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超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50014)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在某综合楼工程中的应用
李艳超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50014)
介绍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在综合楼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各项技术应用的难点和技术创新做法,介绍了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组织措施;管理措施;钢筋直螺纹连接;节能型门窗;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效益分析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5层,总建筑面积25 000m2。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主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外墙保温采用挤塑聚苯板外墙保温系统,施工中采用了多项建筑业新技术。
为了确保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在企业内部的顺利推广和应用,集团公司成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小组,从组织上保证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实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精心策划,编制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技术含量高、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目标分解,保证目标分解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验收总结到位。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进行检查、验收和把关,为示范工程的创建提供保障。
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每项新技术应用的实施方案,组织施工班组长进行新技术专项培训,对新技术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关键技术进行模拟操作,检查合格后实施。将新技术进行目标分解,保证目标分解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验收总结到位。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对新技术应用全过程进行跟踪把关和技术服务,项目部技术部门从具体应用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实施多个环节进行把关,保证新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每项新技术完成后及时进行单项新技术应用总结。
3.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本工程CFG桩共900余根,桩径400mm,有效桩长15~17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使用长螺旋钻机成孔、管内泵送混合料成桩的工艺,其优点是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振动小、噪声低、无环境污染、施工工期短、效率高。
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本工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自上而下边挖土边用预应力锚杆做支护,支护完喷射C20细石混凝土。此项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施工期间基坑侧壁的稳定性,为地下结构的施工提供了保障。
3.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添加了水泥重量8%~10%的I级粉煤灰,粉煤灰通过HZS120混凝土搅拌站的掺和料筒仓,经自动计量加入搅拌机。这项措施节约水泥重量约8%。此外,在搅拌剪力墙混凝土时添加了丹强丝抗拉纤维,对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具有明显效果。
3.4 HRB400级钢筋应用技术
本工程在施工时,基础工程的筏板等受力钢筋全部采用HRB400级钢筋,主体结构的框架柱、框架梁及楼板钢筋也全部采用HRB400级钢筋。HRB400级钢筋由于钢筋的化学成分含有V、Nb、Ti合金,能在保证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钢筋的强度、延展性和伸长率。
3.5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本工程基础和主体结构大于20mm的受力钢筋均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进行连接。与绑扎接头相比,这种连接方法在保证钢筋连接质量的前提下,使接头施工速度加快了30%,且能显著提高抗震性能。
3.6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及施工技术
工程主要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做为填充砌体材料,在加气块墙体与混凝土结构相交处使用玻璃丝布以防止此部位产生裂缝。工程外墙保温采用40mm厚挤塑聚苯板外墙保温系统,做法是以挤塑聚苯板做保温隔热层,采用胶黏剂与基层墙体粘贴,并以锚栓固定。挤塑聚苯板外侧做聚合物抗裂砂浆保护层,抗裂砂浆内嵌埋耐碱涂塑玻纤网格布。
3.7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本工程外部玻璃幕墙装饰的玻璃采用6+12+6的镀膜中空玻璃,传热系数≤2.0。与普通玻璃相比,中空玻璃可以将80%以上的红外热辐射反射回去,同时在可见光波段上保留了高辐射率,在建筑上应用这种玻璃,在冬季可以阻止室内的红外热辐射向外泄露,在夏季又可以阻挡室外的红外热辐射进入室内,从而起到了稳定室内环境的作用,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3.8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工程防水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合成高分子SBC—120防水卷材,其中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于屋面防水,合成高分子SBC—120防水卷材应用于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防水。
3.9 施工放样技术
现场在测量放线时采用了多种方法相互配合,并运用KTS442R型全站仪控制不规则坐标点的位置。KTS442R型全站仪具有许多优秀实用的特点和测量功能。它结实,重量轻,操作简便,测角、测距精度高,能进行大量数据存储,电池的使用时间较长,并且采用高密度集成EDM,测距更快、更稳定。
通过运用全站仪进行坐标点直接放样,有效提高了放线效率和放样点的精度,为缩短工程工期和保证结构位置的准确提供了保障。
3.10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检测和控制技术
本工程基础混凝土量为3 000m3,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由输送泵直接送达浇筑部位。本工程筏板厚度为1 8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考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中造成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底板开裂。为避免开裂,降低温差,必须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
结合本地区水泥生产状况,为确保混凝土强度,选用新乡孟电旋窑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含泥量不大于2%。粗骨料采用5~3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通过掺加活性掺和料、矿粉和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能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和节约水泥。采用HT-2A缓凝高效减水剂,降低混凝土水胶比,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提高施工速度。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防止高标号混凝土产生裂纹,混凝土中掺加UEA膨胀剂(建宝牌),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掺量(水泥掺量的6%~8%)进行添加。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和搅拌站泵送能力的计算,如果混凝土坍落度按140±20mm(入模坍落度)考虑,混凝土初凝时间按不小于5 h(根据混凝土搅拌站试配得出)控制,那么可以保证现场混凝土泵送不留施工冷缝,延缓混凝土水化热集中放热。整体混凝土材料中不含氯离子等有害物质,碱含量小于国家标准,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杜绝碱集料反应的发生。
3.11 管理信息化技术
为了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我单位在施工管理中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施工合同、施工计划、技术质量、材料采供管理,预决算、财务、劳务、设备管理和计划统计,以及广联达、鲁班预算、金蝶财务软件、PKPM资料管理软件、梦龙网络图制作软件、品茗资料管理软件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工程实施中,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局域网(Intranet),连接国际互联网(Internet),应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和公司OA平台,实现施工信息的内部横向交流和数据共享。该项技术提高了我单位与参建各方的信息交流,促进施工单位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工程通过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和大量新技术综合推广应用,解决了多项新技术施工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1 社会效益方面
我单位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接待了大批同行的参观,为公司树立了榜样。
4.2 确保工程质量方面
新技术有效保证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顺利通过了工程竣工验收。
4.3 效益分析
工程共应用新技术11项,每一项应用覆盖率都达到了90%,节约工期20余天,节约成本30余万元,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