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工程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
李颖
(河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根据“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强化能力”优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对认识实习暨顶岗实习环节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实践了产学研“教学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认证;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1.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
《华盛顿协议》( WashingtonAccord) 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是目前国际普遍认可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关于开展工程认证,同济大学毕家驹教授在2005年发表著名文章《走华盛顿协议之路》,吹响了中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号角,在这篇文章中毕教授提出:全球化必须要有工程学生和工程人才的跨国流动,各国工程专业认证趋于等效,各国认证组织签订互认协议,相互承认专业点及其所授的学历学位是“应运而生,势不可挡”[1]。2006年起我国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 学会) 代表组成的,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参照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做法,开展了面向我国本科教育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专业认证的意义在于:①通过专业认证,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②通过专业认证,密切学院工程教育与相关行业的联系。行业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改进与培养成果的验收。对改善学院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增强为相关行业提供合格工程师的功能。③通过专业认证,推动学院工程教育改革。根据专业标准,特别是核心指标,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明确的导向。④通过专业认证,促进学院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国内外竞争力。
1.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进程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于2006年全面启动,当年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领域完成了8个学校的认证试点。2007年,认证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认证的范围,选择与国计民生人身安全关系密切的专业领域,在机械等9个专业领域开展了18所学校认证试点。2008年,认证委员会又确立对12个专业领域中的17所学校的19个专业试点。2009年,教育部在交通运输等13个专业领域开展认证工作,最终确定了27所高校的30个专业通过认证。2012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截止2012年,工程专业认证已经在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4个专业领域,设立了235个专业认证试点。目前涉及院校78所,我国已进入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稳步推进阶段。
在毕家驹教授提出这一理念8年后,2013年中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会员。2015年在伊斯坦布尔的《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大会上,将审议中国是否能够转正。
1.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及学校分布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CEEAA)今年公布的科研接受申请的专业类为14个。这14个专业类总共覆盖专业点7 353个,覆盖1 071所学校。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网站公布数据,2014年有80所学校的137个专业点申请参加认证。在2013年底该协会共认证95个专业点,今年申报的数量增长了64%,增幅很大。这说明工程教育认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和接受,并且已经积极参与进来。
1.4材料类专业认证情况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网站公布数据,材料类专业2014年有8所学校的4个专业8个专业点参与认证。材料类专业也是首次接受认证,认证专业有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川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以及东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工程等4个专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有利于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解决工程师技术资格国际互认的关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区别于国内其它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即服务于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业,培养面向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业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河南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以及“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等精神,对本专业进行了以强化实习教学环节,深化内涵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强化能力”。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等方面。我们设计和建立了一个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覆盖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多元化的、立体的、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包括:①两类课程。即必修、选修课。②四个层次。即基本操作技能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自主研究性实验项目等四个层次。③三个阶段。从大一至大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第一阶段,从大二至大三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创新思维,辅之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训练为第二阶段,从大三至大四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第三阶段[2-3]。
实习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了更好地加强实习教学,深化内涵建设,学院计划安排“优培工程”专业的磨料、磨具制造方向的学生在2012年暑假期间分别到广东创汇实业有限公司认识实习暨顶岗实习。为此学院对2010-2013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磨料、磨具制造方向的实习计划进行了微调,实习地点为广东创汇实业有限公司,认识实习与专业操作技能训练结合。希望通过本次实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磨料、磨具生产的基本工艺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3.1培训
实习学生的培训工作由企业人力资源部、技术部、质保部和制造部共同完成,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磨料磨具基本知识、产品质量检验、各工序的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等。
3.2顶岗实习
培训结束以后,由制造部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及设备情况,分别安排学生到混料、成型、硬化、包装及产品性能测试等工序进行上岗操作实习,学生分配岗位后,由制造部指定的班、组长对学生进行3天左右的实际操作培训,之后学生在班长、组长的指导下独立上岗作业。
3.3认识实习
在整个实习期间利用学生顶岗实习间歇时间,分别组织学生到广东小太阳砂磨材料有限公司参观砂布、砂带生产工艺,到广东奔朗新材料有限公司参观超硬材料制品的生产工艺,在参观期间企业技术人员首先对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并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参观学习。
3.4实习总结
实习结束后每个同学都写出实习总结,回顾一个月实习的收获与心得。在座谈会上,学生代表畅谈了实习感受,公司总经理就创业问题与学生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并对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八周的实习不仅圆满完成教学计划的所有内容,学生、老师也得到极大锻炼。
3.4.1老师的收获
年轻老师的最大收获是工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提高,从书本知识到生产实践的跨越。比如两位青年博士教师都提到,在上专业课《涂附磨具》时由于自己并没亲眼见过砂布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讲课时只是想象着或照书本讲,现在“有底气了”。青年教师还体会到管理能力的提高,如校内外管理学生的差异、考虑问题的角度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换位思考、身份的转变等方面都有不同感受。三位年轻博士还提到企业管理文化的影响。
3.4.2学生的收获
①懂得感恩。感谢企业提供实习机会,感谢学校精心组织,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工作不易供养的艰辛。②锻炼动手能力。不以事小而不为。同学们说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干的最多的就是简单的混料车间的混料、成型车间的投料、硬化车间的分拣和包装车间的包装。事情虽小,可过程至关重要,每一步都关系到成品的优劣。每一个细节做好,才能做出合格的产品。③锻炼意志力,学会吃苦耐劳,培养团队意识。④加深对行业和专业了解。
3.4.3企业的总结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学院老师与企业合作搞新产品开发,则是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院形成了一是建立与小企业灵活结合,大企业稳定结合,行业全方位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产学研合作机制;二是建立以科技合作为纽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著教材、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完成实习教学的“教学全过程”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面向行业、依托行业、服务行业,以产学研合作形式为平台,使人才培养置于强烈的工程环境之中并紧密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我们称之为“教学全过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1]李 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3,30(2):60-62.
[2]李 颖,毕 豫,崔 巍.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为契机促进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6(4):145-147
2014-06-11
李 颖(1963-),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超硬材料及制品方向教学与科研工作,电话:(0371)67758730。
TB383
B
1003-3467(2014)08-0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