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娜晏碧华
依恋是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所形成的牢固的情感纽带。许多研究证实,依恋不仅存在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成人与其亲密的对象之间也存在依恋关系。研究表明,依恋与归因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1]。不同的依恋类型就会选择不同的归因方式,倾向于依恋焦虑的个体的归因方式更持久、普遍。另一方面,依恋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2]。不同的依恋类型在遇到压力时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安全型依恋倾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而不安全型依恋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是获得亲密感的重要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依恋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依恋与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并希望能为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1.1 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选取某高校大一至大三的在校本科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71份(93.4%)。
1.2 方法
1.2.1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3]李同归和加藤和生共同修订的中国版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包括36个项目,为7级评分(从非常不适合到非常适合),得到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种维度,分别由18个项目组成。回避维度α系数为0.82,焦虑维度α系数为0.77,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4]由解亚宁编制,包含20个项目,分为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两个维度。采用4级评分,0代表“不采取”,3代表“经常采取”。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消极应对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积极应对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具有较高的信度。
1.2.3 归因方式问卷郭文斌和姚树桥编制的归因方式问卷(ASQ)[4],包括正、负性事件各5个,对这些事件从内在性-外在性、持久性-暂时性、整体性-局部性3个维度进行归因,归结出被试的归因方式特征。其中正性事件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6,重测信度为0.824,负性事件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5,重测信度为0.668,具有较好的信度。1.3统计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1 大学生依恋总体状态
2.1.1 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分布大学生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人数为24人(8.9%);恐惧型人数为145人(53.5%);专注型人数为34人(12.5%);冷淡型人数为68人(25.1%)。
2.1.2 大学生依恋状态的差异比较大学生依恋在性别和恋爱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43,P=0.02),而男生的依恋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39,P=0.02);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t=4.75,P=0.00),在依恋焦虑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大学生依恋、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的相关矩阵(±s)
表1 大学生依恋、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的相关矩阵(±s)
注:*P<0.05,**P<0.01,***P<0.001,下同
910依恋回避项目12345678 1依恋焦虑-0.071积极应对-0.15*-0.051消极应对-0.040.22**0.16**1正性事件内在性维度正性事件-0.12-0.070.12*-0.24**1持久性维度正性事件-0.18**0.010.18**-0.020.46**1整体性维度负性事件-0.040.16**0.070.000.23**0.27**1内在性维度负性事件0.070.060.040.030.27**0.13**0.16**1持久性维度-0.040.130.010.15*0.080.34**0.18**0.28**1负性事件整体性维度0.020.07-0.060.16**0.030.060.49**0.26**0.36**1
2.2 大学生依恋、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见表1。依恋回避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与正性事件持久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正性事件整体性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与正性事件的内在性维度和持久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正性事件内在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负性事件的持久性维度和整体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2.3 大学生依恋与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为了探索依恋和归因方式各变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力,以应对方式的两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归因方式的6个维度和依恋的两个维度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
表2表明,正性事件持久性维度和依恋回避进入了“积极应对”的回归方程,可共同解释积极应对变异的4.7%;正性事件内在性维度、依恋焦虑和负性事件整体性维度进入了“消极应对”的回归方程,可共同解释消极应对变异的12.5%。
表2 依恋和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1 大学生依恋总体状态本次研究的大学生依恋类型中恐惧型最多,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不同[5],与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相对一致[1-2,6-7]。国外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安全型的比例最高,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中外成人依恋类型比例不同可能是由中外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特别是家庭教养环境和父母的依恋类型。我国家长教育方式比较专制,对孩子比较苛刻,要求孩子做事追求完美,担心做错事会受到惩罚,对自己和他人持有消极的评价,形成恐惧型依恋。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内敛含蓄,并不鼓励人们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就造成了人与人交往时较高的焦虑和回避,而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使得安全型依恋比例较低;②现在的大学生面临学业、恋爱、考研或工作等各方面的困扰,使得他们对自己的现状较为焦虑,不由自主避免面对各种挫折。而且,本次研究的样本都来自地方院校,这些大学生可能面临更多的来自学习和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内心存在的恐惧更大。
不同专业和年级大学生的依恋没有显著差异,可能专业和年级不是影响依恋的主要因素。文科生的感情细腻,容易多愁善感,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也更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维持感情,可能在回避维度上低于理科生,但在焦虑维度上高于理科生,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依恋是内在的情感反应模式,在成人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恋倾向存在中等程度的稳定性[8]。所以就整体而言,在大学时期,依恋的发展水平趋于稳定,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本次研究表明,恋爱经历对大学生依恋产生了影响,这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对于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他们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寻求心理支持,更容易与人建立信任的关系;而对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对自己和他人持有负性的评价,更容易担心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害怕被遗弃,也害怕因为袒露自己的真实感情会被他人拒绝,不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
本研究中,男生和女生在回避和焦虑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国内研究存在矛盾[1、10]。传统文化认为男生应该压抑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不良情绪,而女生则可以随便宣泄;但是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男性和女性都需要有获得情感支持的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性别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3.2 大学生依恋、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本研究发现,依恋、归因方式、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倾向于依恋回避的个体对正性事件的归因较为持久,倾向于依恋焦虑的个体对正性事件的归因较为普遍。倾向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个体都更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这与郭庆童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他发现:依恋焦虑和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11]。这些人内心焦虑比较强,与外界交流也不是很多,遇到问题时接受到的外界信息有限,能进行整合的资源也很有限,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积极解决,而选择了消极的方法,如逃避、否认、吸烟酗酒等。当人们面临压力事件时,个体的归因倾向可以预测应对方式。本研究结果部分证明了以往研究得出的结论。王春莉的研究发现,归因风格与行为应对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在面对消极事件时积极的归因风格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消极的归因风格倾向于采用退避、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12]。个体倾向于对积极事件进行内部的、持久的、整体的归因,可能采取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积极的应对方式;相反个体倾向于对消极事件进行这样的归因,就可能采取回避、否认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3.3 大学生依恋与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依恋和归因方式在回归方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对应对方式具有预测作用。
依恋回避能更好的预测个体的积极应对方式,而依恋焦虑能更好的预测个体的消极的应对方式。依恋回避较低的个体,在遇到问题时不是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去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以乐观的心态选择求助、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依恋焦虑较高的个体,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内心焦虑不安,对于怎样解决事情缺乏自信,更多的选择自责、压抑不良情绪、否认事实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正性事件的持久性维度能更好地预测积极的应对方式,正性事件的内在性维度、负性事件的整体性维度则能更好地预测消极的应对方式。对正性的事件归因越持续,对个体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面越广,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受到此类正性事件的积极影响,转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相反,对正性事件的归因越倾向于外部,不是去肯定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越是缺乏信心,更加没有勇气去解决问题;对负性事件的归因越倾向于普遍性、整体性,那么这些事件的消极影响就会扩散到个体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更加让个体在面临突发事件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结果提示,高校的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安全型依恋,培养与他人信任、安全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根据大学生依恋状态和归因方式预见大学生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从而能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走出困境。
[1] 左恩玲.大学生成人依恋、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 高文娟.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4]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2,293
[5] Lopez F G,Gormley B.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attachment style over the first-year college transition:Relations to self-confidence,coping,and distress pattern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2,49(4):355-364
[6] 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3-785
[7] 孙远桂,莎莎.大学生依恋现状及其与自尊、人际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68-570
[8] 赵力.依恋类型的稳定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894-896
[9] 杨冬.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 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47-48
[11] 郭庆童.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2] 王春莉.大学生自我差异、归因风格和行为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