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飞,侯建华,李永庆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上海 200333)
随着医疗条件及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门诊患者因惧怕诊疗操作带来的疼痛或不适而要求静脉麻醉。麻醉中及苏醒期的安全已被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重视,而对患者诊疗结束及离开治疗室时的安全重视不够,跌倒事件时有发生。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9例门诊静脉麻醉患者离院时发生跌倒的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跌倒的有效措施。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12年12月利群医院实施门诊静脉麻醉7 320例,发生跌倒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4~63岁,平均50.11岁;体质量54~81 kg;ASA分级Ⅰ~Ⅱ级。
1.2 方法 对9例跌倒事件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诊疗操作种类、发生地点、发生原因、麻醉后离院评分系统(PADSS)[1]执行情况等。采用STATA7.0统计软件,对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9例患者中,年龄30~39岁1例,40~49岁2例,50~59岁5例,60~69岁1例;诊疗操作种类:人工流产术3例,纤维结肠镜检查3例,电子胃镜检查2例,取环或上避孕环1例;跌倒地点:门诊走廊2例,床周围7例;下床时6例,头晕不适1例,视物模糊1例,体力不支、乏力1例;麻醉后离院评分系统(PADSS)执行情况:松懈8例,严格1例;意识恢复后在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30 min 7例,30~60 min 1例,>60 min 1例;操作持续时间≤10 min 1例,10~20 min 3例,>20 min 5例;家属陪护情况:有陪护人员2例(1例陪护人员在床边,1例陪护人员在打电话),无陪护人员7例。
3.1 跌倒原因分析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2]。在住院患者中跌倒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因此高龄患者属于高风险人群[3]。然而,在门诊静脉麻醉患者中,≥60岁患者需做无痛胃肠镜或其他检查时,通常有家人细心陪护或更遵守医嘱,或医务人员特别注意,因此跌倒事件反而较少。本组患者中50~59岁者占56%,说明该年龄段患者因尚有较强的行动能力,故在心理上比较自信,对自身麻醉后运动平衡暂时障碍的危险性认知不足,反而较60岁以上患者更易发生跌倒。从跌倒地点及原因显示,该组患者中床周围占78%,下床时占67%,说明床周围是跌倒的高发地点,患者下床活动或穿鞋时是引起跌倒发生的主要诱因。该组患者中严格执行PADSS跌倒发生率为11%,未严格执行PADSS跌倒发生率89%,说明是否严格执行PADSS是控制跌倒发生的关键因素。该组患者中意识恢复后PACU滞留时间≤30 min者占56%,操作持续时间>20 min者占56%,说明诊疗操作时间越长,意识清醒后在PACU滞留时间越短,其发生跌倒的几率明显上升。门诊患者在静脉麻醉前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时,医务人员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内容包括麻醉禁忌证、禁食禁水时间、必须有成年人照顾陪护[4],意识清醒后无头晕眼花、四肢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能自己穿衣行走方可离开医院等安全教育。该组患者中因头晕不适、视物模糊、体力不支3类因素跌倒者占33%,说明遵医行为的减弱会提高跌倒的几率。从该组患者的家属陪护情况显示,7例无陪护人员,而2例有陪护人员者中1例在打电话,说明患者无人陪护或虽有陪护人员但未认真行使看护职责,将使跌倒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
3.2 防范对策
3.2.1 重视患者的安全评估,严格执行PADSS在施行静脉麻醉前先询问患者有无基础疾病,然后对患者的自知力、平衡能力、反应速度及运动水平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的自主活动意愿的强烈程度。麻醉恢复期加强巡视,严格执行离院评分标准。此外,患者必须由有负责能力的成人陪护,由麻醉医师和负责诊疗操作的医师告知静脉麻醉后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需要帮助时的联系方法、地点和人员。按PADSS判定患者能否离院,总分≥9分并达到上述要求方可出院;同时,应尽量缩短诊疗操作时间及延长PACU滞留的时间。肖金仿等[5]曾采用类似的PADSS对无痛人流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随麻醉恢复时间的延长,患者恢复的质量提高,评分越来越高。本研究中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有8例患者因未严格执行PADSS而发生跌倒,2012年无一例因为不严格执行PADSS而发生跌倒者,说明如果每位患者和医务人员都严格执行PADSS,发生跌倒的几率将明显减少。
3.2.2 改善就医环境,落实安全措施 内窥镜室和计划生育室的布局应合理[6],确保地面平坦干燥,光线充足照明适宜;设置静脉麻醉的宣传资料,墙上张贴或悬挂图文并茂的预防跌倒示意图、温馨提示、警示标志等。麻醉恢复室内应设置厕所,厕所内安装扶手、呼叫铃,放置防滑垫。床单位固定牢固,刹车良好,高度适宜,患者麻醉恢复期时加好床栏,床边放置踏脚凳便于患者下床活动或穿鞋[7]。室内仪器及物品放置合理,通道不堆放杂物,使用接线板时整理好电线,防止影响患者走路。
3.2.3 加强门诊静脉麻醉患者及陪护人员宣教对预防跌倒认知的差异及意识的淡漠是跌倒难以有效避免的因素,要强化其跌倒危害性的宣教[8]。护士应积极争取患者家属进行陪护[9],加大对患者及陪护人员预防跌倒安全性教育的力度,指导其如何规避跌倒风险,改变其过高估计自己体能的心理,使之充分认识预防跌倒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宣教内容包括:①患者和陪护人员入诊室后介绍诊室布局,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②在实施静脉麻醉前,嘱患者提前小便,避免用药后的肌松作用使患者在诊疗后如厕时因乏力而跌倒。③向患者和陪护人员示范正确使用呼叫铃的方法。④告知患者和陪护人员头晕、动作不协调、意识模糊[10]等,是跌倒易发的诱导因素。⑤在患者意识及平衡运动恢复的基础上,做到3个30 s,即完全醒后30 s再坐起,坐立30 s再下床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11]。
总之,跌倒的不良后果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医院内跌倒的发生还可能带来医疗护理纠纷[12]。为降低跌倒风险,医护人员应树立安全防范及主动服务意识[13],对门诊静脉麻醉患者,特别是无家属陪同的患者应做好安全评估,配置充足的人力,加强预防跌倒的知识宣教,认真做好患者的巡视,将跌倒防范于未然。
[1]邓小明,曾因明,译.米勒麻醉学[M].7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2465-2466.
[2]郝燕平,刘雪琴.老年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的研究概况[J].护理学杂志,2006,21(7):77-79.
[3]张金花.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12):2696-2697.
[4]黄桂明,钟宝林,刘瑶,龙燕.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11):85-86.
[5]肖金仿,林春水,梁仕伟.静脉复合无痛人流患者离院标准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225.
[6]Frezza EE,Girnys RP,Silich RJ,et al.Commentatary:quality of care and cost containment are the hospital-based ambulatory surgery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J].Am J Med Qual,2000,15(3):114.
[7]宁加娟,叶风青,黄中华.静脉无痛人流围麻醉手术期的护理[J].微创医学,2007,2(5):504-505.
[8]张健,伍爱婵,马方励,等.广州3个城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1,5(3):257-258.
[9]Kehlet H.Surgical stress and outcome-from here to where[J].Reg Anest Pain Med,2006,31(1):47-52.
[10]宋杰,鲁晓燕,狄高梅,等.异丙酚用于非住院病人148例麻醉临床观察[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3):337-338.
[11]库洪安,舒军萍,崔伯艳,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5,5(9):1-3.
[12]汪利辉,李叶萍,刘刚.高龄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分析及围术期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8):2313-2315.
[13]李冰娜,叶丹,彭碧婷.循证健康教育提高老人院护工防骨质疏松患者跌倒认知水平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