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立峰 张建波
平山县2014年旱情形势及抗旱应对措施
□郄立峰 张建波
平山县位于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东麓,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辖23个乡镇,717个行政村,总人口47.98万人,总面积2648km2,其中山场面积293万亩,耕地46万亩,水域46万亩。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基岩裸露面大,汛期山洪爆发,汛后干旱缺水,春旱秋涝,十年九旱,抗旱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平山县同往年相比降雨量小,农作物严重减产,针对严重的旱情形势,抗旱部门积极应对、上下协调,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把旱情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今年,平山县1~9月平均降雨量328.4mm,与去年的484.4mm相比偏少156.0mm,其中1~5月份平均降雨量55.8mm,与去年1~5月份的100.8mm相比偏少45.0mm。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553mm,冬季降水更少,平均降水量在11~22mm。今年旱情严重,属于中度干旱。
2.1 认真贯彻落实《抗旱条例》
为切实有效地抓好抗旱减灾工作,各级各部门抗旱组织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抗旱条例》,层层抓落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各级组织加强信息报送,争取及时了解旱情,部署抗旱救灾工作,水利、农业等有关部门深入一线指导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2 严格落实报旱制度
认真落实报旱制度,指定专职领导主管报旱统计工作,并选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熟悉情况的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对统计报表严格执行审查、签批制度,明确责任,层层把关,确保灾情上报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反映受灾情况,为领导指挥防汛抢险、抗旱及救灾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使水旱灾害统计工作发挥应有作用。
2.3 修订完善抗旱预案制度
修改完善了抗旱应急预案,提高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完善了抗旱预案的组织领导体系、各部门职责、资金投入、物资储备等各项保障措施。要求各乡(镇)建立抗旱应急机制,认真做好抗旱预案,全面落实抗旱工作人员和物资准备,确保今年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2.4 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和管理
现有县级抗旱服务站1个、抗旱协会1个,计划建设3个乡(镇)级抗旱服务片站,增强全县的抗旱服务组织力量和应急抗旱能力。今年是抗旱服务站建设管理“达标年”。县抗旱服务站遵照上级指示和安排进行了整顿和管理。在工作、管理、制度、出勤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设置了报账员、库管员,对各项开支收入进行入账核算,对抗旱设备和施工工具、管件进行出入库记账列单管理。在车间、仓库管理上,保持车间仓库的整洁卫生、设备管件分类放置整齐有序,并注有醒目的名称标志,便于查找。加强了加工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其能正常安全使用。在职工素质上,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学习和交流,提高了对抗旱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服务水平。
2.5 抗旱效益情况
今年的抗旱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抗旱减灾增收为己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带领群众奋起抗旱救灾。
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抗旱人数7.8万人,投入机动抗旱设备500台套,机动运水车辆600辆次;投入抗旱用电300万kW·h,抗旱用油38t;投入抗旱资金73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6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52万元,群众自筹620万元。通过各项抗旱措施和资金投入,农作物抗旱浇灌面积130万亩次,挽回经济作物损失60万元。解决了50个村,2.2万人、0.1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现已进入秋季,土壤墒情不适合过冬作物的耕种及苗期生长,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溉。为了明年有个好收成,未雨绸缪,要加强抗旱蓄水工程的水量储蓄及工程设备的维修保养,做到正常高效运行,消除跑冒滴漏及水土流失现象。及早组织安排好明年的抗旱工作,根据未来的旱情形势,采取必要而适宜的抗旱措施,努力把全县的干旱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加大对农村灌溉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促进农业增产和节水灌溉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二是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定期开展技术培训,进行业务和市场管理等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灌溉科技水平,促进抗旱事业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三是制订各区域的抗旱规划,加大应急水源建设力度。根据全县水系布局特点,全面系统地做好各项抗旱规划,加大水源建设力度,在干旱死角地区采取新建机井,对现有坑塘进行扩容、防渗等方法筹集水源。河灌区充分利用水闸拦蓄,多蓄抗旱水源。四是进一步加大抗旱应急物资储备。为更好地应对以后的旱情,计划与供应商或租赁公司以签合同的形式储备应急抗旱设备。不论哪里出现旱情,服务站技术人员即刻赶赴现场查明情况,根据需要向供应商购买或租赁货物,降低抗旱机具购置成本。□
2014-08-03
郄立峰,男,汉族,平山县水务局,助理工程师。
张建波,男,汉族,迁安市水务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