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吴玲 范英华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伤口护理室,江苏 南京210008)
恶性肿瘤伤口的处理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挑战,特别是恶性肿瘤伤口的出血、渗液或恶臭不能有效处理或需要频繁更换敷料,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郑美春等[2]报道,运用造口袋来收集渗液,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造口袋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特殊伤口不能直接应用造口袋收集渗液。为此,我院伤口护理室自制了渗液收集袋,用以收集伤口渗液和恶臭气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患者5例,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最大89 岁,最小56岁,平均67岁。乳腺恶性肿瘤2例,胃癌腹壁穿孔1例,口腔癌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例。伤口评估:伤口大小(2cm×5cm×3cm)~(10cm×12cm×4cm),突出生长呈菜花样。表面凹凸不平3例,凹洞样创面2例,创面为红色肉芽组织及黄色坏死组织相间,触之易出血。Grocott癌症伤口气味评分0分(Grocott评分0分为一进房间/病房/诊间即闻到)[3],渗液量100~1 000ml/d,伤口疼痛评分平时3~5分,换敷料时9分,周围皮肤均不同程度出现渗液刺激性皮炎。由于渗液多,患者需要2~3次/d到医院换药,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
1.2 方法
1.2.1 渗液收集袋制作方法 取水胶体一张做为收集袋底盘,在正面用双面胶粘贴上无菌塑料袋,测量伤口基底部面积大小,根据测量结果在水胶体背衬纸上画好尺寸并裁剪成与伤口大小合适的孔径,塑料袋底部开口,用造口袋封口条封住即可。
1.2.2 渗液收集袋使用方法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分别擦干伤口和周围皮肤,如果伤口周围皮肤有溃疡,可先用溃疡粉喷洒,再用皮肤保护膜,肿瘤创面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周围使用防漏膏防止渗漏,将制作好的渗液收集袋用粘贴造口袋的方法一样粘贴到伤口上即可。本组一女性右侧乳腺癌晚期患者,伤口大小10cm×12cm×4cm,突出生长呈菜花样,消瘦并处于晚期恶液质状态。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又无法行手术切除,自行在家换药。无法应对后,来我院伤口护理室处理。使用伤口渗液收集袋能够完全收集伤口渗液且无渗漏。另外2例口腔癌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由于伤口靠近鼻腔,被恶臭气味长期刺激,使用自制渗液收集袋后,既避免了恶臭刺激,又收集了渗液。我们还教会家属掌握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尊严。
1.3 结果渗液收集袋能够完全收集伤口渗液且无渗漏,并且可持续使用5~7d,当渗液收集多时,只需打开收集袋底部的封口条放出渗液。创面覆盖的藻酸盐敷料有效防止了创面因摩擦导致的出血,Grocott癌症伤口气味评分由原来的0 分到4 分(Grocott评分4分为只有自己可闻到),由于不需要每日多次更换敷料,减轻了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负担,收到满意效果。
2.1 正常创面愈合过程的三个阶段为症期(也称“停滞期”)、组织生成期或增生期、组织重塑期。恶性肿瘤可以表现为不愈合的伤口或不断扩大的创面。当癌细胞生长速度超出其自身的血液供应能力时,就可以形成溃疡。
2.2 肿瘤伤口处理难点在于有肿瘤细胞生长,处理时必须防止扩散和种植,保护好周围皮肤;伤口血管受到肿瘤细胞侵蚀,易出血、难以控制,操作中要格外小心;渗液和恶臭难以控制,常伴有营养不良、心理问题等,影响伤口愈合。
2.3 癌症伤口的处置原则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治愈性治疗不适合或效果不良时,缓和性治疗对症处理相形之下就显得格外重要[4]。我们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以收集伤口渗液、伤口气味、减轻疼痛、出血为目标的处理,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2.4 肿瘤伤口使皮肤功能受损,导致局部容易出现感染、出血、渗液、恶臭。渗液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恶臭,避免污损患者衣物,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增加自信心。我们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溃疡处,用水胶体粉剂喷洒并覆盖了皮肤保护膜,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并防止渗液的浸渍再次造成溃疡。水胶体做的收集袋底盘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渗出液对皮肤的刺激,需要时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渗出液的量和颜色。节省了患者费用,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2.5 伤口护理原则(1)医务人员要坚定信心,采用积极的方式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避免表现任何对患者的嫌弃;(2)尽可能包容患者,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3)在更换敷料前后发现患者情绪悲观时,应及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尊重患者的人格;(4)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将患者的身体过多地暴露给实习医生或护士;(5)学生可协助处理伤口,避免患者感到被当作试验品;(6)帮助患者正确对待伤口的明显恶化;(7)提高患者的自尊,在照顾癌症伤口之余,要注意患者的情绪或心理及社会适应度等相关问题。通过专业团队的合作,提供专业指导,促进患者有自信面对及处理伤口。
[1] 万德森.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82-284.
[2] 郑美春.应用造口袋收集腹部各种渗出液的体会[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10(3):226-227.
[3] Grocott P.Developing atool for researching fungating wounds[J].World wide wounds,2001,1-17.
[4] 于博芮,蔡新中.伤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