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抒雁诗歌的美感特征

2014-04-01 01:43魏一媚
关键词:诗作小草歌唱

魏一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1231)

以《小草在歌唱》一诗蜚声于中国当代诗坛的雷抒雁(1942.08.18~2013.02.14),是陕西泾阳人,诗人与作家。1962年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读书,并于1967年毕业。他人生经历丰富,做过农民、军人、编辑、教师等职业,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担任过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还担任过《诗刊》社副主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务。他先后出版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尘而过》《激情编年》等诗集,《悬肠草》《秋思》《分香散玉记》等散文随笔集。他获得过多种文学创作奖,并有多种文字翻译诗作发表于国外。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伟大诗人,2013年2月14日,停止了“歌唱”。他的不幸逝世,给中国当代诗坛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深哀巨痛,但“雁过留声”,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使我们经受创伤的心灵也能得到某种慰藉。下面主要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来赏析雷抒雁诗作的美感特征。

一 诗中总是闪耀出一种感动人心的思想美

雷抒雁的诗始终与时代同步,不愧为时代嘹亮的号角。有人说雷抒雁是一位政治抒情诗人,这概括有点儿绝对,他写生活的诗更多,质量也很好,假如称他是一位抒情诗人则更为合适。诗言志,歌咏情,赋比兴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凡诗歌几乎都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抑或触景生情。诗歌界有句名言:时代不幸诗人幸,反过来亦然。社会出现政治方面的大动荡,或者人类遭受自然方面的大劫难,作为思想上有某种先知先觉特质的诗人们,便能“春江水暖鸭先知”,会率先写出一些能深切反映社会,反映人生的诗歌大作来,故抒写“大我”情怀的诗作就比较多些,而社会平安有序,诗人们就会比较多地去写一些生活方面的闲适诗,吟风弄月,抚花伤情,感叹人生的短暂,羡慕宇宙的永恒等等抒写“小我”情怀的诗作。

孔夫子曾说过,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的观,既可观民情风俗,也能察政通人和。纵观雷抒雁的诗作,就内容上来说,既有表现时代强音与主流价值观的“大我”之作,也有表现个人情思的“小我”之作。据《激情编年——雷抒雁诗选》一书,诗人收入了自己1979—2008年30年间的228首诗作。这是诗人对上世纪最后20年及本世纪开头10年历史的一种情感见证,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即便不是对一个个伟大事件的述说,也是由那些事件的波动,在心灵里留下的擦痕。”[1]从该诗集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全面地看出诗人30年来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改革初期,诗人更为关注社会政治、民主生活,诗中“大我”的内容表现得比较明显,诗作中随处可见呐喊性的内容,因为当时社会已被尘封、禁锢了20来年,时代非常需要唤醒的号角与吹鼓手——来号召、鼓励人们去变革现实,改革社会;而本世纪以来,诗人的诗作不论内容上还是情感的抒发上,都相对显得较为平和,更注重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怀,即外部世界对自我心灵的触碰后所引起的诗意感悟与诗性表达,因此内容上比较多地抒写一种“小我”的情怀。

诗歌要传递时代的强音,反映时代的脉动,这是诗歌须承载的社会历史使命。雷抒雁的诗作多是紧贴时代、紧贴大众的,如他的《小草在歌唱》《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悲回风:哀悼日》《生命之花:毁灭与新生》等等,都与当时社会或时代的重大事件有关,它们的内容也都更为贴近时代,贴近政治,贴近主旋律,表达了一种激昂高涨的情绪,有着战斗者的高亢与力度。这些诗直抒胸臆,表现出一种觉醒与深深反思,实为言志之作,也即表现“大我”情怀之作。如1979年写的《小草在歌唱》一诗,诗人说就缘于他当年捧读刊登张志新烈士事迹的报刊时,心里升腾并燃烧起一股子义愤,当时他难以安坐,还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当这股愤激之情冷静下来后,诗人便开始深深的思索,在思索中他终于找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顽强不屈的小草形象,于是,他经过6月7日那个不眠之夜,并在6月8日的晨光曦微之中一挥而就,写成了这首大气磅礴的成名之作,伟大之作,不朽之作——《小草在歌唱》。正是这首诗,最早地对当时现实事件作出了批判,也对自我、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还对当时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质疑。《小草在歌唱》在当代诗坛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用,也是当代诗坛上反映时代,反映社会政治最优秀、最完美的政治抒情诗之一。它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正能量的代表,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应有的高度,是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楷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说过:“我同意雷抒雁的诗歌就是一座高峰的说法。尤其是他的诗歌一直既具有生活的元气与现实的血脉,又具有硬朗的个性与阳刚的骨气来看,这样的诗格与诗风,很难找到相同与相似的,因而是别具一格,独领风骚。”[2]这首诗在当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喜爱,但凡有诗歌朗诵会,必定会有《小草在歌唱》的朗诵,大学文科还将它收进了教科书,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常选这首诗作为应试朗诵。

此诗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痛触灵魂的反思与忏悔,诗人自己也说:“在那个时代,作为个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没有独立地思考周围的生活,成了随大流的,甚至有时候成了错误的帮凶。《小草在歌唱》正是对那种‘昏睡的生活、愚昧的日子’的一种警醒与顿悟。”[3]诗中说:“昏睡的生活,比死更可悲,愚昧的日子,比猪更肮脏!”[1]诗人让那些浸透烈士鲜血的小草像鞭子一样,抽打着社会,抽打着自己的良心与灵魂。“我敢说:/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红日,/就不会再升起在东方!/我敢说,/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地球,/也会失去分量!”[1]诗歌中诗人充满着对正义的信赖。改革初期,诗人表现反思和觉醒的诗,也不只是《小草在歌唱》,同年所写的《路旁的核桃树》一诗也具有反思意味,这首诗是写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谁给你浇过水?谁给你施过肥……秋天,人们突然发现宝贝,一根根棍子,却为你留下悲伤。”[1]作者认为,当时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基本上如诗歌中说的,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被关注、关爱,而一旦他们有了成果,那么各种批判的力量便会向他们纷纷打来。

此阶段,雷抒雁除了对生活有质疑,也有对改革的欢欣与欢呼,如《空气》:“快把窗户打开,/快把门打开!/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海上的风,请进来!/高原的风,请进来!/吹我们的草,让草绿;/吹我们的花,让花开!/窒息的空气,对健康有害,/快把窗户打开,快把门打开!”[1]诗句既简单又明了,却恰切地表达出对新时代、新事物在萌动中的呼唤,对保守与封闭的不满与抨击。再如《种子啊,醒醒》:“你这地球的良心,/泥土的思想,/世界的生命!/种子啊,种子,/醒醒,你醒醒!……”[1]诗人在诗中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把种子比作“地球的良心”“泥土的思想”“世界的生命”,把土地比作僵化的头脑,使世界陷入了荒芜,而种子有着本原本能的萌动与抗争,它顽强地顶起了僵硬的板层,破土而出,发芽生根。“种子”这个意象,不言而喻是比喻改革开放初期那些大无畏的前驱者、改革者形象的。在呼唤种子醒来,担当历史使命时,也交织着诗人的某种焦虑、痛苦与兴奋。总之,为时代呐喊,表现出诗人的“大我”气魄与情怀,充满着时代英雄大无畏的气慨。

此时期的作品,诗人除了有反思,有批判,也有满怀的憧憬与希冀,如《希望之歌》,诗人把诗性的“我”与“希望”相溶合,“不要以为我是荒诞的/变幻不定的孩子的梦”,“不要以为我是虚妄的/月亮里桂枝一样飘渺的影”,“我是实实在在的,像镰刀/握在农民强壮有力的手中”,“我是实实在在的,像重锤击打/在钟上,能发出嗡嗡的叫声”。“我是神奇的巧妙的手指/要推开每个花朵昏昏欲睡的眼睛”,“我是闪电的目光/要照彻一切痴呆的心灵”。[1]诗中的“我”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我”,而且“我”还具有明显的怀疑精神。总之,诗歌写出了当时那种从封闭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情节,表现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开始解冻与自由创造的热切期盼。

从以上诗篇诗句,可以看出雷抒雁内心具有某种英雄情节,他认为:“一个诗人应该是有思想的,好的诗人也应该是个哲人,他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审美的,同时也应该是启迪的、思考的,这些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东西。”[3]他还说过:“我们这代人的思想,受到‘左翼文学’的影响,革命文学的影响,还有苏俄文学的影响。这使我们非常重视诗的品格,文学的品格。这其中第一个是思想。总是想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做精神的启蒙者或者张扬者,寻找我们生活中的精神力量。”[3]雷抒雁的故乡陕西关中,是一块积淀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宋代理学创始人、关中人张载(横渠先生),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4]道出了读书人应有的责任,古往今来它已深入关中学子之心,雷抒雁从小就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所以,雷抒雁的诗,一直闪烁着崇高的思想光芒,照耀着后代子孙。

二 诗中巧妙地运用形象来表现诗歌的艺术美

从诗的表现方式看,雷抒雁前期的诗更为直抒胸臆,言志的篇章多一些,无疑在思想力度上要大一些。后期的诗作则多表现为对生活的感受,包括由于生活平和而产生的某种愁思等等,然而后期的诗章则更注重形象、意象,注重诗意的充沛,追求语言的精美、细致以及诗歌的审美性。例如《星星》:“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明,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1]此诗写于1979年,语言很简洁,意思也非常明白,它要告诉人们的是:距离产生美,也会产生欺骗。这首诗,2006年夏季全国高考,山东省选它作为作文题来考试。再如《掌上的心》:“如果我能把心托在掌上/像红红的草莓/托在厚厚的绿叶上/那么,你就会一目了然/你就会说,/哦,多么可爱的红润//可是,如果我真把心托在掌上/像红红的草莓/托在厚厚的绿叶上/那么,定会被可恶的鸟啄破/我该怎么说呢/该怎样表达这裂心的痛苦?”[1]这首诗也运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所产生的困难。这首优美的小诗,在上世纪90年代也被选作全国高考试题。

雷抒雁诗歌的艺术美,主要在于他非常善于运用形象来表情达意,如他的成名作《小草在歌唱》这首诗,除了思想、内容上的深刻之外,还有艺术形象的无比生动与饱满。这首诗充分运用小草这一形象来表达情感。小草,它无处不在,遍及天涯海角,对严寒荒芜都无所畏惧,真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这样的“小草”,凝聚着中国人或中国传统文化对渺小但却具有顽强不息的生命力的恰切表现。再如《种子啊,醒醒》,实际上诗人是在借“种子”这一形象说事,是在呼唤一种思想,一种希望,一种能够改变落后、专制、禁锢、封闭状态的伟大变革。诗歌传统的手法就是“比兴”,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为自己的感觉、思想甚至某种情绪,去寻找最确切的比喻或形容词、动词,然后将这些新鲜的、贴切的比喻、形容词、动词巧妙地排列、组合,让它们产生一种新鲜的诗的意境。作者在诗中还善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某种意象连结起来,使诗歌既有形象,也有情感,还有思想,如2004年,雷抒雁因患直肠癌而住院做手术,诗人深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于是写下了《无影灯下》一诗:“我说,既然肉体是上帝制造/残病的肌体/理应由他召回和维修//今夜,我的肉体将铺展在手术台上/而灵魂,将躲开利刃/会在无影灯的背后注视你们//其实,这是无用的豪言壮语/谁也抵挡不住麻醉/当肉体失去疼痛的时候/灵魂里,一片漆黑”,[1]因为诗人写的是诗人自己的亲身体验,故特真实、真诚,而且描述也很形象、贴切,因此在当时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这组诗,2000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后,便获得了当年的年度奖。

其实,诗人无论是写社会事件,还是写生活经验,都从形象、意象入手,如他的小诗《雷雨》:“夏天是强盛的,/刚一进入它的疆界,/就听见隆隆的车马,/奔驰在夜的长街。”[1]诗用“强盛”来形容炎热的夏天,又以“隆隆的车马”来形容狂暴的雷声,新鲜又贴切,再用“奔驰在夜的长街”进一步形容雷雨正在进行中,使人们加深了对雷雨的感觉与感受。再如《雨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这是酿造的季节啊,/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1]用“熟透的葡萄”来比喻“五月的雨滴”,把雨滴写得多么可爱,而且还比喻出了雨的形状、重量与质感。在以上短章里,作者都十分注重用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感觉和情感。

[1]雷抒雁.激情编年——雷抒雁诗选[M].作家出版社,2008,09:1,17-18,20-21,2,3,8-10,12,153.

[2]白烨.雷抒雁的诗歌既具生活元气又有阳刚骨气[OE].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3]牛宏宝.雷抒雁谈诗[OE].诗人文摘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横渠四句[OE].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猜你喜欢
诗作小草歌唱
小草的烦恼
小草受伤了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牛小草的牛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小草也会疼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