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韩方人员整理阵亡者遗物。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王刚 朝鲜战场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437具遗骸28日由韩国运回中国。韩国是通过什么样的技术与流程挖掘、鉴定志愿军遗骸的,这一工作是由什么部队负责,在挖掘过程中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通过调查,《环球时报》记者一一解开了这些谜团。韩军有支专业遗骸鉴定部队 韩国最早开始提出挖掘朝鲜战争战死者遗骸始于2000年,当年正是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韩军方以陆军本部为基础制定了挖掘方案,原本计划3年完成。到2003年时,韩军决定继续挖掘,并正式组建专职挖掘和整理部队(军官5名,士兵18名)。2007年1月,韩国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遗骸发掘鉴识团正式成立,由陆军主管提升为国防部直辖,主要负责人为上校军衔,下辖9名军官和78名士兵。2009年1月,韩军遗骸发掘鉴识团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而韩军也初步具备了遗骨的科学和精密检测能力。此后韩军遗骸发掘和辨识工作进入快车道。2009年至今,每年的遗骸挖掘量都在1000具左右,远超之前的数量。 目前韩军共挖掘出朝鲜战争阵亡军人遗骨8744具,其中当年战斗最激烈的江原道(4394具)、庆尚北道(1962具)、京畿道(1544具)最多。在已经鉴别出的朝鲜军人和中国志愿军遗骸方面,数量最多的分别是江原道(464具)、庆尚北道(264具)、京畿道(212具),其中志愿军遗骸主要在江原道和京畿道挖掘出土。遗骸鉴别包含四步骤 韩国国防部遗骸发掘鉴别工作主要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调查和探测,包括根据战史研究、附近居民和参展老兵的口述进行分析和鉴别;进行现场勘查验证,识别是否为当年战斗现场;确立年度挖掘计划,并对挖掘部队和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是发掘和收集,由专业人员采用挖掘文物的方式进行精密挖掘,对挖掘出的遗骨进行详细记录,对遗骨按照传统方式放入由梧桐树木材做的棺椁中;在发掘现场的部队设立临时灵堂,并进行悼念。 第三阶段是确定身份,包括由工作人员凭借肉眼对遗骨的年龄、性别进行初步甄别,同时根据遗骨状况和遗物情况初步辨别敌我;对于韩军战死者遗骨,使用专用车辆送往位于首尔的中央鉴识所,对于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的遗骸则送往位于坡州的“朝鲜军人、中国军人墓地”临时安葬,对每具遗骨都进行编号;进行法医学分析,并动用尖端设备进行鉴别,包括根据遗骨分析战死者的性别、年龄、人种、个人特征等,利用3D扫描机、广谱仪、牙齿X光分析仪等进行详细分析;对遗骨采集DNA样本,并对遗物进行附加详细检验;对遗骨DNA与申报的战死者遗属DNA样本进行对比,并确定具体的亲属关系;对于未能确定明确身份的遗骨,将放置在特定保管盒内长期保存。 第四阶段是后续措施,包括对已明确身份的遗骸,将任命当年所属部队的师长作为通报官向家属进行通报,并每年1-2次集中安葬于国立大田显忠院;对于没有辨明身份的战死者遗骸,每年在国立显忠院举行一次纪念活动;对于“联合国军”战死者遗骸,将通过与相关国家协商后通过“联合国军司令部停战委员会”交还本国;对于朝鲜和中国志愿军的遗骨,通过位于板门店的停战机构磋商交还日期,而移交之前将暂时安葬于“朝鲜军人、中国军人墓地”,该墓地距离三八线只有5公里。目前,埋葬在这里的志愿军遗骸已全部交还中国。挖掘鉴别面临诸多难题 今年韩国国防部遗骸发掘鉴识团的发掘任务已经确定,从今年4月开始至11月结束,发掘地点包括江原道、首尔市、京畿道、庆尚南道、庆尚北道、忠清北道、全罗南道、全罗北道等,其中靠近三八线的江原道和京畿道仍是挖掘重点。目前,韩国朝鲜战争军人遗骸发掘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首先,由于阵亡者死亡的确切消息不足,因此埋葬位置很难具体掌握。现在主要依靠当年老兵的回忆和当地居民的证词加以判断,但老兵们的年龄已经很大。其次,准确确定本人身份目前只能依靠DNA检验,这需要战死者的家属积极提供DNA样本。第三,由于国土开发和建设等,很多当年的战斗地形已经破坏,因此遗骸挖掘和鉴别工作可以说是在与时间赛跑。 之所以在韩国挖出的志愿军遗骸较少,韩国《朝鲜日报》此前的一篇报道可能讲出了部分原因。据韩国史料记载,1951年4月,韩国军队6个师的19个团在该地区与中国志愿军的4个师展开激烈阵地争夺战。此役韩军阵亡19人,失踪1608人(实际上相当部分阵亡),损失惨重。当时中国志愿军在撤离时将本国士兵的遗体都带走了,而韩军部分士兵的遗体被丢弃在山坡上,后来被当地村民掩埋。 韩国国防部相关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大部分志愿军遗骨通过遗物用肉眼就可以辨别,遗物既可能是军服、靴子、钢盔、枪支、弹药、挎包等军用品,也可能是眼镜、戒指、烟斗甚至家人照片等私人物品,这些都能从一个侧面辨明身份。而对于一些难以辨认的遗骨,只能鉴定DNA。如果今后韩军在发掘朝鲜战争阵亡者遗骸过程中再发现志愿军遗骸,将参考此次的程序,每年定期归还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