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650031) 胡 丹 董 峻 朱 靖 张瑞宏 汤明兰 舒 音 贺 伟
脑梗死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三高”特点,目前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直接和间接的医疗花费以及由此造成的人、财物损失也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家每年用于治疗脑梗死的费用估计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脑梗死支出近200亿元。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脑血管病一次住院费用平均为7267.6元,是城镇居民年收入的一半,农民年收入的1.5倍。脑梗死的医疗费用在所有慢性病医疗费用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已成为国家和众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脑梗死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和预测医疗费用水平等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神经内科脑梗死出院患者的病案统计资料,数据真实可靠。
2.数据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剔除缺失、信息不全和住院费用异常的病例,最终得到有效病例2403份。采用Epidata3.1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统计分析使用SPSS21.0软件,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
1.基本情况分析
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该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脑梗死患者有效病例共2403例,其中男性1528例,占63.6%,女性875例,占36.4%。平均年龄为64.42岁,60~80岁年龄组患者占绝大多数,50岁以下患者所占比例最低。医保组1548名,占64.4%,自费组共855名,占35.6%。医保组患者的各项费用比例均大于自费组。医保组中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例最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自费患者比例逐年降低。平均住院费用为11377.96元,中位数为9213.89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4.44天,中位数为13天。
五年间住院患者性别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5,P=0.006),住院费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16,P<0.001),患者年龄分组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86,P=0.068)。
表1 2007-2011年全院、科室及脑梗死相关情况对比
2.脑梗死与全院及科室相关情况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神经内科的人均住院日高于全院和整个内科,神经内科中脑梗死的人均住院日最高。人均总费用、人均药费、人均检查化验费、药品费比例、住院天数大于12天人数比例和日均费用超过500元的人数比例项目中,脑梗死均大于全院和整个内科的水平。脑梗死的人均检查化验费用高于全院水平,但低于整个内科的水平。
近年来开展的对高校书记校长的经责审计,就是以高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效益性为基础,重点检查书记校长守纪守法守规以及尽职尽责的情况。通过审计努力揭露权力运行过程中重大决策和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揭示高校体制、机制、制度上存在的根源问题,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高校书记校长依法治校和学校的科学健康发展。
3.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
结果显示,在住院总费用的构成中,各项费用所占比例不同,药费比例最高,检查费、化验费、放射费、诊疗费四个部分所占比例也很高(见表2)。其中,药费比例和检查总费用比例分别为52.49%和30.11%,药技比和检技比分别为8.12和5.06。
表2 2007-2011年脑梗死住院费用构成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住院费用构成中药费比例均位于第一位,手术费均位于最后一位,这与内科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有关。检查费、诊疗费、放射费比例位于第二、三、四位。经方差检验,F=8.693,P<0.001,五年间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医保与自费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及住院天数比较
医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2224.65元,中位数为9683.73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4.99天,中位数为14.00天。自费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9843.21元,中位数为8421.47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3.47天,中位数为13.00天。医保组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均高于自费组。
5. 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表4显示了模型的偏回归系数、标准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假设检验t值和P值,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如下:
Y=4.78+0.619X18-0.074X12-0.681X19-0.059X8+0.072X9-0.052X2-0.044X6+0.041X5-0.104X3-0.049X11+0.027X17-0.012X1-0.001X20+0.034X15+0.112X16-0.021X10-0.053X13
表3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相关的多元回归分析赋值表
表4 脑梗死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从标准化回归方程结果可以看出,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为:检查费比例、实际住院天数、有无术后并发症、是否做手术、护理级别、抢救次数、是否卧床、有无院内感染、入院时情况、住院顾虑、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溶栓、入院途径、伴随病数量、年龄分组和检技比。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住院费用随病人实际住院天数、抢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检查费比例、检技比的增加而减少;护理级别高、入院情况危急、通过急诊入院、卧床、有术后并发症、溶栓、做手术、有院内感染的患者住院费用更高。
1. 脑梗死患者年龄较大,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2007-2011年五年间脑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4.42岁,年龄段以70~80岁为主,男性所占比例远大于女性,本结果与国内有关研究的结论类似[1-2]。此结论说明在我国脑梗死仍然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特别是男性。无论医保还是自费患者均以男性为主,其原因可能与吸烟、饮酒、肥胖、高钠高脂饮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有关[3]。因此,应该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男性老年人的预防应该是重点。此外,数据显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住院费用也增加,这与其他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4]。
2. 完善医保政策,积极探索单病种付费方式
数据显示医保患者所占比例高于自费患者,且比例逐年递增,说明医保的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人们将会在医保中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减轻就医压力。但同时研究发现医保患者住院费用高于自费患者,说明医疗支付方式对医院的诊疗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付费方式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药费、用药均有较大影响[5]。怎样改革付费方式及医保目录的准入制度,将是我国今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点。从国外的医疗保险实践经验看,在各种支付方式中, DRGs- PPS是较为成功的供方控制措施[6]。建议各地借鉴国外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单病种付费方式进行探索和学习。
3.控制药费、检查费比例,合理调整医院费用结构
在西方发达国家药费一般控制在1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只占15%~40%。本次研究的药费比例为52.49%,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药费控制水平。说明医院的收费补偿模式存在不合理之处,但也不排除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和过度医疗的存在[7]。此外,检查总费用所占比例偏高,这与内科住院患者检查费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作用最大的研究结果一致[8]。因此,卫生费用控制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药和检查费用上,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4.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诊疗费所占比例较低,不到10%,药技比与检技比均超过1。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费用比例较低,不符合三级甲等医院应以技术劳务收费为主的指导原则,医院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医技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011年云南省物价局与省卫生厅发布了《关于“住院诊查费”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的公示》,提高了28项技术劳务项目价格,降低33项检查检验项目价格。数据显示2011年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查费、治疗费和护理费均有所提高,说明此方案的施行得到了一定的效果。医院经营者应尽量注重医务人员在劳动中的技术含量,避免“脑体倒挂”现象的出现。
5.运用临床路径,缩短平均住院日
欧美国家医院平均住院天数为 4~6天,我国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显示 2010年1- 5月我国 1 268所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12.4天。本研究中的平均住院日为14.4天,高于我国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呈正相关,与国内研究结果相同。住院天数的增加直接导致床位费、诊疗费、护理费、空调费和陪伴费等每日基础费用的增加。大量研究显示临床路径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通过临床路径的管理,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减少住院天数、尽早诊断,切实降低住院费用。
参 考 文 献
1.李琳,蔡乐.脑卒中病人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8,27(9):79- 80.
2.祖学亮,朱宇飞,李新华.1771 例脑梗死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9,26(5):515.
3.路彦伟.脑梗死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及并发症的关系探讨.临床合理用药,2010,3(6):50-51.
4.陈聪,胡元佳,王一涛.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卫生费用的影响.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430-432.
5.鲍萍,申建民,王锦权.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6 (21):61-62.
6.杨彩霞,孙广恭,常艳群,等.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011, 28(6):706-707.
7.邓彩云.损伤与中毒病人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2,29(5):732-733.
8.明星辰,王玉贵,方孝梅,等.住院病人每日费用变化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2,29(5):74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