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探索与实践

2014-04-04 15:20蒋立维高宏宾
关键词:网格化网格党员

蒋立维,王 英,高宏宾

(五邑大学 计算机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需要,这是党新世纪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人才发展的方向,学生党建工作正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1]。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模式及面临的形势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举措。高校党建工作是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的,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为主体,以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工作对象,主要工作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2]。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易于接受新的思想。但由于思想尚不成熟,社会经验欠缺,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中国共产党,给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但由于社会环境日益复杂、某些不良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使得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一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体制转型带来的多样化社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多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导向之间的冲突。由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变成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改变着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思维习惯和思想价值观念。部分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识别能力还存在不足,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容易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迷失自我。近年来某些不良思潮借助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蔓延、大肆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对高校党建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成效。

二是全国每年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数量急剧增长。随着高校扩招,各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力度也逐渐加大,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但是高校学生党建队伍的力量却相对比较薄弱,党建工作的专职人员明显不足,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感到力不从心。当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空前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价值观呈多样化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必然要受到某些负面效应的影响,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部分高校重数量、轻质量,盲目发展党员,使得大学生党员容易出现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思想认识浅显,理论素养不高,理想信念不牢,党性修养不足,党员意识不强,入党动机不纯等一系列问题,给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是大学生群体发展需求多样化和高校党建工作载体、手段创新不足。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需求变化多样的特征,要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成效,必须贴近大学生群体,适应大学生的特征开展工作。当前相当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仍然停留于过去的套路,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有程式化的倾向,很少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校园内丰富的载体资源利用不足,对网络、文化、仪式等载体发掘不足,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拓展不足,存在工作载体、工作手段不足、创新不够的现象[2]。

二、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新模式

在当前竞争、开放、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结构分化、思想多样化的特性。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已经难以有效覆盖、充分联络、全面活跃大学生群体,各类高校学生组织的迅猛发展和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也对高校党建工作整合资源和服务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部分高校借鉴“网格化”概念,提出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新理念,在党员培养、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和思政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创新探索和有效实践。

“网格”是计算机领域率先出现的词汇,如今被衍生为“网格化管理”概念,广泛应用于地方社会管理和服务。网格化管理是指在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将城市管理与服务对象划分在一个个细分的网络当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网络内的人、地、事、物、情、组织等进行信息的监控、采集、管理、应对和完成上下双向沟通的管理过程[4]。

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基本内涵是在以单个学生组织为节点、由学生党支部共同构成的组织网络基础上,建立按照专业、年级、班别等共性特征为纽带,划分构成新的网络集群,把由离散孤立、封闭单一的节点构成的网格,创造为整合共享、开放立体的单元网格,让每个基层组织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网格集群中各个单元的组织者、决策者、参与者、受益者,形成组织合作紧密、组织管理有效、组织覆盖全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5]。

网格层上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基层组织,每个节点上都有若干资源。这些资源,各节点在网格内和网格之间都可以共享。通过一个个的网格,基层党组织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源,而这些信息和资源对高校党建工作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基础理念[5]。

三、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特征和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联动促进基层学生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全面活跃。即借助网格单元实现多个基层学生组织和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联动;通过单元格内党组织、班级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共建,形成单元格内的资源流动、优势互补和人员互动,进而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的不断完善,扩大对大学生群体的有效覆盖,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核心内容是整合,即将原来分散的资源进行集中。传统的基层党组织主要是通过党支部或党小组来开展工作,而网格化管理则让基层党组织有条件与一些班级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进行联动,将获得的信息、资源,服务的对象、范围都进行极大的扩展,实际上增强了高校党建工作力量,延展了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群体的有效覆盖范围。

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优势在于能够联合班级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灵活调动各种资源。网格化的核心是制度,网格化的实体是资源,网格化的抓手是联系。以往高校党建工作更多是在制度上下功夫,但是在联系和资源这两个环节,做得还很不够。充分的资源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而全方位的对外联络是获取资源的关键因素。联系、资源、制度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只有在这三方面下功夫,打基础,才能有效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蓬勃发展。

四、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主要对策

党组织自身建设,从来都是党组织发展和活力的源泉和根本。网格化管理为高校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但网格化管理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是创新观念。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网格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相关理论,用正确的理论来更好地指导高校党建工作。

二是加强管理。成立党建工作网格化领导小组,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党建工作网格化制度。通过学习培训、宣传教育,大力加强党员管理,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实效。

三是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保证网格层上的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有共同的标准、规范可依,大力推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降低组织联动、合作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与浪费,提高党建工作网格化的运作效率。

四是保证投入。党建工作网格化体系的建立,离不开高效的信息管理队伍和精干的技术管理人才,人才储备和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就要求高校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配备,投入足够的管理、运行与培训经费,满足党建工作网格化的软硬件配套需要。

党建工作网格化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种新模式,虽然目前在各地高校的逐步推广和探索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党建工作网格化在活跃基层、整合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必定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1]谢莉莉.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4-6.

[2]陈潮光.大学生党建工作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5.

[3]蒋立维.高校党员学长带班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8(250):179-180.

[4]张木森.网格化管理:我们身边悄悄发生的变革[J].生力军,2013,10(429):18-19.

[5]张木森,渠小玉.网格化建团:服务青年的新探索[J].生力军,2013,10(429):28-29.

猜你喜欢
网格化网格党员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