化道内可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并由肠道排出体外。蛋鸡舍中,如果破损鸡蛋较多且清理不及时,鸡蛋便会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比重较大,故愈接近地面浓度愈大,会使畜禽舍内铜质器皿或电线变成黑色,使镀锌的铁器表面有血色沉淀[4]。
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家畜呼吸运动和粪便降解产物。一般情况下,鸡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氧气136 mg,排出二氧化碳707 mL。这对于现代集约化的大型养殖厂来说,每小时产生二氧化碳量非常巨大,鸡舍中二氧化碳浓度应<0.15%[5]。冬季气温较低,畜舍内用煤碳加热保温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6-7]。
2.1.1 降低动物生产性能
长期生活在高浓度氨气环境中的猪,血氨也会升高,此时,机体就要转运和解毒过多的血氨,这个过程会耗损更多的能量和相关氨基酸。1头猪1 d若要转运血氨17 g,就要耗费能量1 172 kJ,机体本身就会少增长65.3 g。解毒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精氨酸和谷氨酸,但这些氨基酸又是肠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这就造成肠细胞营养不足,肠细胞供血减少,黏膜上皮脱落更新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猪群腹泻增多,生长变慢[8]。曹进等对40头胎次相同、体重相近的仔猪研究发现,在饲粮相同、采食量相近的情况下,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随猪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而下降[9]。黄晓露等用两栋座向相同的封闭式仔猪保育舍进行试验,其中一栋喷洒除臭剂除臭,另一栋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氨气浓度为3~5μg·g-1,对照组氨气浓度为40~43 μg·g-1,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37 g,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减少10.9%;不合格仔猪转出的比例下降1.5%;料肉比下降0.1[10]。赵丽荣研究表明,当鸡舍内氨气浓度高于78.3 mg·kg-1时,产蛋率下降43.1%[10]。
2.1.2 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疾病
氨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氨气可刺激畜禽眼睛的黏膜,轻者引起眼睛流泪,重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甚至导致视觉障碍;氨气经呼吸作用进入呼吸系统,会造成呼吸机能紊乱,更容易感染其他空气传播疾病;氨气还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肺部水肿甚至导致畜禽窒息而死;氨进入血液中还可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使机体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等状况,使机体抵抗力下降[12]。彭焕伟等报道,猪舍中氨气浓度的增加会使猪的关节炎发病率增加,猪应激综合征损害和脓肿也会增加。汝桂春等对不同氨气浓度下的10日龄雏鸡4 000只研究发现,与氨气浓度为5~10 ppm鸡舍的雏鸡相比,氨气浓度为20~25 ppm鸡舍的雏鸡成活率由97.4%下降到93.2%,平均体重由3.02 kg下降到2.81 kg[13]。
2.1.3 工作人员
畜禽舍的氨气不仅对动物有损害,对猪场工作人员的健康也会有损害。畜禽舍内氨气浓度过高,会影响饲养员和兽医的情绪,最终会影响工作,对本厂畜禽生产不利。饲养员长期暴露于有氨气的环境里,会出现咳嗽、痰多、哮喘、咽喉痛、声音嘶哑、鼻炎、胸闷、眼睛发干发痒、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机体免疫能力也会下降,甚至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14]。人进入畜禽舍后,若环境中氨气的浓度>4μL·L-1,就能感觉到氨气的存在,若环境中氨气的浓度>25μL·L-1时,就会感到刺鼻流泪。美国环境保护部规定,人类工作环境中氨气浓度若≥25μL·L-1时,工作不能超过8 h;工作环境中氨气浓度若≥35μL·L-1时,工作不能超过15 min[15]。
2.1.4 环境
氨气排出舍外会引起大气环境污染,氨气沉降后还会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农业生产中过度释放的氨气直接或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在高密度畜禽饲养地区现象尤其明显[16]。在欧洲,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氨气占欧洲氨气排放总量的80%~95%,并且,动物粪便经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氨气占农业生产中氨气总排放量的80%,20%来源于动物饲料。农业的氨气排放已成为全球气体污染主要源头之一,也越来越引起公众和政府决策者的关注[17]。
畜禽舍气体中硫化氢毒性最大,0.10%~0.15%的硫化氢顷刻间便能致人死亡。硫化氢与黏液中的钠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钠,对动物黏膜产生刺激作用;硫化氢进入呼吸道,会刺激鼻腔,引起鼻炎,还会损伤气管、肺部造成气管炎、肺部水肿;经常吸入低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植物性神经紊乱;硫化氢进入血液,会阻碍机体对氧气运输,使动物机体缺氧,家畜的体质变弱,免疫力下降[18]。猪舍中硫化氢浓度达到20 mg·kg-1时,猪会表现出畏光流泪、神经质等症状,且丧失食欲;浓度为50~200 mg·kg-1,则会引起呕吐、恶心和腹泻;浓度>650 mg·kg-1时,猪会丧失知觉,很快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猪舍空气中硫化氢含量应<6 mg·kg-1,才能保护猪和工作人员健康,维持正常养猪生产力水平。因硫化氢比重大,对鸡舍下层或平养鸡危害严重,鸡舍内硫化氢浓度应<10 mg·kg-1[19]。
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畜禽舍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空气中氧气不足,造成动物缺氧。畜禽长期处在低氧环境中,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易患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畜禽舍中允许的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15%。只要注意通风,畜禽舍的二氧化碳浓度很少超过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常将二氧化碳浓度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可靠指标,因为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指示出畜禽舍通风状况和空气的污浊程度,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他有害气体含量也可能增高[20]。
畜禽舍内的其他有害气体的危害也不可忽视。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止了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会造成机体缺氧。轻者影响畜禽精神状态、食欲,严重情况下机体会出现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病变甚至死亡。甲烷浓度过大时,会使人畜窒息、头痛甚至产生爆炸。
畜禽舍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畜禽舍内的空气,导致疾病的传播,还会导致养殖场区和附近空气质量的下降,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21]。
[1] 刘希颖,赵越.畜舍中有毒有害气体对畜禽的危害和防治[J].饲料工业,2004,25(10):58-60.
[2] Gustavsson J.Swedish measures to reduce ammonia emissions[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1998,51(1):81-83.
[3] 王新谋.家畜粪便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4] 陈珊瑚.空气污染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控制要求[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46.
[5] Chang C W,Chung H,Huang C F,et al.Exposure assessment to airborne endotoxin,dust,ammonia,hydrogen sulfide and carbon dioxide in open style swine houses[J].Ann Occup Hyg,2001,45(6):457-465.
[6] 杜芳义,张国云,高鹏程.鸡舍有害气体简易检测方法[J].畜牧兽医杂志,2001,20(2):28-30.
[7] 刘希颖,赵越.畜舍中有毒有害气体对畜禽的危害和防治[J].饲料工业,2004,25(10):58-60.
[8] 芦惟本,黄川.重视氨危害重视猪群血氧水平[J].养猪,2009(2):70-72.
[9] 曹进,张峥.封闭猪场内氨气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控制试验[J].养猪,2003(4):42-44.
[10] 黄晓露,陈吉昌.“梅赛味”环保除臭剂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及对猪的影响试验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09,31(2):11-12.
[11] 赵丽荣.冬春季规模化鸡舍有害气体的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00,19(1):27-31.
[12] 王米,孟新宇,赵枝新,等.氨气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饲料博览,2006(7):38-41.
[13] 汝桂春,陶玉林,高友兰.肉鸡舍中氨气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6):42-43.
[14] Donham K J,Reynolds S J,Whitten P,et a1.Respiratory dysfunc⁃tion in swine production facility workers: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and pulmonary func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cine,1995,27(3):405-418.
[15] 韩枫.鸡舍内氨气水平对种鸡产蛋性能和人类健康的影响[J].家禽科学,2006(1):19-20.
[16] 张潜,王立人,杨祥龙,等.养殖场氨气检测方法研究现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309-312.
[17] Vander Hoek K W.Estimating ammonia emission factors in Eu⁃rope:summary of the work of the UNECE ammonia expert panel[J].Atmospheric Environment,1998,32(3):315-316.
[18] 王思珍,东彦新,夏春丽,等.鸡舍内有害气体及调控措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17(1):48-51.
[19] 赵丽荣.冬春季规模化鸡舍有害气体的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00,19(1):27-29.
[20] 黄华,牛智有.基于PIC18F2580的畜禽舍有害气体环境控制系统[J].测控技术,2009,28(4):49-52.
[21] 李秀金.养殖场气味的产生及其控制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