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评价面临的挑战及其创新

2014-04-04 20:24:01张磊张树任
华东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机构科技评价

文 张磊 张树任

(作者就职于上海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与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评价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科技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监督部门的重视,行之有效的科技评价已成为国家、科技界和学术界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和手段。与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评价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初期是科技评价机构设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据统计截止2013年全国已有7个中央部委、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科技评价机构,专职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针对科技计划、项目、机构、人员、成果等开展了大量探索评价。

从评价规范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角度来审视,当前开展的科技评价活动,尚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

评价机构市场化意识不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科技评价机构基本上是由各级行政部门组建和管理,支撑服务于政府部门科技管理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受限于运行体制或行政管理干预,缺乏市场拓展和竞争意识,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规模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评价需求。

评价理论研究滞后,评价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在科技评价实践蓬勃发展的同时,理论研究却还停留在全盘引进和照抄的原始阶段。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的关键词对1901-2012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相关论文多达483篇,数量之多令人兴奋,但绝大多数是工作总结或是对国外科技评价的介绍,真正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寥寥无几。评价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科技评价实践的健康发展。

评价人才队伍建设不力,难以满足评价需求。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科技评价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有待加强。科技评价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健全,高校和研究院所未见设置专门的“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专业,科技评价人才教育陷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

评价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评价环境急需优化。虽然科技部及部分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出台了一些关于科技评价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但制度化和法律化的约束力不高。多数地方和管理部门尚未认识到科技评价的重要性,存在“重投入轻绩效,重过程轻结果”等现象。

评价结果的开发利用不足,评价的功能作用难以发挥。评价是为了加强监督和管理,要实现和发挥评价的这些功能和作用,首要的一条是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开发利用,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多数评价是雷声大、雨点小,为评价而评价,评价结果很少加以分析和利用。

为了保障科技评价机制作用的持续健康发挥,与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相匹配,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增强科技宏观管理的调控能力,未来我国科技评价也需要不断采取创新:

加强科技评价理论研究。科技评价理论指导和支撑,是促进我国科技评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一方面要加快对国外先进评价理论、方法的吸收和消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引导科技评价相关人员、机构重视理论研究,在开展评价业务的同时,激励评价人员及时总结提炼相关理论成果。

加快科技评价人才培养。人才是评价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主体,加快人才培养事关科技评价事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可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科技评价”或“科技管理”专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科技评价机构共同培养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机构可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赴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稳定科技评价人才队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为评价人员提供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广泛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参与科技评价工作,不能局限于某些领域和部门,特别要注意吸收科技管理、财务、统计、软科学研究、经济学等领域的人才。

重视科技评价机构建设。评价机构是科技评价活动的执行组织主体,其建设尚需要多方向的培育与发展。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构体系,引导政府的、非政府的两种属性和国家级、地方级以及科研院所级3个层次的评价机构的健立,鼓励民营评价机构的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社会团体设立市场化的科技评价机构;另一方面要引导评价机构树立市场和竞争意识,鼓励实施品牌战略,从根本上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科技评价环境。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评价风气及评价机构文化建设在内的评价环境作为评价事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在科技评价体系中极为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出台与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使之成为制定各类评价规范的根本准则,通过立法使科技评价成为科技管理经常性、规范性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评价的公开透明,提高社会的参与程度,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一律公开,明确规定公开的主要内容、范围、对象及方式,发挥互联网功能特点定期发布科技评价相关信息,让社会公众和媒体了解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信息,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

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科学公同体在未来将是科技评价的重要组织力量。一方面应着眼长远加强社团立法工作,在法律框架内确立社团学会的法律主体地位,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扶持其开展科技评价工作;另一方面要增强社团学会开展科技评价活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组织开展科技评价培训,除了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在学术领域开展评价活动外,还可主动介入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的评价,为决策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机构科技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科技在线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科技在线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