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华,姬文慧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教幼教系,山西阳泉 045000)
庙是廟的简体字。从辞源上看,廟有多重含义:“供祀祖宗的屋舍、供祀神佛的屋舍、王宫的前殿朝堂、庙号的略称”。[1]廟会则指在寺庙内或附近的定期集市,也称廟市。可见,廟会是围绕廟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集会。
庙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庙会文化的本质是民间信仰文化,庙会的历史也就是民间信仰演变的过程。从先秦时期到现在,庙会呈现出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体现了时代性。
1.庙会的起源
在古代社会里,庙是供奉祖先和神灵的地方。早在远古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愚昧和害怕状态,尤其是对于打雷、闪电、火灾等自然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就误以为是人类做下恶事激起天怒。实质上,这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心理。这样的心理使我们的先祖修建庙宇,定时祭拜天神,保佑来年丰收。还有,人们追念先祖,于是建设庙宇定时祭祀,祈求先祖庇佑。所以,最早庙会出现和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2.庙会的嬗变。
先秦时期,庙会文化出现从全民到专祀的转变。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深刻地影响了庙会。宗法制起源于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处理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2]简单来说,宗法制的核心就是从天子到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以此来稳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宗法制的出现使祭祀祖先的权利完全收回到嫡长子手中,其他庶民则无庙可祭。这致使庙会文化出现从全民到专祀的转变。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多国并起,文化出现发展的时机,也给庙会文化提供了繁荣的机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形成了独特的庙会文化,直到今天尚能看到古风犹存。如齐鲁之地尚义,南楚之地盛巫。
秦汉到元朝,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渗透使庙会文化趋向多元化。秦汉时期,庙会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汉代宗教力量的加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庙会格局。在秦代时期,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主流文化受到压制,给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这一时期,庙会的内容仍然单一而稳定,即祭祀祖先与神灵。汉代,庙会文化呈现空前繁荣,这与西汉初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繁荣经济的政策和发展文化的措施是分不开的。西汉初期,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时经济空前繁荣,加之汉武帝提倡乐府诗歌,民间文化出现繁盛的局面。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尤其是小乘佛教宣传的因果报应、济施救贫等教义既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也为身处苦难中的广大民众点燃了一丝希望。随着佛教思想的渐入人心,佛教建筑的出现,使民间庙会的内容开始向多元化转变。
唐宋时期,由于统治者大力提倡崇佛、广泛修建寺庙,崇佛成为当时民间的主要信仰。唐朝时期海外升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庙会的内容也更加丰富生动。宋代庙会文化繁荣,商贸、艺术、信仰、游乐融为一体。民间的曲艺、社火都出现在庙会上,吸引了百姓的眼球。另外,宋代统治者有意提倡民间文化的繁荣,鼓励大量修建名祠,并举行迎神庙会,增加了庙的类型。金元时期的庙会基本上保留了宋代的形制,也有新的特征。元代复杂的民族关系和社会关系,对庙会文化有直接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庙会与元杂剧等艺术分不开。在元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许多文人和百姓受到残酷的迫害。政治上不得志,部分文人将目光转向民间,将民间艺术发展创新,元杂剧就是其中成就之一。“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技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3]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晋南地区现存的舞台、壁画便是很好的证明。
明清时期,庙会基本完善,内容丰富多样、礼节繁缛、商业化气息浓厚。明代,庙会与政治连接更为紧密。明朱元璋大力提倡官修城隍,鼓励举国皆祀。据《续文献通考》记载:“明洪武二年正月封京都及天下城隍”。[4]此外,明代时礼制更加繁缛,皇家大事要高庙、发生战争、营造房屋、自然灾害时,都要敬祭神庙。明朱元璋为利用庙会束缚人民,还敕封前代一些有名的忠臣,如关羽庙、岳飞庙等。明代手工业得到高度发展,庙会文化中注入了商业贸易。而且随着商人的推动,庙会文化得到大繁荣。到了清代,庙会规模扩大,庙宇数量增多。“据有关学者统计北京地区的庙会,各种庙宇共计1300多所,黄帝庙116所,观音庙108所,土地庙和真武庙都在50所左右,其他神庙诸如火神庙、龙王庙、玉皇庙、五圣庙、天仙庙、三官庙、地藏菩萨庙等庙宇,各有30所左右。”[5]庙会在宗教、娱神的同时还有游乐等活动。当时很多庙会都反映了当时的盛况,《妙峰山进香图》就描绘了人们赶庙的情景:北京妙峰山有以道教为主杂以佛寺的庙宇群,进香者攀援山道沿途祭祀。山涧中有茶棚、戏班、杂耍、撑杆等,山脚下村庄有各种民间艺术、商品贸易、赌博之类的活动。香客形态各异,有官吏,有乡民、商贩、艺人等。
从庙会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庙会文化逐渐丰富,庙会的作用也由最初的愚弄百姓,发展为传播文化、娱乐身心、促进贸易发展三大功能。
第一,庙会传承和发展了古代的传统文化。神庙本身就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黄帝神庙颂扬了黄帝为中华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关羽庙则发扬了中华民族“义”的思想,很多商人敬奉关羽庙,提醒自己做生意要讲诚信。另外,庙会中注入了很多民间艺术的元素。每当庙会,各地的卖唱、杂耍、唱戏、吴龙、高跷、旱船等很多民间艺人聚集在一起表演,这无疑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庙会增加了人们的娱乐。唐宋之前的庙会主要是娱神,之后逐渐转为民间娱乐的方式。庙会节日往往安排在农闲时间,或年初,或年终,或春播夏种之间,或秋冬之后,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祈祷吉庆,二是能有时间做交易。每当庙会,各色人群聚集在一小镇上,好不热闹。人们不仅能品尝到各种美食,而且能购买到来自南北东西的货物,还能欣赏各地的民间艺术表演。
第三,庙会能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宋明时期,随着经济繁荣,手工业的大发展,很多商人抓住了庙会的时机,进行贸易。庙会作为农耕社会物质生产的重要市场,受到很多商贾的青睐。“很多庙会有八大棚,依次是篦子棚、银货棚、布棚、衣帽棚、硬货棚、软货棚、黑白货棚、挂货棚”。[3]各摊位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商贾经营方式有坐商和行商。坐商既有小摊位也有大商行。行商是流动的,哪里有庙会就去哪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庙会文化得到政府的提倡和保护,很多民间艺术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地方利用庙会发展旅游,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好结合。在北京,春节期间的庙会最火,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欢愉心情的需要,而且能欣赏和体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舞狮子,踩高跷,玩彩船,请盘香求财神,卖对联窗花等。在小镇上,晋中市的“八一”七天庙会,本地和外地商贩聚集于此,这一时期人们赶庙会主要是为了能买到来自各地的货物,还能缓解夏忙的一身疲劳。在乡村,农历六月十五,戴王爷生辰,村民会举行庙会,去山上请神,搭台唱戏,祈求风调雨顺。可见,庙会中的民间文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文化不只是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而且它更展现在亲近广大百姓的传统民俗之中。过去,人们需要这样的民俗文化,现在将来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民俗文化。庙会融合了几千年来中华民俗文化的精粹,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1]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8:300.
[2]左丘明.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5):56.
[3]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9-85.
[4]高宗敕撰.续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6.
[5]马书田.华夏诸神[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