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王文才 任卫东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局 257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加强,消费层次逐渐从“如何吃得饱”过渡到“怎样吃得好”,食品结构从重视主食的粗细,发展到注重副食的品质,更关心食品是否安全、卫生,更加注重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绿色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各个地区发展畜牧业的首选之路。
绿色畜牧业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可持续畜牧业,是在环境清洁、饲料、饮水无污染、土壤有害元素含量在国家限定标准以下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生产的。它包括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中一系列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控制,保证消费者获得安全、营养、优质的畜产品。
东营区是东营市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绿色畜牧业,东营区紧紧抓住创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的契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把标准化、品牌化和生态化建设作为发展绿色畜牧业的突破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区畜牧业实现了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
1.1 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2013年底,全区共完成肉蛋奶总产量8.8万t,实现畜牧总产值12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6%;全区共计出栏牛5.2万头、猪27.1万头、羊40.6万只、家禽1033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1%、5%。尤其是近几年生态节粮型肉牛产业发展迅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2 优质生态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东营区以发展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绿色养殖为主线,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截止2013年底,规模化养殖区已达到205处,占全区养殖总量的97%以上。其中,千头奶牛场一处,千头肉牛场4处,万只禽类养殖场15处,千头生猪养殖场10处,规模化程度达到92%以上。
1.3 畜牧品牌创建初见成效 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共有12家畜牧企业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着力培育了 “胜大维可得生态肉”、“顺合鸡蛋”、“胜大鲜奶吧”等一批市内外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品牌产品带动品牌企业、品牌企业拉动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1.4 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完善 以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牧龙头企业为突破点,形成了以“畜牧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生产资料供应、劳务和资本运营中互相合作。 如总投资4.2亿元的雨润集团,带动东营市及周边地区1000户农民从事生猪养殖、生猪贩运,每年可使农民增加收入2500万元。同时还吸纳下岗工人近500人再就业。目前,东营区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8家,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已达42家,其中富康养猪合作社等4家合作经济组织被评为省级优秀合作经济组织,全区70%以上的养殖户进入产业化经营。
东营区按照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数量规模化、环境生态化、经营产业化“五化”同步的思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绿色畜牧业发展,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2.1 实施科技兴牧,从技术上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东营区多次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家畜良种补贴,做好畜禽良种引进和推广工作,做到良种良方配套。尤其是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实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确定生猪、肉牛为主推产业,遴选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组织专技人员进村、入户、到场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全区畜禽改良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区生猪、牛、羊、禽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7%、95%、92%和91%。结合新型农民学校,深入实施“远教兴牧生态发展年”活动,认真做好农民畜牧科技培训工作。大批先进的畜牧前沿技术先后在全区推广,如发酵床养猪技术、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技术等,均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了全区畜牧业生产大发展,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2.2 深化依法治牧,从监管上保障绿色畜牧业发展 切实完善和加强绿色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以政府主导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行政负责制,全面完成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健全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预防、监测、应急等综合防控能力全面提升,连续15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发展绿色畜牧业,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加大基础投入,创新监管方法。2012年以来,在全市农业系统率先实施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项目,有效加强了畜产品监管体系、队伍、检测能力、示范场区和信息化监管能力建设。
2.3 高点定位,从规划上发展绿色畜牧业 按照高标准、成规模发展的工作思路,本着现代、高效、生态的原则,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转变原先只求养殖总量的观念,由侧重于发展数量向注重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生态效益转变。涌现出许多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层次高、影响大、生态效益好的大型绿色养殖企业,山东蓝海生态农业养殖基地完成投资一亿元,设计存栏生猪1万头,肉禽8万只,道路、水电等设施已配套竣工,已建成标准化猪舍6栋,引进种猪600余头,其他猪舍、禽舍土建工程正在施工之中。东营市华盛肉牛养殖基地完成投资1200万元,基础建设和配套项目全部竣工,设计存栏1600头,现公司正在各地考察牛源,已组织引进架子牛280头进行集中育肥。史口畜牧养殖园区华威蛋鸡场项目已经完成土地流转,项目立项、环评、土地备案手续已办理完毕。新建东营浩宇、风和日丽等生态休闲牧场3处,7处家庭生态牧场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区畜禽标准养殖比例达到96%,有效地破解了畜禽养殖与环境污染相冲突的瓶颈。
2.4 强化政策扶持,从政策上帮扶绿色畜牧业发展 积极做好各级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及时落实能繁母猪补贴、防疫补助、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等各类政策性补贴和市区产业扶持政策补助。2013年以来,实施了国家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区建设项目,为三家生猪养殖场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20万元;实施国家扶持“菜篮子”生产畜产品项目,为4家养殖场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65万元;蓝海养殖基地、龙居桃花岛观光牧场等6家养殖企业通过市级现代畜牧业发展奖励政策验收,可争取市级奖励资金70万元;帮助华盛牧业、阳光庄园等3家企业申报了2014年国家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可争取市级以上资金133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解决了广大养殖户后续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增强了绿色畜牧业发展后劲。
当前,全区畜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重大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发展影响严重,2013年上半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对畜牧业特别是家禽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养殖户受损严重,持观望等待态度。(2)动物疫病病毒变异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免疫、消毒等防控工作仍需加强。(3)绿色畜牧业进程需加快推进。2013年以来,本区在发展休闲观光、家庭生态牧场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占畜牧业生产总量的比重还偏小,仍需积极引导和扶持。四是资金投入来源单一,土地资源紧张,畜牧业特别是规模畜牧业发展后续乏力。
今后东营区绿色畜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东营区实际,大力实施“更新、调整、转变、升级”四大措施,加快全区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4.1 切实更新理念 转变畜牧业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业工作全局,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现代畜牧业发展,用市场化的理念促进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探索企业与农民之间更加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强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4.2 全面调整结构 首先加强现代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畜禽良种比重,增强畜牧业的生产能力。然后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畜种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专业化生产,逐步形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畜种结构。
4.3 着力转变方式 尽快将传统的散养、混养方式转变为现代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式,努力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使畜禽增长方式由传统数量型畜牧业向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4 实现产业升级 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有效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实现产业规模升级;积极推进畜牧业适度规模化生产,提高畜禽疫病防控能力和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产业水平升级;强化加工、流通环节,完善流通业和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畜牧业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力度,尽快建立现代养殖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控制能力,促进畜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变畜禽养殖模式,发展环保型养殖,实现产业环保技术升级。
东营区是东营市中心城区,要发展绿色畜牧业,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推广健康养殖、环保养殖,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实现畜牧业自身发展和生态经济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绿色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