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那绵延炳焕的文学著述,历史文物,建筑遗迹,自然景观,人文史实,等等,汇成了一座璀璨的文化宝库,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它们都是我们作文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本次素材储备中心从“文化类素材”这一主题入手,辑录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化元素,目的是让广大考生能够在作文中撷取其文化精髓,使之为“我”所用。平时注意收集整理有关“文化类”的写作素材,临到考试时,针对所写的话题进行整合、加工,挖掘出其中的精髓,以至成为写作素材,这是事半而功倍的举措。
【话题释义】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 龙应台语
龙应台谈文化: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逊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龙应台认为,所谓文化,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文化美的内容层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各个历史时代所表现出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是每一个审美的个体所表达出的主观想象和思想感情。这是因为一定的社会现实状况、社会思潮、审美思潮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种状况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其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实质和表现都是大同小异,或者异曲同工的。下面选择一些文化类的素材,让我们各个从不同的历史层面和各具个性的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文字的侧面来了解其具体内涵。请看:
●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地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气里有各种薰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唯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唯一的道路;要到达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
(林清玄《水中的蓝天》)
【点击】
此话题可为“劳动美”、“细致敬谨”“精神家园”“前进与后退”等。上述素材中,所表现的主旨: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的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这样一联想,在生活中,古往今来许多为了前进而先后退的人生实践不胜枚举。例如,学者、骚人的撰文“爬格子”不也是如此吗!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这是晚唐诗人张乔写的一首边塞诗。此诗与中唐盛行的边塞诗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去歌颂战争,抒发立功壮志,表现战争苦难和征戍生活的艰辛,揭露军中矛盾,批评黩武行动,也没有去抒发将士(包括诗人自身)思乡的情绪,而是描绘出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景象,反映出边疆人民团结和睦的理想生活图景。
【点击】
此素材适合于“思乡”、“团结”、“和谐”、“理想”等话题。边疆人民团结和谐的主题,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瑰宝,由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我们应该再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其艰难的历程,从昭君出塞、乌孙和亲、文姬归汉等史实来看,这些汉朝的和亲政策对维持北方的和平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唯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季羡林《人间第一爱》)
【点击】
此素材可适用于“爱”(父爱、母爱)、“回报”、“承传”等话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吟诵着这首深蕴着母爱的诗句怎么能够忘记母亲那绵绵无尽的一针一线,连结起了天下儿女一生的幸福与温暖。我们要在心灵的深处去尊重、理解母爱,让神圣的母爱在我们精神世界里安营扎寨。仁者爱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卞毓方《张家界》)
【点击】
此素材适合“自然美”、“山的感悟”、“人与自然”等话题。张家界,这一自然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者在文章开头自豪地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这句话通俗地说就是,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其实,在我国,不仅有张家界的山,还有九寨沟的水,有苏州园林,也有故宫博物院等。这些都是自然与人文的最好杰作。
●那天是潺潺的雨天,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驻足拙政园“留听阁”,心随雨动。近看,雨点从琉璃瓦上落下来,像一串串透明的珍珠,正好打在檐下的芭蕉叶上,一滴滴,一声声,珠圆玉润,悦耳清心;远看,池塘里的残荷静立雨中,任凭秋雨敲打,那嘣嘣的响声传入耳鼓,别有一番情趣。回首再看此景点的“题名”,原来撷自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于是,不觉脱口轻吟: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点击】
此素材可适用于“听”、“精神世界的雨”、“心灵感悟”、“自然与人文”等话题。由此,我们一定会想到古人关于听雨的人生体验:温庭筠在《更漏子》中所吟:“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那也是湿漉漉心情,意境与此神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诗人客游他乡,夜阑难寐,听秋雨敲打梧桐、芭蕉,油然生羁旅愁思,那一声声,一点点,点点滴滴好似敲打在游子的心头。又如,“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无可《秋寄从兄贾岛》)以雨声比落叶,大有见一叶而知秋的意境,表达了对亲友的怀远之思。再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此处更是以雨打梧桐,且通宵未歇来极力渲染愁思之深、相思之苦。词人想到国破、家亡、夫死,老来漂泊,孤独无依,人生的处境已让人烦恼,而今宵偏遇肃杀天气——一层秋雨一层凉,怎不让人愁肠百结?如果说女子柔情似水,望秋雨而愁思,那么,再看豪放词人如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不避风雨,一任自然。诗人笔下的风雨,显然是“人化的自然”,诗人回忆自己一生的坎坷,几起几落,宠辱偕忘,含蓄地表现出不计荣辱得失,经得起挫折磨难的豁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