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慧
摘 要:1912—1931年哈尔滨天灾人祸不断,人民生活困苦。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民间、宗教团体等,纷纷组织慈善团体,救助贫民、灾民、难民、以及外籍有困难的侨民。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哈尔滨的慈善事业发展不充分,有待完善。对于今天的地方慈善事业发展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哈尔滨;慈善;救助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27-02
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伴随新政权诞生,政治与经济制度的转变,慈善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慈善团体作为社会的公益组织,凭借其社会救济的功能,对转型时期动荡不安的哈尔滨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1912-1931年哈尔滨慈善事业背景
民国年间,哈尔滨社会千疮百孔,天灾人祸频繁,水灾、旱灾害频发;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匪盗猖狂;外国移民、本国难民大量涌入。这些为哈尔滨的慈善事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自然灾害频发
在经历了政权更替,战争的摧残的同时,自然灾害也在侵袭这座城市。哈尔滨周围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民国期间水灾频发,无年不灾。
受水灾影响严重,人民流离失所,不断有山东、直隶难民逃来哈尔滨,“今日本埠难民来哈这日觉其多,情形困苦不堪。”[1]其他省份如:湖南,天津受灾后难民也都选择逃难来哈尔滨,寻找生计。1917年天津遭受水灾严重,天津难民由长春来哈避难。1920年爆发的旱灾,导致东三省受灾严重,直鲁两省的难民大批涌入哈尔滨。“直鲁豫旱灾千里,饥民嗷嗷,来哈埠者不下万人。山东同乡会会长傅巨川等,特于昨日(九号)召集同乡开会一次,拟定由山东生意募捐,到会者人数甚多,均行赞成云。”[2]
由于大量移民来哈,导致治安混乱。来哈路途遥远,途中因病、冻、匪等原因死伤无数,大量妇女儿童处境危险。使人贩等有机可乘“本埠楚馆林立,以致人贩来往时有所闻。昨日又有王某由大连贩来妇女及处女数名,已散居三道街某某下处,暗为售卖[3]。能顺利到达哈尔滨的难民无衣、无食、无住处,受饿、冻死无数。“前日大雪,天气骤冷,道内外一般贫民无衣无食异常凄惨。闻南小六道街及沿江冻毙不下十余人,有负庇寒之责者盍及为设法,以救一般穷黎也[4]。
(二)战争不断匪患猖狂
这一时期的哈尔滨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环境严峻。1989年—1920年,哈尔滨一直处于俄国人的统治之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但俄国在满洲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920年。1920年—1931年,军阀混战连年战争,各地匪患猖獗,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民不聊生。各地人民为了躲避灾祸,携家带口来哈尔滨寻求生计。“山东革命军爆发,省城以东如潍县、高密暨胶济铁路一带,均被革命军占据。该处绅民鉴于兵连祸结,不堪遭此涂炭,故携眷来东三省避难者不胜枚举。昨日有男女一百名,富在道外各客栈内,现在尚未分发他往云。”[5]“据铁路警察人员云,山东人民凡殷实粮户多遭胡匪抢劫,不弟财产净尽,而且生命难保。近携带老幼来哈避难者,每日车站约有十数起。”[6]直到1931年东北沦陷,哈尔滨政权再次易手,由日本人接管。
(三)外国移民来哈
哈尔滨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成长起来的新兴城市,国际移民多,国籍多,种族多,宗教多,信仰多,大量的俄国人和犹太人居住在这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侵入俄罗斯边境,波兰、白俄罗斯、立陶宛、乌克兰也受到战火的威胁,当地的一些犹太人经过西比利亚来到满洲里。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出现了俄国人移居哈尔滨的第二个高潮。“日内由布拉郭威陈司克开至哈埠轮船两只,满载难民。”[7]“近日乌拉岭逃民纷纷由伊尔库次克来哈避难,各旅馆拥挤不堪,多有席地而眠者。闻萨马尔乌发逃民有十万之多。”[8]至1920年,哈尔滨的犹太人增至12 000人。犹太人来哈尔滨的目的主要是避难,哈尔滨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避风港”。有的人在这里安定下来,有的人转战他处。移民中还有朝鲜人。“自朝鲜各地宣布独立后,日人认为暴动,以武干涉,以致乱象环生,一般韩民因不堪涂炭,均扶老携幼来哈避难。其上等社会者则多隐居于道外各旅馆云[9]。
二、慈善机构的设置
1907年哈尔滨开埠之后,中外慈善团体相继出现。在这些慈善团体中,处少数是由地方政府官办的,多数是中外慈善团体和宗教团体所办。根据《哈尔滨市志·民政·侨务志》记载:截至1931年,伪哈尔滨特别市公署调查,哈尔滨的慈善单位共有22家,其中官办的3家,民办的3家,外侨营办的16家。
(一)官办慈善团体
哈尔滨特别市市立育儿园,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院址设在道外北十九道街。初为贫民庇寒所,1920年改为地方慈善总会,始设贫民学校,后来改为工艺教养所、福儿院、同善堂、教养院。设院长1人、事务员1人、教员5人、管理员1人、书记1人、保姆2人、杂物1人,收养中、俄孤儿230人,施以初等教育。年度经费2.91万元。
哈尔滨市残老救济所,创办于1913年,前身为滨江县公署设立的“滨江县养济所”,所址设在道外长春十二道街。1932年伪市公署接办,改称“慈善救济所”。
哈尔滨特别市市立慈善救济所,建于1927年7月,所址设在香坊草料街,原名为栖留所。1929年7月由山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接管,改为残老收养所,沦陷时期由伪哈尔滨特别市公署接管。年度经费伪币1.8万余元。
(二)民办的慈善团体
世界红卐字会滨江分会,创办于1928年9月,会址设在道外二十道街花园内原道院旧址,1931年迁至南岗区山街(现一曼街),道教信徒傅巨川(道号道言)为会长。以救济灾患为宗旨,办理社会慈善事业。会内设总务、储计、防灾、救济、慈善、交际6个股份,分管各项事务。
世界慈善会联合总会,建于1930年8月,会址设在道外北十九道街。设收容所和施粥所各一处。会长张景惠、副会长刘玉权。经费依赖募捐,每年多时2万元,少时5千元左右。1935年改名为满洲白字会慈善总会。
哈尔滨顾乡屯慈善会,建于1931年3月,会址设在顾乡屯维新街。办有施粥所、收容所和贫民学校各一处。后因募款困难,除施粥所外,收容所和贫民学校先后停办。
(三)外侨营办的慈善团体
犹太妇女慈善会,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会址设在道里炮队街(现通江街),会长齐特林。对俄籍犹太贫困妇女给予生活救济,被救济者190余人,经费由会员会费及捐款解决,每年收支3千元左右。
犹太免费食堂,建于1916年。地址道里区炮队街,由犹太教会经营,会长金目布尔格,免费或半费供应贫苦俄侨2餐。经费来自会员会费、举办晚会收入和社会捐款。每年收支约1万元左右。
犹太贫病救济会,1919年成立,会址设在道里中国五道街,为贫苦病人免费施诊。主持人为俄籍医生高福满,有医生15人,每日平均诊治病人约100人,实行免费治疗的犹太人占就诊总数的70%,余者享受廉价或半费医疗。经费来自会员会费、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捐助。
哈尔滨残兵救济会,建于1919年9月,会址摄于南岗阿什河街,会长爱司别络夫。以救济因战争丧失劳动能力的白俄残废官兵为宗旨。在王兆屯设收容所1处,并附设工艺所,收容残兵54人。经费来自不动产收入、工艺所收益、会员会费、举办舞会收入以及临时募捐,每年收支在1.2万元左右。
波兰慈善会,建于1920年,会址设于南岗龙江街。代表人干那克月特克夫司格牙,以收养救济波兰残老和贫民为宗旨。设收容所1处,收容波侨残老40余人;免费食堂1处,每年供给波侨贫民午餐1.4万人次。经费来自会员会费和晚会收入,每年收支在6千元左右。
索菲亚教堂贫民救助会,建于1922年9月,会址设在道里水道街(今兆麟街),主持人费洛罗阔夫,以救济外侨贫民为宗旨,每年救济300户次左右。经费由信徒和个人捐助以及各机关资助,每年约4千元左右。
哈尔滨俄难民救济会,建于1923年2月,会址设在南岗邮政街,负责人阁络阔利尼果夫,以救济俄难民、保护白俄侨民利益为宗旨。有会员270人,从中选出数人分管会内事务。所办事业有:廉价食堂、收容所、栖留所、施诊所、图书馆各一处。长期接受该会补助的有30余人。经费来自会员会费、歌舞团收入、慈善义卖和社会捐助。
法俄孤儿院,建于1924年4月,院址设在香坊,主教法国人发毕扬为代表人,收养外侨孤女160余人。经费来自天主教徒和社会募捐。
此外,还有古鲁金侨民公会、牙斯立公共护养儿童会、俄房教养院、尤洁夫维赤福儿院、犹太养老院、阿尔缅侨民公会、聂司托尔福儿院、灭佛基牙慈善收容所等,都属于外国人举办的为外侨服务慈善事业,对贫困者免费医疗、免费供餐以及收养外侨残老人和孤儿。
旧中国哈尔滨虽有慈善团体,但解决不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当时在哈尔滨50万人口中,中国人占84%,大部分贫苦的无法生活的是中国人,可是旧中国哈尔滨官办的慈善团体只有3所,总共只能收容400余人,民办的也只有3所。外国侨民只占哈尔滨人口的16%,有困难的人只是少数,可是他们在哈尔滨举办的只收养其本国侨民的慈善团体就16所。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哈尔滨广大贫困群众是很少有人问津的[10]。
三、慈善事业发展启示
慈善团体救济历来是以“施善”为主要的救济方式,致力于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收养工作,提供食宿、开设施粥厂、栖留所、育婴院、残老院、妇女救济所、施诊所,施药。然而民初动荡,天灾人祸不断,弱势群体日渐庞大。紧靠简单的“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慈善教育,劳动教养所,工艺教养所等慈善组织应运而生。慈善教育增加了入学儿童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从劳动教养所到工艺教养所,极大的弥补了旧式的救济模式,为更多地弱势群体提供了接受培训、扩大就业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各类团体社会救济的功能,同时为当时哈尔滨的发展启到推动作用。
尽管哈尔滨慈善组织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地进步,也具备了现代组织的许多属性,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慈善事业的发展史以经济发展为基石的,丰富的慈善资源是慈善机构继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边陲,开发较晚,与关内相比相差甚远,地方经济相对薄弱,慈善经费不足,限制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所以应不断寻求新的资金途径,扩大资金来源,普及慈善意识,力争做到全民慈善。1912—1931年哈尔滨的慈善组织及慈善事业对社会的稳定、对哈尔滨慈善事业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了慈善事业走向新的时期。
参考文献:
[1]逃民来着日多[N].远东报,1918-03-31.
[2]山东同乡会筹款助赈办法[N].远东报,1920-10-12.
[3]人贩来哈[N].远东报,1918-06-07.
[4]贫民冻馁堪虞[N].远东报,1918-10-20.
[5]鲁人来哈避难[N].远东报,1916-05-31.
[6]鲁民来哈避难[N].远东报,1919-01-28.
[7]逃民来哈[N].远东报,1918-09-26.
[8]逃民来哈[N].远东报,1918-10-22.
[9]韩民来哈避难[N].远东报,1919-04-04.
[10]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民政·侨务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