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4-04-01 02:19:57刘倩倩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企区域人才

刘倩倩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国已具备完善的教育体制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改革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寻求以高等职业教育来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创新点被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样就做到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和相互交流,近几十年的发展证实,高等职业教育确实在发展区域经济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要想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合理、有效和高效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弄清楚他们之间密切关系和潜在的价值利益,通过研究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制定合理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两者之间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出发,提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希望能给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一、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我国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化这一概念以来,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理念,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转变教育理念和协调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活力。目前,国家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这一过程中适应这些转变的优秀人才是实现这一重大改革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重要的部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我国新形势下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下面就分别从国家发展角度、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角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阐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讲,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加快社会经济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能够为高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同时依靠人才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借助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为企业培养更多创新性、科研型人才,能够使区域经济工作人员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因此,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更适应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就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而言,其根本宗旨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改革,而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水平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社会的认可和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扩大规模的关键,只有正确地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依托区域经济发展适时改变培养模式,不仅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为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提高了社会认可度。

(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讲,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更需要对口的专业人才。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决定了科研人才和实验设备要能够快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要求,提高区域财富创造效率和价值的有效利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持产业格局更新,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产业转型更需要高等职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优化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培训和训练平台。

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自形成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占据了相当大份额,而且已经非常成熟。当1980年国家提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至今30多年来,无论规模、基础设施还是社会认可度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5年以后,国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提出利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策略,目的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形成互补,相互协调、相互扶植共同发展。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了出来,这些问题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笔者大致举出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够给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一)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中专院校的教育体制不合理,基础薄弱,致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课程安排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脱节,导致毕业生所学专业在毕业后不能找到对口的工作,增加了就业压力。另一个影响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内部管理松懈,教工职位复杂、职责重复,很难做到合理的安排学生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实习、见习,不利于就业竞争的培养。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一些已经被社会列为最低就业率和最不适合就业专业在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依然被设置,甚至重复设置,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区域经济体未能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建立完善、长久的合作机制,这样学校既不能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企业也不能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外,学校和企业缺少交流、合作,就不能长期有效地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企业也不能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大部分情况下是学校和企业未能达成双方的共同利益,虽然是合作也只是表面上的,只是把企业作为学校学生的实习基地,不能深入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深层次。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未能够与区域经济深层次合作发展与学校、区域经济和政府职能有关。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政府的职能是积极、合理地协调企业和学校合作,监督指导学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联系和鼓励校企联合办学,而这些失职归根到底是政府没有健全的职能政策体制。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重视企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然而,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意识,过多地追求高学历人才的选拔,缺少合理的补偿和税收利益是造成这种“校热企冷”现象的直接原因 。另外,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只在乎招生名额扩张和提高就业率,导致科技研发和技术培训能力明显不足,课程的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企业失去对高校青睐。

三、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策略

怎样解决好上述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抓住问题的本质,大致上要从三个方向着手,即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格局调整专业布局,学校教育资源优化和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

(一)区域经济体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常要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必须时刻与企业接轨,时刻调整专业设置。专业重点学科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一致,认准企业的发展特色和优势积极吸引企业与学校合作,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发展的趋势和对研发技能人才的需求来优化专业布局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依托特色专业和相近专业吸引企业主动地与学校合作和交流。这就要求学校增加特色学科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课程和学生培养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培养优势学科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二)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师资科研能力水平。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平衡各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增加科研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是学校下一步应该做的。另外,扩充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一切社会资源与企业达成共同方案,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企业培训专业技术员工。其中,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学校重点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师资团队不仅更容易取得相应专业的建树,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作为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向导,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合作研发、合作培训、共同进行科研、安排实习、签订固定就业岗位等,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同使用培训基地和科研实验室,企业能够有选择的培养适合本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而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能够及时获得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学校可以及时地调整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一过程当中政府的协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学校和企业由于未能达成利益共识,很难开展后续工作,这时候政府就应该做好协调工作,使校企达到利益均衡,更好的进行后续的合作交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的布局、科研水平和师资研发力度决定着学校未来发展,利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及时获取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和需求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就要从根本出发,通过政校企三联动,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

参考文献:

[1]许士群,邵癸.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以沿海开发战略中的江苏盐城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6(3):89~91.

[2]邓志良,宋建军.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结合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12):31~32.

[3]万伟平,李森,王贵兰.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7~18.

[4]章永刚.无锡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无锡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浅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0(16):41~43.

[5]刘军.促进安徽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校企区域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