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芳芳,谷 威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最为严重的是以慢性智能衰退为主要特征的痴呆综合征,即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 disease,AD)[1]。随着对 AD的深入研究,AD已可明确被诊断,但病因还未确定,治疗也无根本性突破,而对AD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已经成为延缓病情进展,提高A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2]。本文从AD患者的日常生活、精神症状、安全以及预防并发症几方面的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1.1 饮食 AD患者食物以软、滑为宜,温度适合,应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低脂清淡、无刺激及含适量粗纤维的食物。进餐时必须有护理人员的陪伴,对无法自行进食的AD患者,护理人员应亲自喂食[3]。侯瑞[4]对不同类型的AD患者出现的饮食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少食或拒食AD患者,可以制定个性化饮食,必要时给予无糖鼻饲流质。对于有被害妄想而拒食的AD患者,可以采用集体进食、与他人同食的方法来解除或减少其疑虑。对于暴饮暴食AD患者,可以通过适当限制饮食来进行干预。对于坚持要求进食的AD患者,可以用未清洁的餐具提醒其已经用过餐。对于餐后仍饥饿感明显AD患者,可以让其进食低热量高纤维素的蔬菜以满足饱腹感。
1.2 大小便 通过观察AD患者的行为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AD患者行走间或站立时突然下蹲,表示可能要大便。另外,AD患者可能会使用和厕所完全无关的词汇来表达上厕所的意愿,应发现并熟悉患者表示入厕需求的“专用”词汇。定时提醒和训练AD患者大小便。更衣活动和清洁行为可以先让AD患者自己做,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其整理[5-6]。
1.3 体能训练 主动积极的康复训练可预防或减少AD患者肌肉、骨骼和行为的改变。AD患者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但还是可以根据其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体能训练。AD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可以提高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水平,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7]。
2.1 焦虑和抑郁 AD患者焦虑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紧张、心悸、气短、恐惧,甚至拒绝被治疗与护理,不愿进食等。护理干预措施可给予AD患者足够的照明,避免由于光线不足引起的焦虑不安。另外,等待和回避等方式有时可以转移AD患者的消极情绪。抑郁也是AD患者常见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呆滞、退缩、纳差、心烦,造成睡眠障碍、疲倦等躯体不适的感觉。护理干预者首先需要富有同情心,安静倾听、谨慎询问,其次不能强迫AD患者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8]。
2.2 激越行为 AD患者的激越行为主要表现为哭叫、抱怨、骂人、打人、吐唾沫、敲打物品、发出奇怪声音和无目的徘徊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通过减少夜间打扰从而改善AD患者的睡眠状况,还可以通过增加进餐时灯光的亮度提高AD患者的食欲[9]。在与AD患者接触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耐心和蔼、语调轻柔,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另外,可通过对疼痛的管理、情感支持、认知训练、放松按摩以及解除身体约束等方式减少激越行为的发生。
2.3 淡漠 AD患者淡漠主要表现为退缩、孤独、回避与人交往、对环境缺乏兴趣。护理干预措施为:对患者说一些关爱的语言,鼓励其和他人交流;保证每日至少30 min的交流,分析并评估AD患者情绪淡漠心理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病室中播放一些轻松平和的音乐和组织有趣的活动[10]。
2.4 欣快 AD患者欣快主要表现为充满满足感、易怀旧、自得其乐、话语增多,面部表情给人以幼稚、愚蠢的感觉。护理干预措施应尊重患者,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11]。
3.1 冲动攻击行为 AD患者常有冲动攻击行为,尤其是在意识模糊、幻觉妄想的状态下,主要表现为挣扎、奔跑、毁物伤人,进而危及患者自身以及其他患者的安全,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有冲动攻击行为的AD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卧床患者可以给其加床栏,必要时给予短时间保护性约束来防止坠床;对意识模糊的AD患者应控制其在病房内,严禁外出,并清除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如剪刀、水瓶等。在保护和控制AD患者时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外伤和骨折[12]。
3.2 生活安全 AD患者可能因幻觉、妄想或痴呆出走,且一旦出走极易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和病情等信息做成卡片让患者随身携带[13]。AD患者需要外出检查、活动或散步时,护理人员应帮其穿好病号服并陪护,不得让其单独外出[10]。
4.1 预防坠床、跌倒 病房内、厕所、走廊地面要干燥无积水;浴室地面铺防滑垫;走廊、浴室、厕所墙边应安装高度适中的扶手;嘱AD患者裤、鞋要合身合脚,穿防滑软底鞋[14]。向AD患者及家属介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和症状,叮嘱AD患者在改变体位(起床或起立)时动作要缓慢或稍坐片刻再直立,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5]。
4.2 防止误服、误吸 AD患者进食时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食物为半流质或软食。咀嚼困难者应缓慢进食,不可催促,每次吞咽后叮嘱患者反复做几次空咽动作,确保食物全部咽下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进食时必须有人照看,以免呛入气管导致窒息死亡。所有口服药必须由护士按顿送服,看护并帮助AD患者将药全部服下,不能单独留置在患者身边,以免遗忘或错服[16]。
4.3 预防烫伤 AD患者可能由于视力下降和感觉功能的减退而导致反应迟钝、行动不便。AD患者在洗澡以及使用热水袋时容易被烫伤,所以洗澡前应先帮其调好温度并且要求有人陪伴,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并加布套,不要直接接触皮肤[17]。
AD患者最为多见的并发症是:皮肤的感染,如压疮;呼吸道的感染,如肺炎;因尿失禁、尿潴留所致的泌尿系统感染[18]。
5.1 压疮 对于长时间卧床或久坐的AD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很高。刘美娟等[19]提出对于长期卧床AD患者应垫气垫或在骨突部位垫气圈,建立翻身卡,1~2 h翻身1次。对于大小便失禁的AD患者做好肛周及会阴部的护理,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爽,防止浸渍性压疮的发生。
5.2 呼吸道感染 保持房间空气流通,保证每天至少通风2次,必要时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秋冬季节提醒AD患者注意保暖,及时添加衣物、被服等,指导或帮助其进行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10]。有咳嗽、咳痰症状的AD患者,应监测其体温情况,嘱其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对卧床AD患者定时翻身叩背,指导和鼓励有效咳嗽排痰,促进痰液排出。
5.3 泌尿系统感染 督促AD患者每日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尽可能每日清洗外阴部,更换内裤,保持清洁干燥。对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的AD患者,应做好造瘘口局部消毒及纱布的更换[20]。
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物和方法。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缓认知功能的减退,全面提高AD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实现社会的健康老龄化。
[1] 刘淑文,周凤娟.老年性痴呆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179-181.
[2] 聂莎,陈燕玲,杨航.3R强化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757-1759.
[3] 彭素英,许之驹,李素君,等.阿尔茨海默病30例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530-1532.
[4] 侯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79-1180.
[5] 张福霞,张伟杰,鞠春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0,32(4):318-319.
[6] 沈珍华,张梅红,杨琳.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上海护理,2010,10(3):44-46.
[7] 张海玲,李朝霞.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8):825-827.
[8] 宰小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情感障碍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5):40.
[9] 周芳,张玲,张小宁,等.居家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1,25(2):465-466.
[10]刘艳星,李萍,何敏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住院护理探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3):222-224.
[11]吕燕.老年性痴呆患者情感障碍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13-214.
[12]梁自萍.老年痴呆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4):213-214.
[13]严翠香,曾晓兰.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51-52.
[14]翟丽芳.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4):1221-1222.
[15]刘玲娜,郑素燕.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及防护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2):189-191.
[16] 刘明.老年痴呆患者安全护理[J].医疗装备,2010,23(10):94.
[17]文柳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居安全的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10,22(7):41-42.
[18]欧小晶.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1,20(12):115-116.
[19]刘美娟,杜宁,熊忠莲.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1):77-78.
[20]杨天婷.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20例家庭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