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新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异化概念通俗理解为:由主体的创造物反过来形成对主体本质的占有,即由主体对象化的活动产生的异己力量,构成对主体本质的剥离。费尔巴哈从对宗教的批判出发,指出宗教是人的自我异化,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异化及异化劳动的概念也由此成为早期马克思重要的批判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认为,劳动原本作为人的生存需要的手段,但异化劳动却把人的本质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这样一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与无意识的对象物关系颠倒,由此造成“自我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已的活动、一种被迫的活动”。[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将异化置于劳动生产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观察人与劳动的价值本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私有制的存在是异化产生的根源,最后,马克思试图通过异化的扬弃从根本上解决异化,实现人的解放与实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从卢梭到霍布斯,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再到马克思,他们从自己的哲学体系出发,将异化作为各自的表述对象,在他们的语境下,异化或作贬义、褒义,或作中性使用,各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在“卢卡奇命题”里,卢卡奇认为,“黑格尔肯定了异化,他把社会与自然都看作是绝对精神异化的产物,异化是绝对的永恒命题;马克思则否定了异化,认为异化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要对马克思在使用“劳动异化”与“一般异化”的界定进行区别,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贬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一般异化却是需要扬弃的辨证的异化;其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与异化的哲学界定,都是把人的本质与异化置于现实的劳动范畴下进行观察,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异化是一种动态的异化,是处于历史中变化发展的异化。
社会转型期,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与转型。首先体现为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换、利益调整和观念变化;其次是体制转型,即由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型—在当代中国即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最后是指社会形态的变迁,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产阶级正处于资本急速扩张、对内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对外掠夺生产资料,走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帝国主义。因此,阶级对立与社会矛盾剧烈,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下,异化劳动成为人的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然而,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经济基础、社会性质与阶级状况与马克思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异化作为历史存在物并没有消亡,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社会转型期仍存在人的异化现象,只是以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征表现出来。
当前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向社会化分工与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转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利用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后发优势,借鉴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理念,科技的自主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集约型转变。因此,三十多年来,国家综合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国际地位及影响力日益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及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及提高,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及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大众的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信息技术的进步及互联网络的普及使更多的中国人享有便捷的信息资讯,也放开了对外界的认知,思想观念从束缚与狭隘日益走向开放多元。
同时也令人隐忧的是:科技的进步导致人对科技的依赖,工具理性主义产生了人对物的依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消费主义蔓延;人际关系失衡,情感冷漠,公民意识薄弱,群体无意识等先天不足得不到有效的根治,坚守诚信等传统道德失守;独立意识及批判精神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下渐渐丧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落差导致了文化的断层;传统道德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及功利主义的冲击,精神信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出现危机;人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盛行,人的精神裂痕的自我修复跟不上物质欲望的膨胀等等。因此,在此社会现实及背景下,当代人的异化也就成了无可回避的现象。
以上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却有深层次的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及文化等因素。就经济基础层面而言,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现阶段仍是生产力水平不发达阶段,劳动作为满足人的生存手段的规定性仍将长期存在;二是我国现阶段,阶级矛盾虽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没有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然而,阶级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物,仍将长期存在;三是我国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并存,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所有制结构中还将长期存在,尽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整体上消灭了剥削现象,但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经济体中,剥削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就上层建筑而言,政治体制与各种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条件下仍存在不完善及弊端,经济体制改革急需政治体制改革的跟进;传统的一元文化在商品经济洪流的冲击下走向衰弱,如何构建多元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难题;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的封闭的社会向现代的开放的社会转变中,整体意识形态与思想道德建设与人的现代性主题还有很大的落差。
1.异化的扬弃—人性自觉与救治。
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里,人的异化即人的自我异化或本质异化,是人的类本质与存在的分离,是一切“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个体与类的分离”,[2]因此,只有对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才能实现合乎人性的复归。扬弃的过程是人的异化的自觉,是人性的自觉向着自由的进发,扬弃就是人由异化状态下的不自由到自由的过程,直向“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的前提”的共产主义。那时,人完全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及自我的主人;自然成为“为人的自然”,人成为“自然的人”,[3]社会的人与人的社会的有机结合。这是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自觉与救治描绘的理想蓝图,是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理路进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异化源于私有财产的出现,而私有制又是异化的必然结果,异化与私有制是一对悖论,即他们相互生成与设定,“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因此,人的异化的扬弃也只有通过私有制的扬弃得以实现——“被积极的扬弃的私有制”。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的扬弃是人的物质层面的扬弃,因而是一种积极的扬弃,而作为意识领域的异化——“宗教的异化本身只是发生在意识领域的、人的内心领域中的异化”,其异化的扬弃也只有通过私有制的扬弃得以实现。[4]因此,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的异化的扬弃,必然通过生产实践活动,通过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与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从而使人的劳动不再成为单纯满足自身肉体需要的手段,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与需要,那时,人的异化现象才得以完全根除。
唯物史观认为,异化本身就是历史存在物,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认为,异化源于私有制及社会分工,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因此,只有通过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除社会分工对劳动者个性创造的束缚,消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人的异化才得以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通过劳动价值的复归来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来实现国家政治的扬弃,最终,通过共产主义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在人的内心意识领域,马克思认为,宗教、国家政治、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其异化的扬弃必然通过“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5]即要将异化关系置于人与社会的生产关系下,以人的劳动实践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使异化从对人的否定到对人的肯定。
2.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市场经济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去寻求理论支点,通过文本研究重新解读马克思。因此,从源头上去研究马克思异化思想,挖掘马克思异化观烛照下的人性光环与人文眷注,对于完善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国当代人的生存困境问题研究,以及对于当代的人本主义道德建设与现代性的精神重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急待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走到了今天,中国未来之路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共同的关注与反思。社会转型期的隐义就是过渡期或新旧交替期,旧的价值文化受到批判与冲击,但新的价值文化还尚未建构,因此,理论指导特别是哲学价值观的建构,成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共筑的一项浩大工程。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但同时也是“唯人主义”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哲学,但同时也是实践的哲学、人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论其革命与实践理论,其终极的真理指向都是人性的关怀底蕴,而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人学理论的重要构成之一,就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因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社会转型期人的价值重现与精神重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特别是其提出的异化的扬弃,是从人的本质进发到人的实现的哲学理致。从人的价值的确立来看社会转型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马克思异化观彰显的人文思想,与当前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风向不谋而合。此外,马克思的异化观也是从人的标准出发,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批判与分析,这对解决当前发生于人身上的自身问题、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9.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5.
[3]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J].新华文摘,1980(1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9.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