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燕
(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探究式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李冰燕
(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古代文学的教学教法是一线教师一直关注并致力于改革、创新的事情。尽管如此,由于教学对象、时代、环境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古代文学教学教法改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分析了古代文学教法的不足,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在古代文学中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情况。
探究式教法;古代文学;实践研究
基于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必须能够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要求,必须体现出系统性与交叉性融合、人文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多元性并存,趣味性与应用性交互等多种特征,应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目前古代文学课程的处境令人担忧。一线的教师,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但是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时代特点也在日益彰显,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还有社会新型的价值观诱导人们对物欲的追求,急功近利的心态日益高涨,很多学生认为古代文学没有用,上不上课也没有什么大碍。大多数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知道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课,但因为不想学习古代文学的作品,甚至连文字上障碍都不想克服,更不要说精心研读了。学生们对古代文学课的求知欲望比较低,少数学生甚至没有求知欲望。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中,通过学生反馈的大量信息可知,多元文化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学生身上亦可以感受到多元文化的气息,加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有可能获得比老师也前沿的知识和观点。传统课堂教师的“权威”不见了,质疑老师观点的人多了。古代文学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即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无疑会使教师和教学工作都陷于困境。尽管古代文学在课程定位、教材、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一直在不断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但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学生需求进行改革。古代文学的讲授应与时俱进,要尝试新的教学教法,以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探究式教学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上述需要。文章结合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的设计运用以及产生的积极效果,助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提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也称为研究法。 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古代文学而言,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作品阅读部分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和建议,让同学去完成研讨和演练。建构起古代文学课课内外联系,训练学生跨学科的开放性思维,多视角来研究问题,给古代文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1)探究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打破满堂灌、填鸭式的僵滞状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不再是被动接收来自教师信息。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督促学生去查阅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学生思考。
(2)探究式教学可以实现古代文学课程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衔接和过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课外自主解决,使课堂与课外的学习有机统一起来,形成长效的学习机制。
(3)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避免了观点的陈旧单一,尤其是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更可以体现学生创新的思维视角和空间,渐渐实现师生互动,有助于形成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习氛围,双向推进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探究式教学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施,就是鼓励引导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一般而言,每一节课都要安排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进来,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授课需要随机安排,可以通过提问、研究讨论、交流答问、合作演讲等方式来实现,探究式教学法需要借助多种其它的教学方式得以实现。
(1)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为所讲的古代文学专题营造特定的情景,还原特定的场景,营造相似的氛围,让学生在情景的感染下,通过小组、集体等多种释疑解难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把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如讲到“司马迁与史记”,可以借助多媒体,把司马迁的生平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还原李陵事件的本来面目,全面认识司马迁的真实想法。结合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解读司马迁被汉武帝误解的原因,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司马迁也是平常人,让学生在学习司马迁的人物传记中完成自身的成长。了解这些内容的同时,理解司马迁被宫刑的真正原因与伟大作品《史记》产生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史记》内容的理解。再如,讲授司马相如的赋,可以把司马相如的风流倜傥以及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给学生详细展开,还可以节选电视剧《凤求凰》中的若干片段让学生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到元代戏剧时,可以播放《窦娥冤》、《西厢记》的音频选段,讲清初戏剧《长生殿》、《桃花扇》,也可以播放选段,首先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戏剧的特点,其次可以让学生借助视频资料了解故事的大体情节,为学生阅读剧本做个铺垫,激发学生看文本的兴趣。唐诗、宋词的学习,可以给学生举办一次诗歌、诗词朗诵会,让学生穿上古代的服装,配上音乐,学生的准备过程教师可以给予指导,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可以参加,且把它纳入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之中,从创新方式方法和考核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监督学习。教师也可以吸收现代一些流行的元素,活跃课堂气氛。[3]
(2)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完成知识的传授向能力的转化。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全面理解、吃透所讲的内容,对于问题的设计要适时适度。这样,教师才能在设计什么问题,什么时间提问上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在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游刃有余。如学习《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在多篇作品的研读中,了解古人对于爱情的认识,《诗经·关雎》是古代爱情诗的典范,可以重点篇目重点分析。结合当代人们的爱情观,社会上一些人对爱情的偏执观点进行讲授,还有“爱情”对于学生来讲,也不陌生,是学生正在经历或熟悉的话题,可以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提问“大家对爱情是怎么认识的?”经过学生的踊跃发言,众说纷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可以把大家的观点总结点评。结合有关的作品解读,使得学生在学习古人对爱情理解的同时,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古代文学就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变得接近生活,平易近人。讲到荀子的文学及生态思想,可以围绕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阿凡达》,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等材料,设问“生态文明的根在哪里?我们现在提到的可持续发展,在两千多年前的圣贤那里,是否已经被关注到了呢”;通过学习诗人杜甫、陆游、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尽管时代不同、创作文体不同,但他们在哪一方面又有惊人的相似呢(他们拳拳的爱国心)” ;学习苏轼的词,苏轼的一生多次被贬,但苏轼并没有消沉,并有愈挫愈勇之势。在每次的人生仕途低谷,都创作了千古流传的励志作品,像《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是需要深度赏析的,给我们传递了苏轼积极入世、进退自如、豁达超然、热爱生活、对信念的执著的人生态度,苏轼本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激励了后代无数的文人志士。学生在学习作品内容时,更应学习苏轼的人格魅力,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借助于古代文学,在传统文化中寻根,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受用至今。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是需要学生去研读、去挖掘和发现的,培养学生贯通古今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古为今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允许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观点并存。如讲解屈原《离骚》,传统的观点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教师可以就后人对屈原的评价设计问题,提出“这个定位准确吗,还有其它评价吗,屈原辅佐的楚怀王是个昏君,是不是忠君比爱国更准确更到位呢?”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关于项羽地位和评价“项羽真的败了吗?”,司马迁心中的项羽是怎样的(提示学生司马迁把项羽放到了“本纪”一类),等话题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设想不同的结局。鼓励学生对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敢于反问。[4]这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体现,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4)让学生尝试把经典篇章改编话剧等其他样式,可以根据内容改编自己的台词,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如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可以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在不改变主旨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台词,也可以适度夸张人物形象,适度加工故事情节,可以取得极好的授课效果。首先学生只有全面理解了内容,才可以改编。其次学生只有深度理解了故事的主旨和精髓才可以创新,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快乐学习,寓教于乐,颠覆传统的授课模式。另外,学生改编的过程,是学生理解作品的过程,更是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学生改编的短剧,无疑会体现学生的思维角度,教师给予点评总结,好的地方给予肯定,不足之处给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5)探究式教法还需要教师有针对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通过网上图书馆,查阅电子资料库,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可以培养学生从课堂学习到课外学习的过渡,实现课堂学习的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拓展阅读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思维的形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沟通能力。
古代文学课堂教学除上述的探究法以外,应多种方法并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配合启发式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设置情境,营造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自由活泼课堂氛围中学习,寓教于乐。
〔1〕 夏银阁.探究式教学法浅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27):27.
〔2〕 温优华.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究[J].长江教育,2009(7):171.
〔3〕 潘静.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12):60.
〔4〕 孔艳梅.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153.
(责任编辑 杜 敏)
Th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Practice
LI Bing-yan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Hebei 056038)
Ancient literature is a basic course and main course for students who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Therefore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pedagogy has been concerned and committed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by teachers. However, due to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teaching object, time, environment, the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reform still has a lot of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y of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ancient literatur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ancient literature; practice research
2013-12-04
2012年度河北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古代文学为例”(GY201212);河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2013年度基金项目“汲取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精华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GH132018)。
李冰燕(1981—),女,河北肥乡人,硕士,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文化和古代汉语方面研究。
G642.0
A
1007-6875(2014)01-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