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林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山西 太原030021)
隐喻理论下的古典散文意象翻译
张晋林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山西 太原030021)
中国古典散文意象是翻译的一大难点,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至关重要,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为理据,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的翻译是要能在目的语读者大脑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图式,让目的语读者能和源语读者获取同样的目的域映射,从而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阅读乐趣。
隐喻理论;散文意象;翻译策略
隐喻是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但学者对隐喻的研究早已从语言学范围,延伸到了认知领域,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学层面的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语言学家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指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1]“映射”指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对应。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2]由此,我们可以将隐喻的基本原理总结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是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去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从熟悉、具体的源域向不太熟悉、抽象的目标域的跨域映射过程。隐喻是以对源域具体事物的体验和认知为前提,同时以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性为基础。
根据隐喻理论中的“跨域映射”概念,可以看出在汉英互译中,原文喻体和译文喻体的转换其实也是一种“跨域映射”的过程,是要将原文喻体的意象(源域)“映射”到译文的喻体意象(目标域),让双语的读者获得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和感受。刘法公在《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中提出,把隐喻喻体意象的“映射”作为检验隐喻翻译的标准。如果隐喻的翻译完成后,译文的喻源域实现了“映射”,即原文喻体的意象在译文中得到映现,那么该隐喻的翻译就是成功的。[3]虽然刘法公提出了隐喻翻译的标准,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认知方式不尽相同,因此隐喻意象。作为认知方式,虽然在英汉之间有相似之处,能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产生投射,但多数情况下,跨域映射是很难实现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形成的隔阂对译者提出了挑战,要求译者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隐喻的跨域映射,准确传递隐喻喻体中的文化内涵,让英汉双语的读者都能在目的语的阅读中体会隐喻修辞的美妙。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是文学作品意蕴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构成散文必不可少的要素。古人认为“意象”一词互相补充,“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这样阐释意象:“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3]刘勰将“意”与“象”组合成一个词语,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将“意象”引进了审美领域,突出了意象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价值。可以说正是因为意象的成功匹配,成就了中国古典散文艺术。
在中国古典散文中,意象多借助记叙与描述的虚实结合,构成一种虽零散,却是多重组合的画面。
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的特征为有“真”有“情”。充满真情实感,包括生活的真、情感的真、语言的真和思想的真。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中国古典散文最优秀的创作者之一,其散文自由真实的自我展现,显示出简朴真实的文风。
散文作者对意象的建构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世界。叶圣陶先生谈到散文创作时说过,“不仅是一种意见、一种主张是你自己的,便是细到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是你们的而不是旁人的。”[4]散文作者赋予意象各种隐喻的含义,传递自身的主观情意,读者则通过对意象的欣赏来体会作者的情思。
(一)归化翻译策略缩短审美距离,源域意象映射到目标域意象 这种充满隐喻的意象对翻译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从隐喻理论中我们已经看到,隐喻的产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过程,隐喻意象的建构是“源域”到“目的域”的跨域映射,二者共享相似或相同的特征,这个特征绝不仅仅是语言特征,更多的共享是文化特质。因此隐喻意象的翻译必然要涉及双语的语言、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等特征,译者要把源域的“意象”映射到“目标域”的“意象”之中,在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能力下建立一种与源语读者相似的认知模式,激活大脑中类似的认知图式,从而理解并欣赏源语意象的文学意义和隐喻意义。
以蒋坦的《秋灯琐忆》为例。作者以优雅的情怀,抒情的笔调、多彩的意象刻画了秋芙的心思细腻、善解人意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原文:余为秋芙制梅花画衣,香雪满身,望之如绿萼仙人,翩然尘世。每当春暮,翠袖凭栏,鬓边蝴蝶,犹栩栩然不知东风之既去也。
译文:I made a dress with a plumflower design for Ch'iu fu,with fragrant snow all over her body,and at a distance she looked like a Plum Fairy standing alone in a world of mortal beings.In late spring,when her green sleeves were resting on the balcony,butterflies would flit about her temples,not knowing that the season of the Eastern Wind was already gone.[5]
原文笔调优美,清新淡雅,一个超凡脱俗、仙子般的女子跃然纸上。绿萼本指一种梅花,花瓣洁白有如脂玉,有淡淡的绿意,花蕊鹅黄,花枝花蒂碧绿如同翡翠,故名为绿萼。梅花以其冬日傲雪开放,不惧严寒,孤傲清俊的品质,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尚的人格写照。秋芙穿着画有梅花图案的绿色衣服,远远望去,宛如梅花仙子一般。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认知的差异,使得“绿萼”这个意象对于西方读者而言仅仅是一种梅花而已,绝对不会产生附加的文化内涵。如果简单地归化翻译,虽然从语言层面上,似乎保留了中文特有的意象,起到了对外宣传我国灿烂文化的作用,但这个意象的真正文化内涵并没有成功地被西方读者接受。
林语堂先生对这个文化意象的翻译是将“绿萼仙人”归化处理成一个西方读者耳熟能详的优美女性形象:Plum fairy。Plum fairy是西方对芭蕾舞者的一种称呼,特指穿着雪白的芭蕾舞裙的窈窕女子。作为西方传统艺术芭蕾舞,穿芭蕾舞裙的女子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优美形象。林语堂先生如此归化处理这个意象,是考虑到西方读者的文化审美认知习惯,双语中的喻体虽然不同,但在各自文化语境中,映射到相同的“目的域”中,与西方读者的认知图式相同,从而让西方读者也感受到了相似的美的体验,真正实现了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的传译。
由此可见,对具有文化特质的隐喻意象的处理,要充分考虑源语意象的文化含义,以及意象隐喻的映射能否在目的语读者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映射,只有成功产生映射才能令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产生相似的阅读享受。
(二)异化翻译策略保留文化意象,源域意象映射到目标域意象中 根据隐喻理论,隐喻的产生与人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实践体验密切相关。东西方尽管文化上存在差异,但人类对许多事物仍具有相似的认知,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势必存在众多映射方式相同的概念隐喻及其语言中的隐喻表达,这就为异化翻译提供了可能。在《秋灯琐忆》中有这样一句:
秋芙每谓余云:“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
译文:Ch'iufu often said to me,"A man's life lasts only a hundred years,and of this hundred sleeping and dreaming occupy one half,days of illness and sorrow occupy one half,and the days of swaddling clothes and senile age again occupy one half.What we have got left is only a tenth or fifth part.Besides,we who are made of the stuff of willows can hardly expect to live a hundred years.[5]
原文作者使用“蒲柳”这个意象来表示身体衰弱。“蒲柳”一词乃是用典,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其中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6]后有多位诗人在其诗作中使用“蒲柳”这一意象。陆游《书志》:“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况今蒲柳姿,俯仰及大耄。”[7]在译文中,林语堂先生没有像上一个例子,以归化策略处理“蒲柳”一词。而在英文语境中,柳树也是一种材质不很坚硬的木材,虽然没有中文那样的典故,但译者认为,在整体语境中,使用相同的喻体,可以映射到相同的目的域,西方读者也能体会原文作者的对人生匆匆的感慨。
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隐喻既是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人类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手段,翻译中国古代散文中的隐喻意象时,应首先从认知方式的角度分析意象的隐喻联想产生的心理运行机制和隐含的文化信息,恰当选择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产生相似或相同的认知图式,共同欣赏散文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起到将中国古典文化对外传播的作用。
[1]王松鹤.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莱考夫与约翰逊[J].外语学刊,2006(03):58.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朱文华.论叶圣陶建国前的散文创作[J].江苏社会科学,1992(04):87.
[5]林语堂.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6]刘义庆.世谈新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邹志芳编.陆游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4.
Metaphor Theory for Image Transl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Essays
Zhang Jin-lin
(Basic Department,Shanxi Police Academy,Taiyuan Shanxi,030021)
Imag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essays poses difficulty for translators,requiring them to choose prop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is paper intends to probe into imag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essay,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should be focused on formulating same or similar cognitive scheme in target language readers,resulting similar reading enjoyment from both original language readers and targetlanguage readers.
metaphor theory;artistic essay image;translation strategy
H315.9
A
1674-0882(2014)04-0082-03
2014-06-15
张晋林(1965-),女,山西太原人,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语言学。
〔责任编辑 冯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