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筱红 佘桂芝 唐月娥 许 松 李菊林
为了解本省疟疾媒介按蚊种群数量、密度的发展变化趋势,明确防制效果,在江苏省的盱眙县、泗洪县和睢宁3县设立了疟疾媒介按蚊监测点。本文试用圆形分布法对2008-2012年度疟疾媒介按蚊监测密度数据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疟疾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媒介防制措施的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1.资料来源 中华按蚊密度资料来源于2008-2012年江苏省疟疾媒介按蚊室外半通宵人诱监测报表,叮人率单位为:只/人工·小时,结果见表1。
x=(∑ficosai)/∑fi
y=(∑fisinai)/∑fi
Z=nr2
表1 2010-2012年3媒介按蚊监测点室外半通宵人诱观察结果
1.中华按蚊的季节性分布 经对2008—2012年江苏省疟疾媒介按蚊室外半通宵人诱监测报表分析,中华按蚊的生长繁殖高峰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从6月中华按蚊开始活跃,8月初达到高峰,然后在10月下降到较低水平。
2.中华按蚊叮人率高峰日和高峰时段 2008—2012年间,经圆形分布法分析发现中华按蚊叮人率高峰日最早出现在7月27日,最晚出现在8月9日,高峰时段前后约2个月。说明中华按蚊密度高低与江苏省的气候特点、雨量和大面积水稻种植等生态因素密切相关。结果见表2。
表2 2008-2012年江苏省中华按蚊叮人率高峰日和高峰时段
通常,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密度高低常采用月、旬叮人率的相对指标来分析,这种方法不能分析蚊虫季节性高峰和高峰的集中时段,对不同年、月间的高峰值有无差异,也难以作出有无统计学意义的分析。圆形分布法等周期性回归分析现已被广泛应用到传染病发病季节性研究中[2-3]。圆形分布法的r值愈大,s值愈小,表示角的数值愈集中,即发病季节性愈强; 反之,r值愈小,s值愈大,表示角的数值愈分散,即发病季节性分布愈弱。本次研究发现中华按蚊密度的r值在0.81~0.94间,P< 0.01,表示中华按蚊密度高低有较强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对今后的媒介按蚊防治可提供指导性意见。
本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密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消长高峰,其繁殖高峰多发生在8月初,高峰时段前后约为2个月左右,这跟其他省份的中华按蚊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动相比有差异[4]。
这与江苏省的气候特点相一致,因为从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一般为江苏省黄梅雨季,降水较多,气候也逐渐升高,更适宜蚊虫孳生繁殖生长。
疟疾发病与传疟按蚊的密度高低呈正相关关系,龙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华按蚊的孳生分布和蚊虫的繁殖时间也逐渐增加,因此,为控制疟疾发病,我们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蚊意识,减少人蚊接触机会。
参 考 文 献
1.郭祖超主编.医用数理统计方法.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22-139.
2.甘仰本,廖征,蔡军.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南昌市1985- 200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季节性.中国卫生统计,2010,27(4) :379-380.
3.聂铁飞,王海峰,李猛磊.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探讨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中国卫生统计,2013,30( 3):410-411.
4.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疟疾防治手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