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价值与消费目的

2014-04-05 03:57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自然界伦理消费

李 颖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思政部,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关于绿色消费

(一)嬗变:从消费到绿色消费

消费作为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生产和消费的历史。随着以迅速、大规模复制为特点的工业社会的来临,加上人类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再辅以商业资本的引导,人类社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就是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活动的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在消费的数量和水准上是不同的,甚至仍然有营养不良的人口存在,但是消费不仅成了最主要的活动,而且成了最主要的价值观,人们即使不能充分得到它,也心向往之,并服膺这一价值观[1]。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消费方式,是针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消费模式所产生的不可持续危机提出来的,是人类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生态之于人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工业化条件下产生的消费社会进行反思后得出的结论。1992年的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的主题,绿色消费便开始成为全球为实现永续发展而做的重要工作之一。绿色代表生命、环保、健康、活力,在绿色消费的语境中,绿色已经不仅仅是指代一种颜色,而是指天地万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和谐并存。到目前为止,尽管绿色消费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但其背后的生态伦理与哲学意蕴才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

(二)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绿色消费的本质内涵

关于绿色消费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是利用具象思维模式,借用“绿色”的隐喻,形象地表达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消费方式的内容[2],但其概念的本身存在诸多先天的不足。也有学者认为,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消费的形象化称谓[2]。有关可持续消费的定义,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4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给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3]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消费有两个本质属性,“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强调的是发展性;“不危机后代的需求”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反映在绿色消费中,人们不仅考虑人类目前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且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以人类社会未来的利益和发展作为前提条件的。具体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绿色消费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绿色消费倡导人类在进行具体的消费活动前,选择未被污染、环保、有利于生命健康的绿色产品。第二,在消费活动中,绿色消费要求人们转变消费理念,在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适度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崇尚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4]。第三,在消费活动后,绿色消费要求人类合理处置生活垃圾。绿色消费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这是由生产方式与价值取向的改变而导致的。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即当人类社会由工业化转向信息化之际,当人类的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有限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开始变得尖锐之际,绿色消费已然成为人类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中不可避免的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已然成为避免人类陷入生存危机的自我救赎,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是重新审视生态价值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工业时代的消费主义的反思与总结。

(三)理性与公平:绿色消费的特点

绿色消费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上,在对工业社会产生的消费主义批判扬弃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消费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理性。在绿色消费的理念中,人们不再以获得大量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来求得生活的舒适、感官的刺激,而是为保障舒适生活的持久稳固,自觉地节约资源和能源,人们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会越来越多地考虑生态环境。第二,强调公平。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不危机后代的需要,这实质上追求的是“代际公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不以大量的物质消费来求得生活的安逸,这实质上追求的是“代内公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绿色消费也就必然被广泛接受。与其说绿色消费是一种值得肯定、值得推广的消费模式,不如说绿色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传统道德伦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关注人与自然:绿色消费的核心价值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演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变。传统的道德伦理忽视自然生态的价值,主要调整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道德伦理观过于狭隘与短视。虽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新生产物,人类不断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界并与自然界进行相互转化,但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作为有机整体以其原有的规律性维系着平衡;而后来才出现的人类一旦试图获得更多、更高的物质生活资料,那么自然界的平衡将被破坏,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尖锐,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社会的出现并不是自然界平衡被打破的唯一原因,只有当人类极度自私地关注自身利益时,才会出现自然环境的危机。当人类生存都是一个严重问题时,传统的道德伦理已无实际意义了。因此,人类必须在更远、更大的时空上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必须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重新选择新的消费模式,必须对原有的道德伦理进行发展。因为,这一切都关系着我们这一代人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二、关于生态价值

(一)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生态价值观

长期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恣意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过于强调人类自身的价值、无视或者否定生态价值有关的。这又与对价值概念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相关。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都必须由主体的需要和实用性来度量。这种由主体的需要和实用性来度量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势必会导致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5]。基于此,传统的生态价值观念认为人类自身的利益高于其他非人类,包括生态环境,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但在现实中,人是具体的个人或利益群体,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是个人中心主义[6]。而这正是一种暴戾恣睢的人类自私主义的具体体现,他们认为对待自然界是可以为所欲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就在于满足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现象的生存要求,对生态环境人们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以感性的意愿为价值参照系,把自然事物作为满足人的一切需要的工具和对象,自然界也就变成了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诺顿认为,这种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人类“主宰征服”自然的人类沙文主义[7]。

(二)生态整体主义:现代生态价值观

现代生态价值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自然物具有两种价值:第一,自然物对人具有“工具性价值”;第二,自然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生态价值”。自然物的生态价值是指自然物直接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所具有的功能[8]。事实上地球是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人类在地球上开采、利用着资源和影响着环境,而它的资源和环境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一定的限度,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尤其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也说明,自然界的生态价值是有限度的,也是脆弱的。既然是有限度的,也就意味着从经济层面看就是有价值的,并且越是有限的、稀少的,就越有价值。一方面,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兴盛,以及资源产品中没有包含或者较少包含采掘资源时所付出的生态代价,这就出现过度采掘、砍伐和消费,进而导致“公地”悲剧,生态破坏也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地球对人类及其活动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有人类活动就必然有废弃物的产生,也就必然要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一旦废弃物超过地球的环境承受的限度,就会导致负担过重和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从目前来看,空气、雨水、阳光等自然生态,它们的价值就是满足生命现象的需要,似乎是免费的,但我们不对生态价值加以深刻的理解,不对自然生态进行呵护,非要等到雾霾缠身、污水遍地,才意识到生态环境也是有巨大价值的吗?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本身也有其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功能价值[9]。在全面反思传统生态价值观后,现在需要建构一种崭新的生态价值观,即生态整体主义,强调世界是一个“人—社会—生态”和谐共生的复合整体。它要求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不是单纯以人为尺度,也不是单纯以自然为尺度,要以“人—社会—生态”生态复合系统为尺度。这样既反对只注重自然而忽视人的自然生态观,同时,也反对只注重人而忽视自然的社会历史观,并以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健康和美丽为最高目标,从而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之境界[8]。

三、传统消费模式的生存危机

(一)物质与利益:传统消费模式的命门

在工业社会中,随着传统工业的蓬勃发展,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使人们的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商品的生产者极力扩大生产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是其根本目的,在追求更大收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一些真实但隐藏在生产背后的成本(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其经济利益实现的条件是消费者的“消费”,而且是大量的“消费”。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消费者享受更多实惠与便捷,产品和服务的迅速更新换代催生了“快速消费”。而在生态保护方面,理性的经济人,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陷入“囚徒困境”,即理性经济人的理性导致了整体的非理性,使生态保护处于无效率的状态。由此可见,不管是受商业利益驱使的生产者,还是消费主义大潮下享受更多物质与服务的消费者,都强调的是“消费至上”、“崇尚消费”,并且这个观念在每逢经济危机爆发时,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在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带动下,消费被进一步地刺激,于是形成了“大量生产—(刺激)—大量消费—(刺激)—大量生产”的恶性循环。更可怕的是,这种大规模生产是没有或者较少考虑生态价值的。例如,一片珍贵的树林,在生产厂商看来,更多考虑的是能生产多少套家具;家具生产出来以后,在消费者看来,更多考虑的是这些家具用着有多么舒适;但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却很少考虑到这片树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能涵养多少水源并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多少PM2.5 并净化空气环境等。如果这些功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话,将是一笔巨额财富。

(二)从生态危机到生存危机:忽视生态价值的后果

早在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就针对生态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类虽然有了科学技术,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人们必须进行一场文化价值方面的革命。过去,人们在工业社会的“科技崇拜”下,对待生态环境的传统态度则是一种不可取的、功利性的,主要以注重利用、注重效率、获取直接的物质财富为目标和重心;体现在消费模式上,则以直接的物质财富作为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把物质财富与消费方式等同于成功。在这种功利、自私的生态观驱动下,工业社会中出现消费主义也就成为必然,由此导致人们肆无忌惮地去挖掘资源以获得直接的现实利益,对垃圾的排放也毫无节制。换句话说,传统生态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就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以挑战自然为核心,以追求更多的、直接的物质财富为目的的。所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驱动下,人类对于物质的消费必将专注于对直接财富的无限追求,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势必因对自然的开发和占有而变得贪婪。这种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贪婪的价值观,使得生态价值被忽视,进而由生态危机演化到文化危机,甚至产生生存危机。

值得庆幸的是,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生态环境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价值,并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机制。严峻的生态危机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使人们应该醒悟了:面对大自然,我们过于自信,忘记了人类本就是自然之子,人类社会本就是大自然演化的必然产物;忘记了我们对大自然的必要敬畏。只有转变消费模式,重新审视自然价值与生态价值,人类才能与自然界一起共生共荣,可持续地生存下去。

四、绿色消费是生态伦理的具体体现

(一)觉醒与丰富:生态伦理的发展

生态伦理的历史很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必然出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从最初对自然的敬畏逐渐到对自然的深思,如自然是好是坏?自然有无权利?人类对自然有无义务?可以说,生态伦理思想历来是人类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伦理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丰富和完善。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是对全球范围内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反映。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生态伦理思想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思想体系[10]。

生态伦理以人与自然间关系为对象,在道德观、价值观、自然观等方面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将人类的道德情感、道德原则、道德价值扩展到自然领域[11]。也就是说,生态伦理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伦理道德从人类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生态环境,要求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而且将人类社会的正义观、善恶观、价值观延伸至自然界或生态环境。生态伦理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具有伦理意义,是因为这种关系深层次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们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直接损害到另一些人或下一代人的利益。因此,这种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之人之间关系的一部分,从而具有了伦理意义。

生态伦理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生态伦理具有强制性。传统意义上的伦理道德,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沉淀、自然形成的,一般不具备法律约束,它只存在于人们的常识和信念之中,成为一个社会或时代所共有的善恶价值取向。而生态伦理则由于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长期性,不仅要靠自律,还要靠法律保障。其次,生态伦理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道德的观点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生态伦理倡导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意欲保护大自然的生态伦理的制定与遵守过程,必定会涉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社会整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只有这样,有助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转的社会善价值才能越聚越多,从而推动生态伦理的有效建立。

(二)善待自然与关怀自然: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生产过程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态伦理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同样的重视程度。在地球这样一个庞大的有机的生态系统中,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命形式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和权利,它们不应该因为人类的出现而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因此,与其说生态伦理试图厘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如说生态伦理强调的是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用现代生态伦理学奠基人施维泽的话来说,就是“保护自然,敬畏生命”。马克思也认为,人是自然之子,永远不能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对此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人有两个身体”,一个是他的有机身体,即“血肉之躯”,还有一个是无机身体即外部自然界。他说:“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2]。这一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它让我们懂得: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他当然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他就应该明白并且正确对待自己与其他自然物的共生共存关系[13]。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也反映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蕴含着特有的伦理价值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在自然界中,不断地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源交换。既然人不能脱离自然界,那最好的途径就是善待自然和关怀自然。因为,自然环境与后代有着某种关联,我们破坏了环境,后代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善待自然和关怀自然,目的在于消除与避免我们的行为给后代在生态环境上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从而使人类的自然生存基础赢得长期的保障[14]。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生态伦理的出现,是人类对自身深刻关怀的必然产物,是人类中心主义不断扬弃的结果。

(三)高度契合:生态伦理与绿色消费

历史走到工业社会,人类已经克服了祖先对自然的恐惧,并似乎成了自然的主宰,这得益于“征服自然”传统观念。如上文所述,传统的道德伦理认为只有人是值得尊重的,因而只对人讲道义,只有人有权利,人对自然界没有义务,因为对自然界无所谓道德问题,自然界只是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对象,其价值就在于为人类服务,是在道德关怀之外的。因此,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传统的消费观念,以满足人的无限物质需要为内容,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标。其本质是一种资源浪费型消费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各种自然资料不断地被制造成各种产品,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大家用过的所有商品则被当作废物丢弃,随着人类消费规模的扩大化,被丢弃的废物越来越多,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的恶化。20 世纪的3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过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只顾自己的消费需求,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而忽略了大自然自身的净化能力,消费者抛弃的废物量过大,严重超过大自然的承受度,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只顾当代人的需求,把后代人生存所必须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前透支。这种消费观念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条件下,弊端也越来越多,必须放弃。而新兴的绿色消费则不同,它强调自然界也是自主的存在,应当承认自然界的生存权利。人类需要栖息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需要与自然界建立起和平共处的共生关系。因此,绿色消费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其内在的价值的,人类过度的索取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这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人类按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强调当代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又强调代际公平,在理性和公平中凸现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在精神境界、价值取向、消费方式等领域实现一系列的变化。可以这样说,绿色消费的兴起,就是在重新审视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摒弃了“征服自然”的传统道德,摒弃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视自然、尊重自然[15]。而这恰恰和生态伦理达成高度契合,简而言之,绿色消费就是生态伦理在消费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五、绿色消费提倡人类与大自然共存的“大人类”理念

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来就不仅仅是生产环节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活消费环节中的问题。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甚至在消费领域内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亚于生产领域。在这种条件下,倡导崇尚自然、健康适度、注重环保和可持续的绿色消费也就开始成为时代的潮流,“没有买卖,也就没有杀戮”则是对这种潮流最恰当地概括。

绿色消费的逻辑起点就是认为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和大自然是一个共同的有机系统,应该共同发展。引申开来就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周围的生态环境承受力是有限的,我们的消费应该适度而不应当过量;我们应该提倡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进行变革,适度消费、适度生产,使生产过程中能源、资源的过度使用得到遏制,特别是现在的稀有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提倡关注未来的人类世界,重新审视生态环境的价值,抛弃为了现在的享受与消费而去损害人类子孙后代利益的自私观点。可以这样说,绿色消费的本质就是可持续消费,就是坚持人类与自然共存共生的“大人类”理念。这种“大人类”理念就是注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代际公平,就是对路易式“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批判,就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摈弃。要在地球这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谋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就是要解决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样一对基本矛盾,我们不仅要对现在的人们负责,而且要对未来的人们负责。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后使得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这种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才是人类应该追求的更大的利益。

[1]郑也夫.消费:解释、批判与辩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6,(2):1—6.

[2]汪玲萍,刘庆新.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及低碳消费评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5—79.

[3]徐日丹,包景岭.建议出台绿色消费促进法[N].检察日报,2008-03-16(6).

[4]刘妙桃.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意蕴[J].中共山西省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2):14—15.

[5]方世南.环境哲学视域内的生态价值与人类的价值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8):19—23.

[6]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112—118.

[7]叶平.“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J].哲学研究,1995,(1):68—73.

[8]包庆德,夏承伯.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及其启示价值[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79.

[9]侯吉侠.试论生态意识与环境道德[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8):52—56.

[10]卢黎歌,李小京,魏华.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1.

[11]郗春梅.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理论架构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9—13.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李富君.马克思的生态观发展轨迹初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4,(3):14—18.

[15]甘绍平.我们需要何种生态伦理[J].哲学研究,2002,(8):49—56.

猜你喜欢
自然界伦理消费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自然界的一秒钟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例说“自然界的水”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