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岩
1960年7月1日,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不幸病逝,授衔尚不足5年的耀眼将星过早地陨落了。而他47年的光辉生涯正如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所赞颂的:“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2013年,在他的家乡和首都北京分别为其百年诞辰举办了隆重的追思活动。
红军时期身先士卒断臂火线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生于湖北省宜都县(今宜都市)松木坪江家湾一个雇农家庭。12岁为地主家放牛,15岁当铁匠学徒,饱受欺侮。1929年春,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迎来了贺龙率领的工农红军第四军,16岁的贺炳炎扔下铁锤,从此投入了为人民和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戎马征程。同年9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短短两年内由战士升为班长、分队长、骑兵连长。
1932年6月,在洪湖分区陈沱子口阻击战中,时任湘鄂西军分区校区队长的贺炳炎,在军校学生人多枪少的情况下,毅然把枪支让给战友,自己操起一把菜刀,犹如猛虎下山,飞身跃出工事,率先冲入敌阵,左劈右砍,夺过敌兵枪支,与战友们一起,将两个团的敌军击退。其菜刀杀敌的壮举轰动了全军校,受到校部的表扬。
1932年8月,在荆州草市战斗中,攻入草市的红三军八师遭到敌军包围,面临全师覆没的危险。时任红三军手枪大队队长的贺炳炎,在来不及请示上级的情况下,主动率手枪大队杀入敌军包围圈,血战两个小时,接应八师突出重围。贺炳炎因此获得军部嘉奖,手枪大队荣获“模范大队”称号。
1932年8月下旬,由于“左”倾路线导致洪湖苏区反“围剿”斗争节节失利,红三军被迫向外线转移。贺龙军长命令贺炳炎以3个县的游击队约200多人组建襄北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任务是将被敌人追逼的三四千洪湖地方干部、群众护送到襄北安置,并拖住围追红三军之敌的后腿。贺炳炎不仅在敌军重兵压境、据点林立的险恶环境中,将这支臃肿不堪的队伍巧妙地带到襄北安置,夺取粮食养活苏区干部群众,而且迅速扩大队伍,广泛开展游击战。期间,仅钟祥客店坡一战,独立团就歼灭敌八十五师辎重营7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减轻了主力部队的压力。11月,发展到1800人的襄北独立团在鄂豫边与红三军主力胜利会合。贺龙为此感慨地说:“是不是好干部,你要在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去看他。好的,一定坚决,一定不悲观动摇。贺炳炎这个同志就越打越硬,尽管环境极端困难,他也拿得出劲来!”
此后,贺炳炎历任红三军二十二团、二十五团、十九团团长,跟随贺龙历经“七千里小长征”,转移到湘鄂川黔边界地区。此时,历经艰险的红三军已由9000余人锐减到3000余人,但令人痛惜的是,错误的“肃反”仍在进行。1933年6月,贺炳炎也被当作“改组派”遭到逮捕,其“罪证”竟是因为一个“改组派分子”在逼供下编谎说与他下过一次馆子。在被捆了29天,就要被拉出去杀掉时,贺龙发现了,他气愤地质问:“为什么要捆贺炳炎?他十几岁跑来投红军,是我把他拣回来的。说他是反革命,反革命打起敌人来会那样不要命?!”这样贺炳炎才免于一死。虽被释放,但却给他留了个“改组派自首分子”的尾巴。
1934年6月,红三军为开辟黔东根据地,派3个连出外游击,扩大队伍。其中两个连是军部警卫部队,兵精弹足;而贺炳炎率领的则是由40余名“改组派自首分子”组成的“改组派连”,武器差,弹药少。黔东地瘠民贫,山大林深,天然溶洞多。当地土豪一见红军打来,就把粮食、财物搬进山洞负隅顽抗。红军没有重武器,攻不下土豪藏匿的洞子也缴获不到粮食,很难立足。20多天后,其他两个连都退回来了,唯独“改组派连”还无消息。贺炳炎他们会不会被敌人打散吃掉?贺龙不禁有些担心。
令人意外的是,一个多月后,“改组派连”竟然发展成了“沿河独立团”与军部会合。原来,贺炳炎受命后,率部在沿河县深入发动群众,里应外合攻下了豪绅号称天险的山洞、寨子,建立了农民协会和红色政权;与此同时,部队迅速发展,在淇滩、上坝、沙子坡、水田坝等地组建了8支游击大队,继而歼敌王家烈部两个营,“改组派连”扩编成沿河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随后,沿河、印江、德江等5个独立团整编为黔东独立师,21岁的贺炳炎被任命为师长。
1934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印江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组成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不久,贺炳炎因所谓“改组派”遗留问题,突然被降职为总指挥部管理科长兼作战参谋,行军时背给养,转运伤员;打仗时哪里情况紧急就受命去临时指挥,被人戏称为“补缺官”。永顺高粱坪战斗,敌军一个团突袭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当时总指挥部只有200多名警卫及后勤人员,附近没有红军部队。危急关头,贺炳炎挺身而出,振臂高呼:“不怕死的跟我来!”迅速将警卫员、司号员、运输员、马夫、伙夫等组成3支小分队,派出两支小分队向敌两翼迂回,摇旗呐喊,虚张声势;自己率一支小分队从正面冲出。一时间,三面冲锋号起,喊杀声震天动地。敌军以为中了埋伏,立即掉头逃窜。敌军偷袭被打退了,贺炳炎腰部却负了重伤。贺龙感叹地赞道:“这娃儿,烧火棍到他手上也能当机关枪使!”
1935年3月18日,大庸县后坪鸡公垭激战正酣。抢先占据制高点的敌军突然冲垮正在进攻的红军部队,红军战线顿成溃决之势。危急关头,只见一个身背一篓手榴弹的小个子战士跃上一座山头,捡起两挺轻机枪,用手榴弹和机枪轮番痛击蜂拥而至的敌军,独自一人死死守住阵地,部队瞬间转危为安。55年后,参与指挥这场战斗的肖克上将仍对此赞不绝口:“贺炳炎,好样儿的!”
1935年6月,在咸丰县忠堡战斗中,贺炳炎终于被摘掉“补缺官”的帽子,火线接任十八团团长,与政委余秋里一起,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四十一师3个团,生俘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8月,在宣恩县板栗园战斗中击毙敌八十五师师长谢彬,与兄弟部队一起歼敌1个整师。
贺炳炎打起仗来总是冲在最前,退在最后,因此负伤次数也多,差不多每年总有一两次。1935年11月长征途中的瓦屋塘战斗,他右臂被敌弹击断,从此留下“独臂将军”的英名。endprint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决定红军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进行长征。转移前,将鄂川边区、龙桑、龙山3个地方独立团整编为红二军团第五师,任命贺炳炎为师长,谭友林为政委。11月19日,第五师随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突破敌军澧水、沅江防线向南挺进。由于五师是刚由地方独立团升级的新部队,战斗力较弱,长征途中一般担任掩护总部机关、后勤辎重部队的任务。12月22日,部队进至湖南绥宁县瓦屋塘地区,五师奉命在侧翼担任警戒,掩护总部机关和后勤辎重部队通过。
五师指挥所设在一个山包上,后面是总部机关和后勤部队,前面是十五团阵地,团指挥所设在较师指挥所矮的一个小山包上。十五团的老底子是贺炳炎曾经带过的独立团,战斗力相对较强,是五师的主力团。然而,十五团进入阵地不久就突遭敌六十二师一八六旅的猛烈攻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敌军越来越多,火力越来越猛,十五团前沿部队抵挡不住敌军的进攻,渐渐向后退缩。这时,总部机关和后勤部队由于长途行军十分疲劳,队伍拖得很长,大部仍未通过五师警戒地段。如不挡住敌人的进攻,机关和后勤部队就会被敌军截断,总部首长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贺炳炎见此情形非常着急,决定到十五团去督阵指挥。但他还未爬上十五团指挥所所在的山头,就碰上团参谋长王尚荣负伤被抬下阵地,心里更为着急。等他上到团指挥所时,蜂拥的敌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已经快冲上山头。刚从地方部队升级的十五团还未打过如此规模的恶仗,在敌军的猛攻下继续向后退缩,红军防线面临崩溃。
贺炳炎对十五团团长李文清说:“再不能退了!再退,后面就是总部,贺老总他们还没有过去,我们拼死也要在这里顶住!”他问李文清有没有火力强的重武器,李文清说:“团部还有好几挺手提机关枪”,也就是冲锋枪。贺炳炎火急地说:“快点把手提机关枪拿来给我!”话音一落,他就从一名战士手中夺过枪冲上火线,挺身端着手提机关枪对着冲上来的敌军猛烈扫射。突然,敌军一串机枪子弹飞来,登时击中他的右臂。像被突然折断还连着树皮的树枝,他的右臂当即无力地垂落、摇荡,人也重重地倒在地上。谭友林政委立即派人将他抬下抢救。
得知消息,贺龙总指挥和关向应副政委很快骑马赶到红二军团卫生部探视,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量在两小时之内做完手术!”护士们立刻忙碌起来,把炭火烧旺,蒸煮器械消毒。羊肠线、缝合针和锯大骨头的弓型手术锯在遭敌军袭击时丢掉了,只得选几支大针在炭火上烧红、压弯代替缝合针,用棉线代替羊肠线,用板型手术锯代替弓型手术锯。没有手术台,就从老乡家里找来两条长木凳,上面搭上一块门板。没想到,贺炳炎刚被抬上门板就醒过来了,他大喊道:“谁要是锯掉我的膀子我就和他拼命!”卫生部长贺彪严肃而恳切地说:“再过十分钟不动手术,你的血就流完了,那时谁也救不了你的命!”手术开始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李达等总部首长都来到现场看望。5天后,贺龙拿出纱布包裹着的几块尖骨头,递到贺炳炎手里说:“这是贺彪给你保存的骨头,你还要和他拼命呢,现在想通了吧?”贺炳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部队长征到达云南楚雄时,贺炳炎又回到了五师师长的指挥岗位。
抗日烽火屡建奇功战绩辉煌
全面抗战爆发后,贺炳炎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1937年10月,他与政委廖汉生率七一六团两个营在山西雁门关一举毙伤日军2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此战与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一二九师奇袭阳明堡飞机场一样,是八路军对日军作战初期的3次著名战斗。贺炳炎因此获国民政府通令嘉奖。在影片《太行山上》中,香港影星梁家辉再现了贺炳炎当年独臂挥刀砍杀日寇的英姿。
随后,在贺龙师长的指挥下,贺炳炎、廖汉生率部先后参加收复晋西北七城和出击雁北的战斗,毙伤日军800余人。其中,在朔县马鞍山伏击战中,贺炳炎集中优势兵力,近敌设伏,不到两个小时就一个不漏地歼灭日军1个中队,击毁汽车4辆,首创一二〇师全歼日军1个中队的战例。在这次战斗中,亲临火线指挥的贺炳炎又一次遇险。战斗一打响,他就冲上公路指挥主攻连与敌展开白刃战。正当他挥动驳壳枪,将一串串子弹射向躲在汽车下负隅顽抗的敌兵时,一个粗壮的日军从侧后冲过来将他拦腰抱住。然而,日本鬼子哪是中国铁匠的对手。这个日军不但未能摔倒贺炳炎,反倒被贺炳炎反身箍住脖子扳倒在地。日军哇哇大叫,双脚乱蹬乱踢,拼命想翻过来。贺炳炎单臂死死将鬼子压住不放,却没有多余的手来结果敌人。僵持之中,幸亏警卫员及时赶到,一枪击毙日军,救起团长。贺团长独臂制服日军的传奇之举,成为军中佳话。
1939年1月,一二〇师挺进冀中。贺炳炎、余秋里率3个连和师干部大队304人组成的游击队第三支队,开赴霸县、新城一带活动,在日军残酷“扫荡”的情况下,首战板家窝告捷,再战封上村获胜。经过发动群众、收编民众自卫武装,部队迅速发展到2500余人。5月扩编为独立第三支队,贺炳炎、余秋里分任司令员、政委,前后共歼日军600余人,在冀中打出了威风。贺龙师长高兴地称赞:“贺炳炎、余秋里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余秋里在长征中失去左臂),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了。这个队伍很硬嘛!敌人听见‘一把手的队伍来了,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1940年5月,贺炳炎带职赴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转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并当选中共七大代表。1944年11月,贺炳炎与廖汉生率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五大队南下,先后任新四军第五师襄南军分区司令员、江汉军区司令员。
西北野战横扫千军高风亮节
解放战争初期,贺炳炎奉命返回晋绥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1946年7月11日傍晚,晋北战役攻打崞县的战斗打响。当主攻营冲进城内20余分钟后,遭到敌街心地堡炽烈火力的拦击和两翼敌军的猛烈反扑,进攻受阻。坐镇主攻团指挥的贺炳炎闻讯后在指挥所呆不住了,立即命令团长、政委:“你们赶紧向城里投入预备队,一定要控制突破口。我到城里去指挥。”此时部队刚进城,城头弹密如雨,敌人埋设的地雷还来不及清除。就连我军已占领的地区,残敌也未肃清。怎能让副司令员这时到火线上去!团长、政委苦苦劝阻,贺炳炎断然拒绝:“是我服从你们还是你们服从我?这是命令!”说完就向城墙奔去。就在贺炳炎手扶云梯即将登城时,警卫员死死抱住了他的双腿。脾气暴烈的贺炳炎一记耳光打在警卫员脸上,随即攀上城墙。他直接指挥主攻营,避开街心敌人地堡火力的封锁,从两边巷道向前穿插,预备队也紧跟着冲进城内,打退敌军反扑。到次日凌晨,全歼守敌2200余人。而为“耳光事件”,贺炳炎事后表示了愧意。endprint
1947年4月29日,贺炳炎奉命调任西野第一纵队司令员,在向西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报到后,他见到了正在野司治病的一纵三五八旅政委余秋里。从余秋里口中,贺炳炎得知了中央军委、野司决定撤销一纵司令员张宗逊职务由他接任的原委。此事是由永坪战斗引起的,当时因各种原因一纵未能抓住刘戡的第二十九军,彭德怀于是报告中央撤换一纵司令员。余秋里为张宗逊抱屈,并向贺炳炎建议:“还是让张宗逊当司令,你当副司令一样能指挥。”贺炳炎爽快地接受了余秋里的建议。5月初,在西北野战军对蟠龙之敌发起总攻时,贺炳炎压下了中央军委的任职命令,真诚地对前来迎接的张宗逊说:“我还是当副司令,协助你指挥!”蟠龙大捷后,彭老总对张宗逊的误解消除了,张宗逊当年9月升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而贺炳炎的“亮节”之举也被传为佳话。
1947年9月,贺炳炎正式就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在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下,他和政委廖汉生率领一纵先后参加沙家店、宜川瓦子街、西府、陕中、扶眉等战役,取得重大胜利。特别是在宜川瓦子街战役中,贺炳炎又一次表现出坚强的党性和过人的胆略。
1948年2月24日,围攻宜川县城战斗打响。2月28日,国民党胡宗南部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4个旅增援宜川,进至瓦子街地区。当一纵按照野司命令,冒着大雪迅速赶到指定位置对敌实行包围时,发现友邻第二纵队因雪深路远还未赶到,包围圈留下一个缺口,而敌军主力正在向这个方向集结。显然,已知大难临头的刘戡也盯住了这个缺口。很明显,若不立即堵住缺口,已被包围之敌势必逃跑,我军歼敌计划势必落空。贺炳炎当机立断,提出由一纵调兵堵住这个缺口。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一纵只有两个旅6个团的兵力,其中还要抽出1个团对付洛川方向的援敌;若抽兵堵缺,将会遇到战线延长、兵力不足的严重困难,承受敌军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大的牺牲。此外,万一二纵来迟了,一纵顶不住怎么办?经过一番争论,贺炳炎和政委廖汉生断然决定,抽调一纵三五八旅主力堵住缺口。布置还未完成,全副美式装备的敌军已集中兵力,以猛烈的炮火开路,向缺口方向突围,这里顿时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贺炳炎指挥部队接连打退敌军30余次冲锋,在这块血染的阵地上涌现出全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和战斗英雄刘四虎等一批英雄集体和个人。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一纵和4个兄弟纵队一道取得宜瓦战役的胜利,歼敌1个军部两个师部5个旅29000余人,其中一纵歼敌11170余人,敌军长刘戡自杀。毛泽东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新式整军运动》一文(转52页)(接27页)中,对宜瓦战役给予高度评价。野司向一纵颁发嘉奖令,彭德怀司令员赞扬一纵“是个有党性的部队”。
1949年2月,一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贺炳炎任军长。5月,贺炳炎与政委廖汉生率第一军参加陕中战役,歼灭国民党五十七军。7月,一军在扶眉战役中又歼敌12500人。随后,攻克陇县,进军青海,于9月5日进占西宁。青海解放,贺炳炎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
全国解放后,贺炳炎先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兼中共成都军区委员会书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先后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
在横戈跃马的革命战争时期,贺炳炎出生入死、南征北战20余年,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到全国解放时,他已积劳成疾,高血压、心脏病、肾炎、支气管哮喘数病缠身,几度危及生命,但他始终以革命利益为重,不将个人问题放在心上。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条被面又破又短,1950年他住院时,妻子建议找后勤部换一条,他不同意;一件旧棉衣,补了又破,破了又补,直到他逝世前的冬天还在穿。衣领穿破了,把右袖截下来补;左袖磨破了,把右袖截下来换。医生劝他多吃水果,他说:“一斤水果的钱能买好几斤大米,过去连饭还吃不饱呢,现在有饭吃还吃什么水果!”他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病体,拨了一笔专款给他盖住房,可他却转批去盖下级军官宿舍,自己仍旧住在一所简陋的旧房子里。组织上只得退一步着想,给他的住房安装暖气。可他又把暖气设备送给了军区总医院。他就在这所旧房子里一直住到逝世前一星期,才因为房子漏雨临时迁到军区招待所,最后病逝在招待所。
1960年6月26日,贺炳炎突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而昏迷。几天后醒来时,他马上把军区后勤部长叫到床前,撑着病体询问部队营房的建设情况。他充满感情地说:“我们做领导、做后勤工作的同志,要时刻把大家吃穿住等方面的事放在心上。你要把这些工作尽快落实,我是不行了,等我死后,那些先见马克思的老战友会问我,贺炳炎,革命成功了,你掌权了,你为大家做了些什么事呀?我说我的部下还没房子住呢,难道我就这样去见我的老战友吗?”就在这次谈话后不久,贺炳炎与世长辞。7月2日至5日,成都军区隆重举行公祭,3天中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达22000余人,从元帅到伙夫无不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余秋里中将扶柩痛哭:“老战友呀,你心里时刻装着革命、装着党、装着人民,偏偏没有装着你自己!”贺龙元帅含泪亲笔题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