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2013年美国国务院学友创新项目:课堂上难得的知识”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可以改变什么?——低碳与环保领域的公共领导力”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举行,来自美国驻华使馆、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绿色和平组织、绿色大学生论坛、外交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时事出版社的四十多名管理、研究人员和大学生参会。会议旨在向大学生展示公共创业人员是如何协助政府为气候和环保治理带来积极变化的,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自由讨论的方式互动。
一、研究背景:全球治理范式的变革时代
全球变暖和绿色变革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新特征,它以第六次创新浪潮、第三次工业革命为特征,是维基经济学、开源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时代决定了全球公共物品(以下简称“公益”)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与以往的等级式公司生产或利诱式市场生产所不同,当前出现了以人类自愿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对等生产。这种生产的动力并不来自物质性的奖惩或等级式的强制,而是来自缘于人类自身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结合与均衡。而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结构性、剥削性劳资关系发展为创新性、平等性合作关系。于是,公共事务治理范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权力驱动的霸权稳定社会秩序,或利益驱动的经济治理机制,或者以规范为导向的社会学习进程,转化为以问题解决和创新学习能力为标准的能力建设时代。也就是说,在全球变暖这一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严峻挑战面前,全球治理形成了一种融合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主流国际关系思路的管理学派综合视角。
在这样的变革时代中,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要求涉及其中的利益相关方采用不同于以往的多样化方式,为现存环境与气候问题带来希望的曙光。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框架下尚未达成全球一致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但各国近些年来却不乏成功的气候治理实践,而且很多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自愿合作达成的。这些自愿合作充分体现了协同创新、公私合作的对等生产特征:私有行为体专心致力于攻克科研难题,公共行为体则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方面力求保护私有行为体的能动性,保证公共物品的可持续提供。
二、研究问题:如何应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在绿色变革时代,哪些治理实践取得了成功?是谁如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提供全球治理的“公益”?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一:公益提供不足,不缘于争权夺利,也不因为共识缺失,而是公共治理需求与私有行为体供给之间的供求均衡能力不足。
假设二:成功的公共问题解决方案,都是兼顾公私利益的制度设计,需要充分的偏好、规模和资金信息,并具备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知识和专业人才,有推动信息互通的平台,从而实现公平分配和标准化管理。
假设三:这些条件的具备,与以下三类公共企业家的推动密不可分。
(1)规范创业人。热心社会规范变革并通过规范潮流或规范瀑布为社会规范带来实质性突破的行为体,从而对现有社会规范所需前提条件进行整合与革新。①
(2)政策创业人。拥有对某种伦理或道义规范的坚定信念,并能将其转化为公共政策、影响公共政策的建议及行业内法规的行为体,是具有企业家首创精神的政策实验师。②
(3)知识创业人。在大学、智库和研究机构中进行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的专家和知识分子,能够在自身从事的研究领域,以项目创新研发的方式,形成有助于决策优化的知识共同体。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尚意教授向与会人员致欢迎辞。她提出“为什么要走出教室”的问题,认为成功的教育应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强调社会责任,二是重视田野调查,这也是支撑此次“2013年美国国务院学友创新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力求与参加本次研讨会和为项目提供支持的各方一道,遵循“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师大校训,为推动公共教育事业的开展贡献力量。环境问题是一个公共物品的提供问题,本应当由政府来提供,然而,决策者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助,她希望参会的同学们在走出课堂时,心中能够种下一颗公益的种子。
美国驻华使馆副文化官柯伟立先生用中文致辞。他说,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为了使子孙后代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地球气候、生态和自然环境。中美在这些领域有巨大的互补性,两国应当共同努力推动相关合作的开展。
2011—2012年中美富布莱特联合培养博士生、外交学院助理研究员郦莉介绍了研讨会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首先,项目负责人肖凤娟副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的支持是会议举办的前提。其次,会议的概念框架来自于博士论文《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公私合作关系》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在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治理模式面临市场(金融危机)和治理(生态危机)双重失灵时,由“官产学媒民”多元权力中心的公共创业人共同参与的新公共治理模式正在形成。通过推动学术创新和能力建设,公共创业人通过知识创新、政策建议和规范传播的方式推动公共治理难题的解决,发挥着公共和私有部门间“桥梁”的作用。鉴于此,研讨会在三类公共创业人中各邀请两位代表,他们讲述了各自在低碳与环保领域带来的变化,激励与会各方坚定公民参与治理的信念,为气候与环保治理贡献力量。
三、案例研究
接下来,在周尚意教授的主持下,六位与会代表分别发言。
(一)教师与研究人员:知识创业人
第一议题中,北京大学环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红旗教授分别以“我与环境政治学”和“科学家应该是环境科学普及与环境教育的先驱者和指导者”为题,分享了自己投身环境政治学研究与环境教育实践的历程。
郇庆治教授坦言,1997年,在博士论文《欧洲绿党研究》答辩通过时,他对绿党这一生态型政党的了解多来自英文文献,并没有亲身感受。1998年,他赴联邦德国访学,对绿党有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根本转变,并将这些转变写进了2000年基于博士论文出版的专著中。此后,郇教授又多次赴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访问交流。2002—2003年,他作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2003年,他创办了山东大学环境政治研究所,举办了三次国际研讨会。2005年、2008年和2012年,他主持出版了“环境政治学译丛”三批译著,成为国内首批关注环境政治学特色方向的译丛。此后,他任教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了教育部课题,研究成果是一套由译著和国内学者参与撰写的“环境政治学论丛”。另外,他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研究”的负责人,2014年将与德国柏林大学合作组织国际研讨会。郇教授说,从在大学设立环境政治学研究中心,到构建环境政治学学科,再到建立国内环境政治学研究网络,这些研究目标的逐步明确,是与自己在海外的连续学习经历密切联系的。要回答“我们可以改变什么”的问题,他认为可能就是推动了国家的环境政治学学科建设,这其中是充满困难的,因为如果选择不去开拓新领域,可能更容易成功,但是挑战往往就是创业理念和创新精神得以实现的机遇。endprint
王红旗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他所参与的环境教育项目行动。王教授指出,中国的环境污染及其带来的健康隐患与农村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相互交织,是充满矛盾的复杂治理问题。要使所有利益相关方能够合作且共同在环境与发展的治理共同体中受益,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和民众的共同参与,而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便是环境教育。科学家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的是环境科学普及与环境教育实践的责任。比如,在中央制定国土规划中的环保政策时,由于各地有不同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安全与社会发展模式,因此,哪些地区应当推行怎样的政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这些理念的转变和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王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与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EP)和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的培训项目,编辑撰写了《互动式环境教育教学指南》(小学册、高中册)等针对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教材,使环保观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
在第一议题的问答环节中,来自中财金融学院的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环保与金融专业是否有结合点?学者回答说:当然有,环保政策规划在考虑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时,也会关注包含风险因素的投资曲线,而这其中不仅有资金风险,也有环境风险。第二个提问的女生家住福建省某镇,镇上主要产业是采矿业,但由于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很多煤矿企业都倒闭了,使该镇缺少了基本的经济来源,加之镇上地理环境恶劣,农田被河床中的污水污染,导致种子和庄稼受到连锁反应,生猪养殖业也受到了负面影响;后来该镇与厦门合作开发高新产业区,但产生了更多的垃圾,与拉动经济的初衷相背离。经济条件的恶化使得环保理想成为天方夜谭,她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家乡好起来?学者回答说:当利益团体存在相互矛盾的利益时,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就会相应迟缓。领导观念的转变与百姓意见的表达是有关联的,而百姓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环境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动。辽宁本溪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但现在却是环境优美的田园小镇。这个过程需要每一个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公民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推动民众观念的转变,久而久之便会有良好的效果。
(二)一线实践者:政策创业人
第二议题中,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副研究员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约教授刘恒伟博士分别以“气候金融中的环境保护”和“如何通过公共政策设计来应对气候变化”为题,介绍了气候金融在环保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制定和运用碳交易机制与高碳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王遥副研究员1996年曾在证券公司工作,后来回到母校中央财经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2010—2011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她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气候金融的作用,一是融通资金并引导资金流向,二是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三是发现减排和低碳投资的价格。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低碳与环保与金融有什么关系的问题,王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环境和气候风险在未来投资结构中的重要性,以及与此相关的政策导向,使得相关的风险管理工具成为投资者不得不考虑的内容。在这一投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确定低碳成本发现价格是减缓风险不确定性的关键,这使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业务具备可能性和可行性。她指出,在涉及环境污染责任险以及绿色信贷的一系列细节问题时,要以信念、行动和坚持去推进气候金融事业的开展。
刘恒伟博士说,气候变化已经离我们很近。首先,政府对气候公共政策的认知趋向于准确和全面。20世纪90年代时,中国参加气候谈判的代表仅仅来自国家气象局,说明对中国政府来说,这还只是一个科学问题。21世纪初,外交部成为谈判主力,说明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气候问题的政治属性和气候博弈的严峻挑战。2007年之后,气候问题的主管和协调部门成为国家发改委,表明中国政府真正将气候治理看成一个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经济问题。政府获得了自上而下开展气候治理的动力。其次,政府的治理方式趋于与市场相结合。“十一五”期间,为了达到20%的节能目标,中央政府采取了地方全民“拉闸限电”的方式,治理工具局限性很大。“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制定了40%—45%的碳强度减排约束性指标,这是仅仅采用拉闸限电的方式所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在制度设计当中纳入激励政策,有效调动所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高碳企业)的积极性。借鉴并设计中国的碳交易机制有助于节约减排成本,优化气候决策,这已成为势在必行的决策选择,并将带动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改革和碳市场定价等一系列决策元素的有益探讨。
在第二议题的问答环节中,有同学提到:在绿色意识的培育方面,中美差距非常大,包括以国民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的判断标准,本身就缺乏绿色的内涵,怎样才能培育和增强绿色意识呢?对此,学者普遍认为,绿色意识的增强有赖于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比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居民不但严格遵守垃圾分类规定,而且很多家庭会还主动进行垃圾处理,究其原因,除了与该州优良的环保和低碳传统有关之外,还与州内开展的个体激励制度密不可分。再如,我国也正在进行能够推动低碳绿色行动的制度设计,包括分税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地方政府之所以会引进钢铁、水泥、炼油等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是因为能够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将绿色GDP纳入人事考察中,提出了一系列税制、金融和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使地方政府的治理行为更可持续。江西九江被叫停的PX(对二甲苯)项目,就表现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不得不作出抉择的情境。绿色变革理念带来的新制度设计方案,会使公共政策的优先性排序发生变化。
(三)非政府组织:规范创业人
第三议题中,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地区国际事务部主任雍容和绿色大学生论坛总干事宁佐梅分别以“行动带来改变:为中国江河去毒”和“大学生如何参与到气候与环境治理中去?”为题,讲述了环境非政府组织(NGO)在低碳与环保领域所做的工作。
雍容曾任外交部驻坦桑尼亚外交官,职业经历的积淀和感悟使她毅然作出了转入环保NGO工作的决定。“为中国江河去毒”这个项目,是她从业以来参加过的印象最为深刻的环保行动。该项目遍及全球26个国家、30个城市,聚焦纺织业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带来的污染,发现我国就有70%的淡水因此受到污染,出现了400多个癌症村,发达国家已对此明令禁止,但在发展中国家尚处于无监管状态。2011—2013年间,绿色和平发表了《时尚之毒》、《潮流?污流》等五项调查报告,深入剖析了时尚行业的污染状况。不同于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式的“末端治理”,绿色和平采取的是“源头治理”,针对耐克(NIKE)、李维斯(Levis)等17家体育时装品牌企业,进行全过程的“去毒”(detoxication)行动。绿色和平与这些企业签订协议,作出到2020年将生产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彻底清除的承诺,并制定“去毒路线图”,邀请专家介绍化学替代品,举办研讨会和纺织业论坛,发表了6000多条媒体报道,10小时之内得到了800多万次浏览,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关注。为此,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批示,国家环保部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专门讨论这一严峻的污染问题。此后,绿色和平又不断与政府相关部门(2009年前是安全监督委员会管辖,之后才逐渐设立环保部化学品处)沟通,共同制定“去毒”政策。绿色和平传递环保信息的方式是幽默的:浙江萧山钱塘江排污口的美女模特“无声围观”,奥特莱斯工厂店的“脱衣舞”,都体现了对“去毒”行动的坚定信念和方法的灵活多样。endprint
三年前,宁佐梅刚从中国林业大学毕业,在环保NGO中增长了阅历,得到了锻炼,现在已经是绿色大学生论坛总干事。三年中,她感受到了自己的迅速成长,并通过三个例子介绍了绿色大学生论坛推动青年人参与环保实践的情况。宁佐梅出生在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青海省,从小在农村生活。小时候,她的梦想便是走出农村,出去赚钱。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把公务员考试作为职业生涯的最佳选择,但她却机缘巧合地成为环保NGO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她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一些潜能,自豪地与与会者分享她的环保价值观。她曾策划“水修行”青年水卫士培养计划,组织大学生到北京水源地白河进行户外垃圾调查,并倡导了针对高校的“校园碳核算”活动,通过推广计算建筑物中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方法,引导大学生在打印、用水时能够节约、低碳,弘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理念。她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号召大学生将环保与低碳价值观纳入择业标准中。
在第三议题的问答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NGO如何确保将环保或低碳规范传播到整个行业?第二个问题是:如何保证高碳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针对第一个问题,学者认为,规范的传播有赖于“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的典范作用。时尚服装是整个行业的龙头,以品牌示范作用带动整个行业的规范认同和技术引进,再通过纺织工业协会这样的交流平台进行信息整合和经验交流,实践证明其规范传播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针对第二个问题,学者回答说,信息公开要求市场公开透明,从而使信息能够自由交换,同时,很多时候政府并不是不想公开信息,而是不知道哪些信息对于解决当前的污染问题是最有益的,并且很多时候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来源,需要政府之外的专业人士和组织进行协作。
四、总结发言
正在德国访学的项目负责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肖凤娟副教授通过网络视频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会场互动。
肖教授首先以“2013美国国务院学友创新项目:课堂上难得的知识”(AEIF 2013:Not Taught in Classroom)为题回溯了项目选题的创意初衷、申报、竞标与成功立项的全过程。美国国务院学友创新项目(AEIF)是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ECA)2011年创立的基金项目,旨在为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新挑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项目为ECA国际交流学友(IEA)团队提供小额资助,鼓励他们运用国际交流中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开展公共服务。项目涉及妇女权益、社区建设、青年创业、教育发展、环境保护、政府治理等领域。2013年,全球共有53个团队成功竞标,中国唯一获得立项的就是肖教授带领下的研究团队。项目将在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完成面向全国大学和中学的公共教育活动。
接下来,肖教授介绍了此次互动式研讨会的由来,感谢美国驻华使馆官员前来参会并作发言,感谢周尚意教授提供会议场所、作开场致辞并进行了精彩的主持,感谢热心于此次会议的富布莱特学友、认真负责的学生助理及从昌平沙河高教园区赶来参会的听众。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代表徐浚哲与肖老师和与会学者分享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他认为学到了很多与本专业及相关公共决策紧密结合的知识,更加明确了今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五、后记
此次活动向来自全国19个城市的2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6名参会者都曾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噪音污染、水污染、沙尘暴、极端炎热天气、酸雨、雾霾、飓风、土壤退化、生物物种减少、海平面升高甚至由污染引起的疾病,其中26%为男生,74%为女生。从调查情况来看,相信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比率从74%增长为76%,对此将信将疑的人所占比例从26%下降到20%;认为自己可以为环保或低碳作出贡献的比例从74%增长到96%,对此迟怀疑态度的人所占比例从9%下降为4%。
大部分同学在会前了解了环保和低碳的大体内容,但并不认为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经过参与此次互动研讨,他们发现金融专业与环保和低碳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己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与以绿色变革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浪潮或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而碳市场、碳资产、环境风险管理、新能源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制度设计,都是当前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即便是作为大学生,也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参与环境与气候治理的。在参加此次会议之前,很多同学都已身体力行或积极参与过环保与低碳活动,比如植树、杜绝长明灯、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使用环保产品、垃圾分类并循环使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发表节水论文、组织环保与低碳论坛等。
在大众的心目中,与环保和低碳治理有关的人是政府而非民众,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33%的同学认为最相关的主体是生活中排放污染物或排放温室气体的所有公民;14%的同学认为是在国家部委和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或是在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创新性研究或教学工作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教师;13%的同学认为与排污企业、地方政府或环境NGO有关。
通过何为公共创业人的讨论,同学们表达出了他们的看法,其中18%的人认为公共创业人是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人,14%的人认为他们应当是善于沟通的协调人和考虑周全、善于担责的运营商,10%的人认为他们是敢于实践的梦想家,7%的人认为他们应当是善解民意的可靠朋友。这表明,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具备这些特质成为公共治理的主体。
从活动的整体效果上看,前来参会的大学生中,31%的人是为了通过参与活动挖掘自身的成功潜力,29%的人是为了开阔眼界、获取新的视角,19%的人是为了提升与人沟通的能力。会后,42%的同学认为活动达到了预期,38%的同学表示对此次活动非常满意。17%的同学在活动之前已经参与到了环保与低碳的治理活动中,并将继续积极参与;其他同学则表示将在不远的将来(半年到五年内)参与进去。
除了同学们已经采取的环保或低碳措施,通过此次交流,他们认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到治理目标: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14%);纸张双面打印(12%);杜绝长流水(11%);少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纸杯等即抛型产品(9%);不浪费食品、剩饭打包带走(9%);拒绝皮草衣物(7%);食用本地食品、减少食品进口(6%);最低限度地燃放鞭炮(5%)。
同学们对此次会议的总体评价是:项目成员所作的研究尝试很有意义,发言人既是环保和低碳价值观的推广者,也是相关领域的实践者;会议从公共领导力的视角切入,从全球治理范式的变革入手,以低碳和环保领域的公共治理实践为例,为听众提供了新的视角,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鼓舞了他们参与公共治理实践的决心和信念;在意识到自身环保和低碳责任的同时,大学生们也了解到哪些领域是可以在这一进程中起作用的,包括技术领域、公共宣传、非政府组织、学术界、企业界、社区甚至家庭,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看成是多个公共治理中心之间的桥梁,力求通过协调公共和私有行为体之间的供求关系,达成环保和低碳公益与私有行为体供给之间的均衡,从而使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达成共赢。
[作者简介:郦 莉(1980—),女,山东淄博人,法学博士,外交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2011—2012中美富布莱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全球气候气候治理、环境公共治理与高等教育知识管理研究。(北京 100037)]
责任编辑:胡颖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