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伟
(河北省承德市卫生局基本药物采购管理中心,河北 承德 067000)
失眠又称“不寐”。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加剧,人们压力的增加,睡眠发生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失眠症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组方自拟安睡汤,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1 临床资料:研究病例均来自于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间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160例。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35-75岁,平均 54.32±6.4 岁,病程 0.5-5年,平均3.3±1.1年。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36-73岁,平均52.34±6.1岁,病程1-4年,平均3.2±0.8年。
1.2 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①失眠的主观标准(临床标准)为:主诉睡眠生理功能障碍;白天疲倦无力、头胀、头昏等症状系由睡眠障碍干扰所致;仅有睡眠量减少而无白天不适(短睡眠者)不视为失眠。②失眠的客观标准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判断: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min);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h)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min)。
1.3 方 法
1.3.1 治疗方法:对照组艾司唑仑1mg,每晚睡前服用,30d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所有患者的疗效。自拟中药方剂安睡汤,组方如下:熟地黄 15g、山萸肉 15g、五味子 15g、山药 15g、半夏12g、茯苓 15g、陈皮 15g、酸枣仁 25g、柏子仁 20g、夜交藤 15g、远志 15g、当归 15g、枳壳 10g、厚朴 6g、郁金 15g、当归 15g、川芎15g、黄连10g、丹皮12g、肉桂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30d为1个疗程。
1.3.2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2]。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到3h;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
1.3.3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 PSS12.0统计,正态分布者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用,技术资料用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0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30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92.5%;对照组80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32例,无效28例,有效率65%。两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某女,42岁,医生,2010年5月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近一月来自觉心烦不寐,噩梦纷扰,有时彻夜不寐,心悸,颜面潮红,头痛头晕,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经服用心痛定、甜梦口服液等药物,上症无减轻。血压155/100mmHg。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水煎服,日1剂,连服15剂后,患者已能安然入睡。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不寐的病名,首见于《难经》,认为老人“卧而不寐”乃因“气血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二为阳胜不得入阴[1],久病者多属前者。营卫阴阳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寐寤的基础;血液又是一切神识活动的基础。心主血脉,藏神,心安则寐。故失眠主病位在心,肝藏血,脾统血,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故又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综上,笔者得出失眠的治疗大法:调阴血,安心神,健脾胃,疏肝胆,通心肾。方中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山药、半夏、茯苓、陈皮健脾胃,以补气血、化痰而安心神,使心有所主,神有所依;用酸枣仁益肝血,柏子仁、夜交藤、远志交通心肾,水火既济;当归生血,行血以养肝;枳壳、厚朴、郁金调理气机,疏利肝胆以解郁;久病者必淤,当归,川芎,行气活血以破淤;病久则烦,丹皮、黄连清心除烦去郁热,导阳入阴而安睡。滋阴药中佐以肉桂引火归元。故诸药合用则可使水火既济、心肾交通,心火、肾水两者泰然共处,则病人酣然入睡。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