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毅,彭 玲
患者,男,28 岁。 司机,系车祸致伤。 于 2012-10-16-22:25(伤后3 h)送入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时患者血压测不出,心率62次/min,自主呼吸30次/min,指脉氧饱和度90%。意识为浅昏迷状态,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音低,律齐,四肢无水肿。头胸腹部CT示:①颅骨及颅内未见异常;②肝Ⅵ段低密度区,肝破裂?③腹腔积血;④右下肺渗出性病变。血红蛋白79 g/L,凝血四项未见特殊异常。入院后经绿色通道送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探查、肝破裂修补术。术中见腹腔内游离积血约2500 ml,肝脏广泛挫裂伤,其中左肝外叶可见约6 cm伤口,深达3 cm,右肝后叶脏面可见约8 cm伤口,深达5 cm,肝膈面可见多处创口,肝十二指肠韧带挫伤;胃十二指肠动脉断裂;胆总管、门静脉游离,连续性尚保持,肝动脉可触及搏动,予吸净腹腔内积血,结扎肝内断裂血管及胆管后逐一缝合肝脏伤口,彻底止血,冲洗腹腔;查无活动性出血,放置肝下、膈下腹腔引流管共2根。术中间断应用多巴胺维持血压在90/50 mmHg(1 mmHg=0.133 kPa) 以上, 输红细胞14 U, 新鲜冰冻血浆1000 ml。术后患者未清醒,转入ICU继续治疗,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输血、补液、抑制胃酸等治疗。术后24 h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诊断:车祸致严重多发伤,肝破裂,创伤性休克、创伤性湿肺。
术后24 h后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临床表现:①肝功能衰竭:患者肝酶及胆红素明显升高,AST 3746 U/L、ALT 2858 U/L、 LPS 930 U/L、 AMS 636 U/L、 ALB 32 g/L、 TB 118 μmol/L、DB 81 μmol/L、IB 36 μmol/L;②肾衰竭:24 h 尿量 80 ml,血清 K+6.15 mmol/L、CR 224 μmol/L;③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低至 18×109/L、PT 15 s、APTT 46 s、FIB 1.3 g/L:④消化道功能障碍:胃肠蠕动减弱,胃潴留,肠鸣音消失;⑤呼吸衰竭:创伤性湿肺仍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⑥中枢功能障碍:停用镇静、镇痛药物后呈诡妄状态,无意识躁动。此时诊断为 MODS(肝脏、肾脏、凝血、消化道、呼吸、中枢)。APECH-Ⅱ评分:45 分,病死风险 86.7%。
针对患者的主要问题给予多种器官功能支持治疗:①肝功能支持:行2次血浆置换治疗;②肾功能支持:行持续床边血液滤过肾替代治疗,共96 h;③改善凝血功能:补充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维生素K1、葡萄糖酸钙改善凝血;④消化功能支持: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抑制胃酸,预防应激性溃疡;⑤呼吸功能支持:继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加大PEEP至15 mmHg,配合大剂量氨溴索祛痰;⑥中枢功能保护:继续镇静、镇痛,每日定时唤醒评估意识状态;⑦营养支持: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补充能量25 Kcal/kg·d。以葡萄糖、中链脂肪乳为主要供能底物,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补充短链氨基酸,白蛋白,应用生长激素促进合成代谢。经上述多种器官功能支持治疗7 d,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肾功能、血气分析及血清离子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导管,尿量1500~2500 ml/24 h。胃肠蠕动恢复,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于入ICU后第11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在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休克、感染等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出现2个以上器官损害以至衰竭的综合征,或出现与原发病无直接关系的序贯或同时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通过诱发机体释放促炎症介质,激发细胞的防御能力,抗感染和促进组织的修复,但过度释放会破坏促炎症介质与抗炎介质之间的平衡。当促炎症介质占优势时,将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另外,单核细胞除释放炎症介质外,同时还释放前列腺素,可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转化生长因子Ⅱ-2生成和受体表达及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本文患者是由于严重车祸、创伤性休克、创伤性湿肺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继而导致MODS。其肝、肾、呼吸、凝血功能障碍达到了衰竭程度,经强有力的多器官功能支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诸多器官功能支持手段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血液滤过治疗,后者根据膜平衡原理,使血液中代谢产物通过半透膜弥散到置换液中,同时透析膜还能吸附部分炎症介质,而置换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盐和醋酸盐等)也可弥散到血液中,以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及炎症介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改善意识障碍、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