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时代(上海)律师事务所
上海碳交易试点简析
——碳交易知识之四
阳光时代(上海)律师事务所
2013年11月26日,上海市碳交易试点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试点时间为2013年至2015年。为保证碳交易市场顺利开展,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主要有《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上海市2013-2015年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管理办法》,及《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碳排放交易规则》等。本文从碳排放的参与主体、配额分配、交易规则、交易数据等四个方面,对上海碳交易试点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上海行政区域内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2010年—2011年中任何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两万吨及以上(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重点排放企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2010年—2011年中任何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共计191家企业被纳入本次碳交易试点。根据规定,上海碳交易参与方以试点企业为主,符合条件的其他主体也可参与交易,研究并适时引入投资机构参与交易。目前,上海碳交易市场暂不接受个人和投资机构参与进行交易买卖。
上海选择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开展2013年至2015年度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对于工业(除电力行业外),如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行业以及商场、宾馆、商务办公等大型建筑,采用历史排放法。基于企业历史排放水平(主要参考2009年至2011年的排放数据),结合先期减排贡献确定试点企业各年度配额;对于电力、航空、港口、机场等行业,采取基准线法。主要通过制定企业各年度单位业务量排放基准,并根据企业各年度实际业务量确定试点企业各年度排放配额。试点阶段,企业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配额全部实行免费发放。根据碳交易试点情况,上海适时推行拍卖等有偿方式进行碳排放初始配额的分配。同时,企业应在每年3月31日前,提交上一年度碳排放报告,经第三方机构审核后,确定其实际排放量。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于2013年11月25日发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交易规则》(以下简称“《交易规则》”),从交易市场、会员管理、配额买卖、风险管理、清算交割、异常情况处理、交易信息、监督管理、争议处理及交易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交易规则,保证碳排放交易有序进行。上海市的碳交易平台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交易方式主要有挂牌交易和协议转让两种,挂牌交易的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4∶00,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种为登记的各年度碳排放配额(SHEA),目前有三个品种:代码分别是SHEA13、SHEA14和SHEA15。当年年度配额可100%交易,未来年度配额可交易比例为50%。试点期间,配额可储存,不可预借。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会员分为两类:自营类会员和综合类会员。自营类会员可进行自营业务,综合类会员可进行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会员可直接进行交易,或委托综合类会员代理参与交易。会员应缴纳会员资格费及每年会费。自营类会员资格费5万元,年会费0.5万元/年;综合类会员资格费50万元,年会费3万元/年。对于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可直接取得自营类会员资格,免收资格费。
从开市至2014年4月11日,上海碳交易市场已运行了92个交易日,2013年配额(SHEA13)、2014年配额(SHEA14)与2015年配额(SHEA15)三个品种总成交量为22.4625万吨,累计成交额为843.3985万元,平均交易价格不到40元/吨。从实践状况看,上海碳交易仍属于初期试点阶段,交易尚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