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爱玲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筹备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 / 朱爱玲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机构”)主要功能是检测和评价建设项目或工作场所的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人群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潜在不良影响,从而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场所监管、职业病事件查处以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治理等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保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国职业病前期预防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将会出现一批新的技术机构。
技术机构需要有质量可靠、配套完善的仪器仪表和设备设施,需要具有固定场所和专用实验室。技术机构的工作场所一般由采样仪器存放室、电子天平室、化学试剂存放室、样品存放室、样品前处理室、大型仪器分析室、档案室等组成。技术机构的电气设备、贵重精密仪器较多,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种类多、安全隐患复杂,因此其工作场所的布局与安全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综合考虑。其安全主要包括电气安全、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化学试剂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等进行规范管理。所用试剂分类存放,备用试剂存放于试剂室中;剧毒试剂存储于由两人保管的保险柜中,严格控制使用量,注意保管储备液和使用液。
样品前处理经常会用到酸、碱、有机溶剂等有毒物质,样品消解会产生有毒气体。因此,样品前处理室可设置多个通风橱。实验室废弃物要分类收集:在实验室内可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或降低危险危害程度的处理,并考虑废液的二次利用;废液储存位置应禁止烟火及渗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电子天平是精确测定物体质量的重要计量仪器之一。比如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空气中粉尘浓度时,称量滤膜的电子天平的分度值需要为0.1 mg和0.01 mg。为保证称量结果准确,电子天平室应尽量单独放置,电子天平不受阳光直射,远离暖气与空调,恒温恒湿。
根据技术机构的各大型检测仪器的安装和使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分析检测区使用功能,留足操作空间以供工作人员检查气密性和日常维护仪器。建议每一类分析仪器(如原子吸收仪、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仪)设置单独、适宜的物理分隔区域。气瓶存放于通风、阴凉、干燥、隔绝明火、远离热源、防爆晒的房间,直立放置并采取防止倾倒的相关措施。在气瓶使用期间,定期检查气瓶及连接气路的气密性,确保气体无泄漏。
实验室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有易燃易爆蒸气和气体逸散的实验室,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为了防范火灾时房内气流减少导致门无法打开的现象,所有的门均朝外开,大于30 m2的实验室至少要有两个出口。可将水电布置和应急措施等张贴在醒目位置,并配备消防应急设施。
安监总安健[2012]88号文中指出技术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由质量监督员、设备管理员、内审员、评价人员、检测人员等组成。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具备较强的职业卫生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卫生工程防护、建筑卫生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比如,采样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并确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结合相关标准和测试方法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监测计划;采样时需要全面考虑采样点、采样时机、采样频率、采样效率、采样误差、共存物干扰、气象条件等因素后,才能正确采样;分析时必须从设备、试剂、方法、环境等方面严格加以控制,才能保证检测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新技术机构有必要针对人才队伍的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平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技术能力培训,重视对外交流,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业务能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卫生服务队伍,提升技术机构的整体服务实力。
技术机构出具的报告(或数据)有时是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浓度或强度分布的归纳总结,有时还需要对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技术机构出具的报告(或数据)是技术服务的最终产出,具有法律效力。
技术机构需要有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控制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格四部分内容的一套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中,质量管理手册主要描述质量体系结构,为纲领性文件,程序控制文件则属于规范行为的辅助性文件,作业指导书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记录表格是客观反映质量活动和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是质量活动追踪、标识、数据溯源的依据。绝大部分与质量相关的记录是以表格描述的,因此,记录表格填写必须完整详细,不得随意更改。
技术机构的法人代表、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需要积极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及时更新、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方案的制定、现场采样、样品运输和分析、报告撰写等各个阶段始终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内,真实、准确和可靠。
技术机构的法人代表、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可参照《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从“人防”和“技防”上保障技术机构人员安全和身体健康。如:设立专项资金,不挤占、挪用;及时发放并及时更新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帽、耳塞、口罩等);及时发放并及时更新具有“三证一标志”(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加强分析人员的安全防护与管理,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长发要扎起,禁止吸烟、进食;为分析人员配备急救箱、及时补充和定期更新相关药品。在使用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前,应获取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详细了解其理化特性、危害及防护措施,严格管理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试剂、储备液和工作液),预防中毒和意外事故。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可加强救护知识培训、应急管理、应急演练。
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需要做好工作场所的合理安全设计,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常态化建设,在技术服务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要能针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准确全面识别、准确分析和评价,并能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依法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劳动者、社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