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综述

2014-04-03 06:38:52王浩民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水区滨水景观设计

王浩民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综述

王浩民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城市滨水区作为连接陆地与水域的纽带区域,是一种独特的现状景观,是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要素之一。同时,城市滨水景观也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文章对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指出城市滨水区景观及模式,对滨水植物景观设计和滨水设施进行了阐述,并对某滨水区景观设计实例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城市滨水景观在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休闲空间,发展城市旅游,最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滨水区;景观设计;设计原则;滨水植物;滨水设施

0 前 言

滨水区对于人类有着一种持久的、内在的吸引力,城市滨水区是最能引起人们前往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已远远不满足对物质的追求,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在这一内因推动下,城市滨水区建设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防洪、水利功能要求,更要充分利用滨水特有的自然要素,将滨水区建设成为具有吸引力、体现生态和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因人们喜水的天性,不论是居住区、广场、公园,甚至学校,滨水景观的建设随处可见。

而对于城市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河流、湖泊,其滨水区发展肩负着大规模城市更新的重要职责。它在整个城市景观系统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设计中是最具综合性、复杂性,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

1 城市滨水区概念与特征

城市滨水区概念与特征主要从2个方面入手:

1.1 城市滨水区概念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是与水域相毗邻的特定区域。滨水空间将城市路网形态有效延伸至滨水区,将城市与滨水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城市滨水区中,水体与陆地彼此渗透,各景观要素互相融合、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环境的主体要素,成为城市中特殊的一处景观空间。

1.2 城市滨水区特征

城市滨水区因其水陆交汇的地理优势,而使该空间具有发展的多样性。由于滨水区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水密切联系的特有文化特征,使滨水区具有其区别于城市其他区域的环境特征。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2.1 开放性

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

1.2.2 多样性

在城市滨水区进行多样性的综合社区建设,以达到城市的用地平衡。其多样化的娱乐、贸易、码头等功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连续印象和真实体验,提升了滨水区的魅力。

1.2.3 历史、文化性

在古代,城市滨水区多数是在已有的港湾设施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延续了一座城市文化的发展,见证了一座城市逐渐繁荣的过程,参与了城市的历史变化。

1.2.4 敏感性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空间,具有景观、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敏感性。

1.2.5 生态性

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离不开植物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丰富的植物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气候环境,缓解城市热效应,为城市注入新鲜空气。同时,使人置身于植物的世界,融入于自然中,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美好境界。

2 滨水区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重点是借助滨水区在自然条件上的特点,凸显滨水区亲水、近水的优越性。城市滨水区建设的首要功能是满足城市防洪安全。然而,现实生活中城市与水多数被隔离,人的行为与视线受到阻碍,滨水区的亲水性渐渐消失。

同时,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水质污染、垃圾成堆,人工堤防和水的自然景观及沿江街道景观设计不协调,使得市民逐渐远离水景观,滨水景观的亲水优势消失殆尽。因此,改善水质,营造水体可及性,构建水体—堤防—沿江路—建筑(环境)“四位一体”,即实现环境的协调。

2.1 防洪安全原则

滨水景观设计除了要满足休闲、娱乐等功能外,还必须具备一项特殊的功能,即:—防洪安全性。在有洪水威胁的区域做景观设计必须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可以选取石材对防洪坡段进行设计,利用石材的形式变化或者机理变化塑造不同的视觉体验。

可以选用水生植物或耐水湿乔灌木进行植物景观的营造,装饰堤岸环境为游人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同时,又为水下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对生物繁衍生息起到促进作用。

2.2 生态原则

应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滨水景观设计,使设计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景观的欣赏并实现景观的功能价值。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

1)保持设计地貌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2)遵从设计地貌的生态环境特征,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

3)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

4)以绿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

2.3 空间层次丰富原则

以往的园林景观更多的是关注美学上的平面构成,而忽略了竖向上的变化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2]。对于人的视觉来说,竖向的高度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的关注与兴趣。

滨水景观的立面设计包括硬质景观设计和软质景观设计:

2.3.1 硬质景观设计

硬质景观主要运用道路、上下层平台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给视觉以不同的立体感受。

2.3.2 软质景观设计

软质景观主要是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形成地面的高差。如在对乔木、灌木、草花进行植物配置时,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变化,再根据地形和拟达到的视觉效果,结合植物的特性种类分高低立体种植,以达到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

2.4 景观统一原则

在滨水景观带上结合城市空间总体特征,布置风格统一的空间系统绿地、广场、公园,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可在滨水景观带适当的位置上进行节点的放大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布置园林小品或城市地标。将这些点、线、面合理结合,使绿带逐步向城市扩散、渗透,与城市其他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

3 城市滨水区景观及模式

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增加水路交通枢纽、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增加城市景观内容、发展城市休闲娱乐和观光游览、保护滨水区生态平衡。

由于滨水区各景观功能不同,故其各功能所对应的具体景观模式和空间布置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为充分展现城市滨水景观特色,发挥其特有景观功能,需要科学合理地对景观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3]。

3.1 城市滨水景观道

城市滨水景观道主要分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而这两类景观道又因特殊的亲水性又分亲水性和非亲水性两种[4]。

3.1.1 亲水性道路

亲水性道路指游人在沿途中视线可以直达水系,所以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水体的布局形式相结合。

3.1.2 非亲水性道路

非亲水性道路是指游人在沿途中视线不能直接触及水系,因此需要滨水区的整体空间设计能够与景观道路相协调,设计与水系的连接空间。沿水域范围设计成闭合的滨水景观道,注意道路的转、承对游人的视线、亲水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发挥道路指导景观视线的作用。使游人在沿途中既可以远远欣赏到滨水的整体景观,又可以更进一步地亲水、玩水与之亲密互动。

3.2 城市滨水广场

城市滨水广场设计应寻求地域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强调广场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使自然景观类型成为滨水广场的空间骨架,游憩活动场地融入于自然环境之中[5]。

具体设计时,在一系列连续性的带状递进空间引入自然地理景观的同时,将水域景观通过滨水广场引入城市空间,突出临水而建的城市特征。

可通过自然泊岸缓坡入水的方式,令人与水自然接触。也可水中建造人工堆积的小岛,栈桥从湖岸延伸入岛,游客站在栈桥上,环顾四周的绿意,仿佛置身林中水的中央。使人们从心理上融入环境,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亲水环境[6]。

3.3 城市滨水公园

城市滨水公园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因其具有开阔的水面成为旅游者和市民青睐的休闲场所,滨水公园具有滨河和公园的内涵,因而具有亲水性、生态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特点。

4 滨水植物景观设计

滨水植物景观设计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4.1 滨水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滨水植物的选择应满足耐水湿的要求,充分发挥植物特有的生态效应。在植物配置中,选择的植物能够形成多层次、丰富的绿化体系,与滨水景观带成为统一的整体。以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视觉效果。

4.2 滨水植物配置形式

滨水植物因其多样的形态、功能,可以通过多种配置形式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以达到不同的景观功能。主要有4种形式:

1)选择体型端庄、姿态优美、开花繁茂的物种作为观赏孤植树,以观赏植物单体美为目的的标本式。

2)以功能性为主兼顾观赏、保持岸带生态连续性的线性种植。

3)以主题、组景为主的组团式种植。

4)以乔木、灌木、草花合理配置,用于滨水开敞空间,突出视觉通透性的疏林式。

5 滨水设施

城市滨水景观的构成离不开滨水设施。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实用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为城市景观服务。滨水设施与滨水景观相辅相成,同时滨水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滨水设施按其功能可分为景观设施、围护设施和功能服务设施等。在设置这些设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兼顾到其自身的使用功能、美化功能和其对行为、空间的阻隔、引导和划分作用。

6 案例—某滨河带状公园景观设计

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6.1 项目概况

某滨河带状公园项目区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项目用地性质为城市公共绿地。该项目沿河景观带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景观廊道以及通风廊道。

该河流是城区北部的重要水系。坝体常水位为混凝土护坡,顶部1/2为软质覆土护岸。南岸有部分绿化种植,以乔木为主。上游有部分水生植物。

河流两岸以工业用地为主,人流稀疏,主要以小体量的休憩场地结合防护绿地进行设计。该滨河带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对牡丹江城市”八字方针”(滨水、园林、现代、简约)的真正体现,同时也是牡丹江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新亮点。对于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城市的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6.2 设计定位

设计定位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

6.2.1 浪漫: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

美学规划的城市空间,展演滨河的浪漫风情。灵动舒缓的规划布局,岸线两侧大色带栽植手法,形成极富冲击力的未来城市景观。

6.2.2 融汇:面向未来的行为模式

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岸线休闲空间、街边公园及丰富的配套设施体现多元化的空间模式,与现代人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融合。

6.2.3 继承:面向未来的文脉景观

继承区域历史文脉,升华创新城市景观。城市历史文脉的延承,带有滨河区域特色、风土人情的景观构件及小品雕塑,新颖现代的表现形式将城市景观升华。

6.2.4 生态:面向未来的生态系统

可持续性生态策略,放眼城市未来。倡导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运用环保可再生的景观材料,绿色能源太阳能。广泛运用乡土树种,倡导节约型园林的种植模式。

6.3 存在问题

规划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4点:

1)滨水区生态环境恶化、水面枯竭、生态效能降低,对景观的打造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2)项目区位于严寒地带,区域内植物品种较少,对植物景观的打造形成一定的影响。

3)河流两岸工业化污染严重,对后期景观的打造形成一定的阻碍。

4)河流穿过城市老城区,如何解决景观带与现状建筑、道路之间的交叉关系。

6.4 解决对策

解决对策有4点:

1)进行雨污分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河道清淤排污,重新规划生态廊道,净化调节两岸环境。

2)针对冬季寒冷的特殊地理条件限制,在后期植物的选择上进行严格控制和筛选,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树木栽植的成活和后期良好的长势。

3)针对一些污染较大的工厂,在后期植物的选择上会选择抗污染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特殊植物。

4)通过现场踏勘,充分了解河道两侧已有的建筑布局及业态属性,在规划设计中合理布置软、硬质景观的布局形式及功能属性。

6.5 空间类型

设计区域内场地类型主要有3种,结合不同类型场地空间及周边的业态属性,营造出与城市相适应的的景观空间,最终使其形成如绳索一样紧密串联的滨河景观带。这3种空间类型为:

6.5.1 舒展自由的滨河空间

结合多样的空间变化创造丰富的沿河景观。

6.5.2 纵深感强且狭长的滨河空间

沿河设置滨河步道,其余空间主要以植物绿化为主。

6.5.3 地块较开敞的滨河空间

结合场地开敞地块设置景观节点空间。

6.6 道路设计

河流两岸主要为工业用地,人流稀疏。道路布置主要由市政路、抢险路及游园路组成。可以将抢险路与坝体结合设置,游园路结合空间场所及周边业态属性合理布置,在污染较大的工业地段主要以防护绿地为主。

7 结 语

城市滨水景观区作为连接陆地与水域的特色景观区域,是城市景观中最为亮丽的一抹。规划设计滨水区时,在遵循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应努力构建景观的自然化空间,在充分认知其人文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性景观类型的特征,提炼出主要的设计元素,构成景观的空间结构。

同时,在构建滨水景观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环境的优美,又要注重城市的发展和保护。

此外,滨水景观区的设计更要与城市设计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通过改善城市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投资、工作居住、旅游观光购物,进而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1]张蓝.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2(06):49-52.

[2]吕娟.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水利,2009(05):54-55.

[3]李心怡.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方向[J].民营科技,2010(06):277.

[4]廖浩深.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水运,2007(06):64-65.

[5]马会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探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6]纪新锋.可持续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4(09):78.

1007-7596(2014)12-0062-04

2014-04-12

王浩民(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高级工程师。

TU983

B

猜你喜欢
水区滨水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文化纵横(2022年3期)2022-09-07 11:43:18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 08:37:24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2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3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0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5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06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