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明 祁占勇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410006;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刘佛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他长期致力于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发表了《谈谈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学改革的问题》、《知识、能力、态度》、《中小学教师应做些教学研究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在普及义务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片面追求升学率与人才培养》、《布鲁姆与教学改革》等论文,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思想作了精深的论述。本文就此作些具体的探析。
刘佛年的教学改革思想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就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没有人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80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这对教育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人们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处理好知识的增多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解决好学生的发展问题。世界各国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出现了以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思想。它们在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教育界,对我国当时的教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的教学任务观,引起了人们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发展的关注和研究。赞可夫的“高难度”教学原则、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论,引发了人们对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教材内容的难度的关注和研究。赞可夫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和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引发了人们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受到格外重视。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引发人们对通过“范例”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高度重视。
我国当时的教育、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着与四个现代化建设、新科技革命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教育目标方面,坚持“智育”第一,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割裂了“五育”的整体性,导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空。在教学任务上,人们普遍关注“双基”教学,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材方面,只重视纵向的知识联系,不重视知识的横向联系,教材内容贫乏,缺乏难度,没有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方面,当时的教学崇尚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满堂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对学生如何学的指导和启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能动性,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理解,只能死背呆记,被动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了当时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教学评价上,把“分数”作为衡量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好坏的标准,一切围绕升学转,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排除在教学评价的视野之外。
针对这种不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新科技革命需要的陈腐的教育思想,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强调“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由此,教育改革、教学改革就成为当时教育领域的主旋律,时代的最强音。人们纷纷发表学术论文,探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的背景下,刘佛年就教育教学改革的诸多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推动了当时的教育教学改革,而且对今天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刘佛年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他所理解的教育目标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人才观。
刘佛年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整个现代化过程的客观需要,“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就实现不了。”①为此,他对教育目标观,即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作了精深的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首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身心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其次,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有全面发展的问题。他举例说,智育,它的课程与近代外国中学课程相比,门类增加了,学习的范围扩大了,不仅有工具学科,还包括蕴含很多学科在内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育,有音乐、美术、美工,还包含课外活动的舞蹈、戏剧等等。德育除了道德品质外,还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哲学等学科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的内容也很丰富。在他看来,“德、智、体等育各有不同的作用,不能说哪个重要一些,哪个次要些,缺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缺任何一‘育’都会影响其他的‘育’。这几育的各个方面也是不能少的,少了一方面就是一个缺陷,将来会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不利,对社会也会带来不利”②。再次,全面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广度、深度和高度的问题。例如,对一个人智育的发展,不能只看到知识面广的一面,还要同时看到在某些方面有深度,即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深度,在觉悟方面有高度,在美育、体育方面也有特点。第四,各育的每个方面都有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的发展问题,其中创造性智力发展最为重要,也是最高的发展。因为“别人创造的知识,我们能去理解它,这固然很重要,但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要去创造知识。一个人要有创造的才能,有创造的才能,有创造的智力,这应该是最高的智力。我们要发展,最高的目标就是要发展这种创造性的智力,而这一点恰恰是过去教育中很不注意的地方。……现在最重视的是能发明、能创造、能革新的人。我讲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心理能力方面,还有高低之分,我们要从低向高发展。”③。全面发展就是要促进每个人从出生到老的终身的全面发展。
刘佛年认为,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培养人的质量问题。从表面和概念上讲,这个问题似乎不存在,因为大家都认识到,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这样的人就是高质量的人。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考试成了质量的惟一标准。许多家长、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升学考试,升学率成了衡量学生好坏、教师好坏、学校好坏的标准。人们只关注与考试相关的智育,而与升学无关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得不到重视。之所以出现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取得高校文凭仍旧是取得很好职业的保障,而有些单位又只凭毕业文凭来定职位,但是大学招生数量有限,所以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二是高考是全国统考,要有标准答案,就出现一些比较呆板的题目,所以准备考试必然注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
要改变这种落后的质量观,真正提升全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为国家的未来着想,尽心尽责地促进全面发展。首先,“我们不是反对争取升学,而是反对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反对那种因追求升学而使学生畸形发展以及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做法。”④。其次,教师要认真体会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如果我们没有从社会实际中体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确和重要,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执行。
教育思想观念不仅反映在质量观上,也反映在人才观上。刘佛年提出了两种人才观:一是大量的有文化的优秀劳动者;一是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当时对人才流行的看法是:一些人认为,中小学校的大量的学生中必然有不少的差生和中等学生,只有少数是优秀的。还有些人认为,三类学生的比例各占1/3。针对这种观念,刘佛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代科学研究充分证明人的潜力非常大。应该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他们的潜力发挥出来,有些学生学得不好,绝不是他天生智力不行。有些儿童没有学好是因为没打好基础。我们如果能使学生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就不可能学不好。他的结论是:90%以上的人可以学得很好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能达到优秀的水平。因此,流行的人才观念必须打破。
刘佛年认为,高级人才的早期培养同样非常重要。中小学特别是重点学校要认真研究如何为培养第一流的人才打基础。中小学培养高级人才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一般说,在幼儿阶段要培养孩子的语言、活动、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到了小学和初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特殊的爱好、兴趣和能力。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多让他们课外阅读,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到了高中,要对他们采取特殊措施,让他多读他想读的某方面的书,包括大学的书,参加这方面的竞赛活动,听专家的学术报告等。总之,“要有一个新的人才观,不论在普通学校或重点学校,都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充分而自由地发展。”⑤。
刘佛年构建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很有特色,一是强调整体性。他论述的教育的目标观、质量观、人才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它们统一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后者是教育的目标观、质量观、人才观相互关联的纽带,也是它们共同拥有的东西。这种融教育的目标观、质量观、人才观于一体的完整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奠定了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改革,确保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是新颖、独特的,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仍不失其启迪价值。目前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既要以教育目标观为指导,又要确保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的落实,三者统一了,也就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如此,整体性特征还体现在各“育”的内在联系和全面发展上。要注意各育的内在关联,因为任何一育不能脱离其他的育而孤立发展,还要重视各育本身的全面发展。论述各“育”的内在关联和全面发展,是刘佛年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独特贡献,它使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富有操作性。二是强调以人为本。在融教育的目标观、质量观、人才观于一体的完整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中,“人”是中心,人的价值得到了关注,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彰显。教学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它们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总之,“以人为本”是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核心。
刘佛年校长高瞻远瞩,对知识、能力和态度三者的关系作了科学的阐释,他认为,教学任务涉及到知识、能力和态度,它们有着内在的关联,缺一不可。教学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在他看来,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受教育,获得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只有有了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现代的人,才能从事劳动,从事各项工作,从事社会生活。他所理解的知识既包括经验性的、材料性的知识,也包括理论性的知识,还包括技能。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他批判了两种对待知识的错误观点,一种看法是“左”的思想有意地贬低知识,似乎知识越多越糟糕,知识多的人往往被说成“白专”。另一种看法是在现代社会里知识是随时可以学习的,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能力。前者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后者的观点是片面的。对后者刘佛年先生作了辩证的分析:能力确实重要,但不能因强调能力而贬低知识的重要性。中小学里的知识是从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中精选出来的,最精华、最基本的东西,所有其他的知识都是要有这个基础才能接受、才能发展的。何况能力的发展中同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脱离知识学习的能力发展,也没有离开能力发展的单纯的知识学习。当然这两者是不一致的。
教学工作的第二项任务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刘佛年指出,知识本身不是目的,我们求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改造世界,而不是为求知而求知。只靠知识没有能力,那只是书呆子,没有用处,发展了能力才能使知识成为有用。继续学习要靠能力,学得好要靠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能力,因此能力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他所理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众多的能力中,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有两种: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与科技革命带来的知识爆炸密切相关。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使得学校里所学的一些知识变得陈旧而不适用,如果不更新知识,就不能解决新问题,更谈不上适应变化了的世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也要求学生有自学能力。因此,“学校里最重要不是能学到多少知识、技能,而是要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会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这样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一个人都能在新形势下自学,跟上形势,跟上变化。这种自学能力是多种具体能力的结合,要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培养,一直到中学毕业。”⑥。独立工作能力也很重要,因为学生不可能总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他毕业后到社会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独立工作。许多事情需要自己计划、设计、组织和安排,没有人告诉你如何工作。所谓独立工作能力,就是一个人要学会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假设,能独立地搞实验,做调查研究,最后解决问题。刘佛年先生强调这两种能力应在中小学就应当培养,到中学毕业时,学生应适当具有这两种能力。
教学工作的第三项任务是态度,即通过教学对学生的精神、心理产生一种影响,并使之形成学生的态度。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愿望,也就是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
刘佛年提出的这个教学任务颇具新意,一是强调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发展,二是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和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态度即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无论对20世纪80年代教学任务的改革,还是对21世纪的今天教学任务的重构,都具有启示意义。因为抓“双基”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传统,它们在教学任务中占有核心地位,导致知识在教学中备受推崇,而能力和态度的发展得不到关注,人的价值得不到肯定,人的意义得不到彰显。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好。重温刘佛年先生的教学任务观,对重构教学任务,真正把学生的身心整体发展落到实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刘佛年认为,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他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讨论了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其特征是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每隔十年,知识的总量就要翻一番。这影响了打基础的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使得教材要增加难度,也使得许多新知识要加进中小学教材。“有的是过去高等学校里学的东西,现在成了大家经常用的基础的东西,这就是放到中小学里来学,所以有个知识下放的问题。有些知识要从大学下放到中学里来,有的知识也要从中学下放到小学里去。既有许多新的知识要增加,又有许多东西要下放,教材就非改革不可。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也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教材改革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矛盾”⑦。
首先,要增加教材的难度。刘佛年受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思想的影响,强调增加教材的难度。针对学生的潜力很大这个因素,他指出,儿童的身体的发展比几十年前要早熟二三年,心理方面也比过去的小孩早熟,他们的见识比过去多,好奇心比过去强,兴趣范围比过去广。他们学到的东西比过去更多更快。他们通过电视、收音机、图书等,可以看到世界当天发生的事情,看到各种各样的科技成果、艺术作品。原来的教材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需要增加材料,提高深度,增加速度。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学生积极性问题的需要。过去有些学生为什么对学习不感兴趣?刘佛年的回答是:学习本身没有一定的难度,太容易了,学习引不起他任何积极性来。现在的教改实验都增加了一些难度,学生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这表明,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增加难度和速度。“这就像摘果子要跳一跳才有味道。越是容易拿到的东西,就越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大家都会注意到的,小孩对他觉得难的东西,才感兴趣,哪怕二三岁小孩也是如此。”⑧。刘佛年增加教材的难度的思想是来源于赞可夫的“高难度”教学原则,但是又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作了新的补充和完善。
如何增加一定的难度?刘佛年认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两三个实验班能够做到的,其他班级不一定能做到。增加一定的难度要考虑具体的条件,不是说任何难度都可以,太难了就不行。“对统编教材,有的地方可能要增加、补充、改编,有的地方甚至要降低,还要搞乡土教材。所以教材在统一中要有灵活性,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的条件、学校的特点而不断变化。”⑨。
其次,要注重教材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掌握知识逻辑。受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刘佛年非常重视学生对教材的基本结构的掌握。所谓教材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教材所蕴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规律性的东西。刘佛年认为,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知识爆炸,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怎样才能做到以简驭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呢?答案是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他说,每一个领域中尽管知识非常丰富,但总有提纲挈领的东西,总有驾驭一切的东西,就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所有这领域内的知识都是可以用这些基本概念去解释说明和解决的。“上课不能平均用力,要引导学生通过精密的观察、积极的思维,形成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定律,其他可由学生独立地分析、研究”⑩。因此,我们学习应把重点放在掌握一个学科的最基本的概念以及原理上。掌握了它就可以理解这个学科的全部知识。怎样才算掌握?刘佛年指出:“就是真正地理解它,知道这个概念的是怎么产生的,在这以前人们有些什么概念,后来为什么不行了,为什么要有一个新概念的产生。这个新概念是什么意义,这个新的原理是什么意义,这个新概念又如何去解释一些新的现象,为什么旧的概念不能解释,怎么才能解释得好。把这些教给学生,学生就掌握了这个概念了。”⑪。注重教材的基本结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逻辑。
刘佛年关于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的思想是对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学生通过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促进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掌握新的知识,对我国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富有启示价值。
刘佛年认为,在保留传统教育的一切仍然有益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适合现代化要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首先,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在刘佛年看来,现行的中小学教学存在着注入式教学的现象,其特征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教材,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死背呆记、机械练习、高分低能,这导致学生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摆脱注入式的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发展探索、开拓和创造精神。为此,教师要实行启发式教学。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注入而是启发;不是抱着学生走,而是引导学生走,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想象。教师不是利用考试分数等强迫学生学习,而是鼓励学生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要随之改变。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权威,他对于学生的问题答不出来一点也不必难为情,他可以说我不懂,我们一起来研究吧。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是教师教给学生,教师没有这么大的本领。”⑫。
其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刘佛年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看成是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学生学不好,常常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动力。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做的事情是:其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学习愿望,也就是学习的动机。好奇心、求知欲是儿童固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自然形成了兴趣和需要。问题在于家长、教师如何对待好奇心、求知欲,如果对它们加以压制、打击,就会阻碍它们的发展,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就会促进它们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教师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好奇,引导学生向知识领域探索甚至探险。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用原来的知识和方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这样就在心理上造成一个矛盾,再加以引导,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而且应富于美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享受课堂教学带来的美感和快乐。其二,要鼓励学生,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没有信心,肯定学不好。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就要给学生规定不同的学习任务。给好的学生的任务应该比较难,但是一个差生,就要给他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当他完成以后,就应当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他的信心就有了。所以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使每个学生充满了信心前进。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三,要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要把课程搞活一些,不要包办,凡是发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都要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再次,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刘佛年指出,当时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其最大的毛病是要学生完全为升学服务。因此,要学生死背呆记,死套公式,根本不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时还要压制学生的创造性,不让学生多主动地想一些,动一点,说一点。思想、想象活动自由活泼一点,家长会禁止,教师会禁止,把学生搞得死死的。”⑬这种普通教育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革。他主张创造性人才应从婴幼儿童开始培养,为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活力的发挥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必须引导、启发、鼓励、示范、建议,提供必要的知识,传授必要的技能,供给必要的玩具、器材、场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要和儿童一起游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儿童不可能主动地、积极地进行一些有益的游戏,不可能把某些有一定难度的游戏进行到底,不可能使创造的难度逐步提高。”⑭与此同时,教师应把自己的启发、诱导和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教师不能代替儿童自己的活动和努力。凡是儿童有能力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你让他自己想,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施创造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自己就是创造者。刘佛年强调,“我们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精神,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精神。教育工作不是一种机械的工作,教育领域是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我们已经有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中进行了改革、创造,作出了很有意义的贡献。……你自己创造了,尝到了创造的乐趣,你就会鼓励你的学生也去创造。我希望我们教育界出现很多很多创造型的教师,依靠他们来培养出大量的有创造精神的未来建设者。”⑮。
关于学习的改革,刘佛年把它看成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提出的思路是:改变学习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刘佛年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出发,不仅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和成绩,也非常重视“差生”的学习和成绩,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德、知、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大面积地提升教学质量。刘佛年先生把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好坏看成是决定学习成败的两大因素。在学习态度方面,有些学生学习粗心大意,马马虎虎,读书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在作业中经常犯不应有的错误,不肯深入钻研较难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提不高。造成这种学习态度的原因是原来的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的要求和严格的训练。这种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总是上不去。他认识的总量尽管可能有所增加,但认识的质量却不能提高。在学习方法上,有些学生虽然很用功,但由于方法不对头,学习总是上不去。有很多学生并不真正理解一个定理、一个公式的意义,只是死背硬记,也不能活用它。他们不动脑筋,只是机械记忆,遇到稍微灵活一点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这是由于教师使用注入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造成的。
刘佛年指出,要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需要教师作长期、大量和耐心的工作。首先,教师必须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要从严要求,学生不懂、不会,一定要他继续努力,直到弄懂为止。其次要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差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多看他的闪光之处,多鼓励和赞扬他,就能增强他的学习信心。如果你总是指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他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你的看法和评价就会变成他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有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学生的坚定信念。因为“教师期望学生成为优才,他就会成为优才;期望他成为庸才,他就会成为庸才。”⑯。再次,要因材施教,多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学得少一些、浅一些、慢一些,但给他学的那一点,一定要让他学懂、学好。要让他经常有一种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虽然暂时学得慢一点、少一点,但只要他逐步树立了信心,就会加倍努力,就能迅速赶上来。”⑰。
刘佛年对学与思的关系作了辩证的理解,认为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学和知识是基础,思维活动的引起,概念的产生,判断和推理都离不开学和知识。知识高深的人比知识浅薄的人更能看到问题之所在。另一方面,思考是关键,只有通过独立的智力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获得知识,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个统一过程中的两个矛盾方面。教育史上的“实质教育”拥护者和“实用主义者”都割裂了学与思的统一。前者认为只要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知识和经验,不必去理会认识能力的发展。后者认为不必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思维能力是在解决生活的小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尽管学与思不断有矛盾,但也不断有统一。“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教育中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经常去克服这两个方面的割裂状态和片面发展状态。”⑱。针对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盛行注入式教学,学生死背呆记的教育现实,刘佛年先生深刻地指出,“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一个主要倾向,但同时也要防止脱离掌握知识的过程去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倾向。”⑲。这样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教育界是有警示作用的。
刘佛年对知与行的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首先指出了知与行相统一的意义,充满了辨证的意味。他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不和实践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受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认识的一般过程,也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不仅要理解他所学得的知识,要巩固它,而且要学会运用它,掌握运用它的技能技巧。学生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消化了知识,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反过来说,也只有使学生经常在实践中运用他的知识,他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明确知识的作用,对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⑳。
其次,刘佛年分析了当时教育界割裂知与行的偏向:一方面,对实践重视不够。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较差,直观教具、实地观察、实验、实习、各种独立作业和课外的学科小组的活动太少,导致学生死读书。另一方面,对理论重视不够。有些教师在从事观察、练习、实验、实习时,不在理论知识方面作充分的准备,或是不联系理论知识,不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而是盲目地、浮浅地、机械地进行实践。对这两种现象,刘佛年都持反对态度。
再次,刘佛年指出知与行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内在矛盾。任何一个矛盾方面都是可以片面地强调、夸大,而把它和另一个矛盾方面割裂开来的。其结果是,有脱离实践的读死书的教条主义的方法,也有不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教育即生活”的实用主义的方法。刘佛年先生特别反对这两种做法,强调“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和割裂知与行的这一偏向或那一偏向进行坚决的斗争,应该把两者的有机结合作为自己不懈地追求的目标。”㉑。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中小学校盛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从当时的教育部的重要官员的谈话和一些教育文件可以看出这一点。1979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在《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文中指出:“单纯追求升学率,向学校布置升学指标,给升学率高的学校发奖金,对升学率低或者没有学生升学的学校给以不适当的压力等做法是不对的”㉒。同年的教育部文件《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全体学生德智体的质量……那种把升学率的高低看作是学校办得好坏的唯一标准,是不对的。”㉓。教育部、国家教委在1983年和1988年颁布了两个类似的文件,分别是《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和《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端正办学方向,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督导评估的几点意见》。这表明当时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是十分严重的。首先,刘佛年分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某些学校为了集中精力应付考试特别重视那些要考的学科,而没有列入考试的科目被忽视,如忽视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思想品德等,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扩展,自学能力、实验、调查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都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换句话说。为了追求升学率而牺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是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劳,书本知识和有关能力,实际知识和有关能力,都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方面的残缺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从短期看,抓了几门功课,牺牲了其他方面,只要能够考进大学,似乎是值得的。但从长远看,这样做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包括智力方面的发展,是一种摧残人才的做法”㉔,将给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其次,刘佛年指出片面追求升学率与考试制度的缺陷密切相关。过去的高考的一大毛病,就是为了高考,教师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猜题等方法训练学生。这样做虽然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但能力很差,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学生。总之,“片面追求升学率就是错误的做法,错误的做法反映了错误的思想。”㉕。
再次,刘佛年提出了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策略,改革教学评价的策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把目标与评价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任务,让它们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衡量学校好坏、学生好坏的标准,使目标与评价有机结合。“考核结果符合目标的,就算好成绩;不符合目标要求,即使学生能升学,也只能算不好的成绩。所以,进行教改的教师应该严格按照目标出测试题,试题的覆盖面、深度等都要符合目标的要求。……测量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只有用多样的方法,才能测量、评价多项目标的实现水平。同时还必须解决升学考试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各科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升学考试的题目,使升学考试同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育的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㉖。评价教学效果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能力、态度和综合素质。因为学生有了能力、态度和综合素质,就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这样的真知灼见,不仅对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对21世纪的今天我们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刘佛年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思想和实践是深刻而系统的,包含着很多真知灼见,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界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财富。它对我们确立融教育的目标观、质量观、人才观于一体的完整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教材、教法和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注 释: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㉑㉔㉕㉖金一鸣主编:《刘佛年教育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00、197、199、393、394、205-206、206、207、207-208、214、313、321、325、175、175、93、93、93、94、378、378、375 页。
⑥⑩刘佛年:《刘佛年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2、171 页。
㉒蒋南翔:《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民教育》1979年第6 期。
㉓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