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验主义观照下“哈立德”的自由观解读

2014-03-31 15:32:52李恩光
关键词:哈立德全人类阿拉伯

李恩光

(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1)

爱敏·雷哈尼(Ameen Pdhani,1876—1940)是享誉海内外的阿拉伯裔诗人、作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20世纪上半叶阿拉伯移民文学“旅美派”作家的杰出代表,于1911年由美国托德·米德公司出版了首部阿拉伯裔美国小说《哈立德之书》。这部带有浓厚自传特点的小说,生动地表达了作家爱敏·雷哈尼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哈立德之书》至今都没有汉语版问世,因此国内学者对该书的研究还属凤毛麟角。截止2014年1月,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哈立德之书》研究的论文仅有两篇:一篇为“《哈立德之书》: 你看到哈立德的身影了吗”,(石英,2013)另一篇为“《哈立德之书》——埃敏·雷哈尼的自白”。(石英,2013)前者以清新的文笔让我们对小说的梗概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后者则认为该小说具有极强的自传色彩,从哈立德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爱敏·雷哈尼的影子。因此,我们认为,对《哈立德之书》这部小说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挖掘空间。本文旨在以超验主义理论为视角来研究《哈立德之书》中主人公“哈立德”的自由观,以期弥补国内对《哈立德之书》这部小说研究的不足,同时引起国内学者对第一部阿拉伯裔美国小说《哈立德之书》的作者爱敏·雷哈尼的关注。

一 超验主义

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是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涉及文学、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一场哲学思潮,是一种以挣脱传统限制,追寻崭新信仰和人生梦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鼓励人们去努力超越各种限制,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因此,它大力提倡思想自由,精神自由和表达自由。

一方面,超验主义强调人对传统的反叛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超验主义者以全新的目光来看待自然。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它有生命,并且上帝的精神充溢其中,它是超灵的外衣。因此,它对人的思想具有一种健康的滋补作用,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

二 哈立德对传统的反叛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十九世纪初的美国人渐渐地开始对“人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传统的单一神教以经验主义为指导,反对人们对事物的一切想像,倡导人只能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外部的世界。这与当时生产力不断发展下人们渴望打破陈规、寻求自由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随着这种矛盾的不断加剧,那些思想激进的美国超验主义者们纷纷开始摒弃单一神教的思想,他们认为人类的自由比上帝更加重要。他们把个性解放和人文精神拔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就这样,美国的超验主义打碎了多年来深深限制美国人民的单一的欧洲神教,为美国思想文化的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美国的超验主义从创立的那一天起就具有了反对传统、追寻自由的特征。

《哈立德之书》中的主人公哈立德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形象,这一人物形象处处流露出对传统宗教和生活方式的不满。叙利亚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西方的交界地带,整个国家的宗教信仰也特别复杂。长期以来,叙利亚人都虔诚地信奉着基督教,然而,由于国土长期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信奉穆斯林教的土耳其人又极力地在叙利亚的土地上推行穆斯林教,因此叙利亚人的宗教信仰问题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哈立德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信仰混乱的时代。他出生在黎巴嫩附近自然风景安静闲适的小城巴尔贝克,表面平静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到处都充斥着土耳其帝国的高压统治和马龙派教会的严苛管理,到处都弥漫着沉闷而又保守的宗教气息。作为地地道道的贝尔贝克人,哈立德的父母都是虔诚本分的马龙派基督徒,按理说,哈立德也应该是继承其父母的衣钵的,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与基督教的教规背道而驰。作为教会的叛逆者,他从小就对教义提出了质疑,把自己推向了异端分子的位置。他经常指责教会的贪婪和虚伪,并且从小就拒绝参加任何的宗教活动。在他的心目中,宗教并不需要什么仪式,不需要什么教义,不需要什么教会,只要你自己的灵魂相信它就可以了。

另外,在传统的观念中,哈立德应该是被其父母寄予厚望的一个人物。然而,哈立德极端地厌弃所谓的功名利禄,他痛恨学校,并且经常逃学,这种“不思进取”,是与传统观念对人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在哈立德的心里,与传统的功名相对的,是大自然中那些真实的风景和玩伴。在他眼里:“振振有词的老师和刻板的校规只能让他对学习深恶痛绝。在学校当老师骂他是驴子时,他恨不得逃离得远远的,成为平凡的赶驴人中的一员。相反,广袤的大自然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个友善的乐园,那里的一切都让他觉得无比的温馨和惬意,即使是蝴蝶、甲虫、夜莺、牛、骡和驴都能让他的心情异常的欣喜。”(Ameen,1914:9)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叙利亚地区,人们生活穷困潦倒,哈立德不想就这样像老一辈人那样孤苦一生,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打破束缚,为自己的自由和梦醒而努力奋斗。首先,他不走寻常路,思路敏捷地从一个驴子做起,仅仅经过几年的时间便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获得了小镇上最优秀的马匹,然后,他再接再厉,用聪敏的脑袋把马匹以高额的价格卖给了一位旅行者,从而换得了他和伙伴萨克伯开往美国的船票,为以后梦想和自由的追寻打下了基础。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哈立德 “从来都没有满足于不远处能够看得见的地平线,尽管它是那么的宽广和绚烂。相反,他的灵魂和梦想渴望停留的地方总是永无止境,远在天边。”(Ameen,1914:11)

三 哈立德对拜金主义的批判和对全人类自由的追寻

超验主义者怀着对大自然近似宗教般的敬仰,以全新的目光来审视自然,号召人们远离物质世界,拥抱自然,在自然中获得真善美的精神体验。因为大自然不仅对人具有很好的疗伤作用,还可以净化人的心智和启迪人的灵魂。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梭罗曾经说过:“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梭罗,2003:12-13)

和自己的同伴萨克伯一起登上通往美国航船的哈立德,怀揣着自由和梦想准备在美国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大干一场、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然而,几经波折到达美国的哈立德却发现现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美好。住在看不见阳光的地下室里,为了生存哈立德和同伴不得不像别的叙利亚移民一样,挑着货担大声吆喝着贩卖冒充来自“圣地巴勒斯坦”的十字架和念珠等小装饰品。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不过好在哈立德和萨克伯都勤劳肯干,他们很快站稳了脚跟,还有了一些自己的积蓄。“哈立德和我每人都拥有了一个银行账户,但里边的钱平时我们几乎都用不上”。(Ameen,1914:20)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对梦想和自由的追求在哈立德的内心深处变得越发强烈起来,他想要怒放的生命,他想要借助文化和修养的提高来融入所谓的上流社会,以实现自己瑰丽的人生梦想。于是,他们把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花在了学习英语、阅读书籍和聆听演讲上。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昂贵的付出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由于买不起门票,自己崇拜的偶像拒绝他去听演讲。那一刻,哈立德心如刀割、倍受痛楚,不知道自己的梦在何方、该归何处。失魂落魄的哈立德万念俱灰,无所适从。迷茫中,他也做过多种尝试,比如去做律师助理,比如去做社区募捐员,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本来以为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梦想、过上幸福生活的哈立德如今对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心灰意冷,对现行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失望透顶。常年流浪他乡,满眼闪着酸楚的泪光,身心疲惫的哈立德似乎一下子就闻到了故乡泥土的芳香。于是,踏着长长的路途,哈立德和他的同伴果断地登上了返乡的航船。

曾经豪情万丈的哈立德,归来时却只有空空的行囊。本以为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能够为自己抚平多年漂泊在外的创伤,然而多年未见的故乡却沉闷和落后得一如昨天,甚至每况愈下,并且多年的旅美生活让他更加地与眼前的一切格格不入。首先,他对宗教活动恨之入骨。他不仅拒绝参加教会的一切活动,还不履行作为一个教徒应尽的义务,并且他还宣扬“反动”思想,在教堂周围散发一些印有“异端思想”的文本。这样做的后果是,他被教会开除了,同时也被自己的亲朋好友们孤立起来。其次,因为得不到当地教会的承认,尽管他跟表妹玛丽·奈佳玛深深地相爱,却不能结婚。无奈之下,玛丽·奈佳玛只好另嫁他人。这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和打击使哈立德痛苦不堪,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就这样,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哈立德开始了隐居雪松林的生活。

在雪松林隐居的日子里,哈立德深居简出,把物质抛在脑后,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投放于大自然的怀抱,思考人生、感悟生命。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过程中,他获得了非凡的追求真理的力量。原始清新的环境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勇气,深深地触动了内心深处原始的自我意识;静谧和谐的大自然给他提供了一个远离闹市的平台,使他对所经历的人和事进行了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他终于顿悟了,找到了困惑他多年的问题的答案。首先,本应该过上美好生活的有钱人为什么依然感到痛苦?因为他们抵制不住物质的诱惑,屈从于一种所谓的“成功”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价值观念之下,他们越加地贪婪和愚昧。因为他们离纯粹的大自然越来越远,金钱尘土般慢慢地遮住了人们的双眼,遮住了大自然中美好的天性。所以,只有走进自然,远离尘嚣,才能让心灵达到真正的宁静。其次,对自由与解放的追求范围应该是全人类,而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民族。在他看来,仅仅推翻奥斯曼土耳其的高压统治、复兴阿拉伯民族远远不是对自由和解放的终极追求。真正的、终极的对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应该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终极自由。山林中的顿悟不但使哈立德肉体上的痛苦销声匿迹,而且解开了困扰他多年的思想上的困惑,使他跳出了自我得失的圈子,站在了更加广泛的大众的立场上来为自由和理想而奋斗。顿悟后的哈立德不再自暴自弃,而是用宽容的心态来审视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他将自己视为拯救阿拉伯民族英雄人物,担当起了伟大的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他斗志昂扬,果敢地号召阿拉伯人民努力使自己的民族走向繁荣,继而为全人类(包括东西方人在内的),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带领全人类去寻找更繁荣的文明。(Ameen,1914:364)

四 结语

本文从超验主义的角度探析了第一部阿拉伯裔美国小说《哈立德之书》中主人公哈立德对自由道路的追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哈立德对自由的追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对个人自我自由发展的追求,其二是对整个民族和全人类自由的追求。该书中哈立德在雪松林里隐居时感悟出来的观点,不论是对于欧美还是阿拉伯知识界都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对待宗教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心态,而在最终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采取互补的方式,取不同文化中的长处来为我所用。

[1]Rihani,Ameen.The Book of Khalid[M].New York: Dodd Mead and Co, 1911.

[2]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石英.《哈立德之书》——埃敏·雷哈尼的自白[J].外国文学动态,2013(2):53-54.

[4]石英.《哈立德之书》:你看到哈立德的身影了吗[N].文艺报,2013-3-11.

猜你喜欢
哈立德全人类阿拉伯
关于献血
世界博览(2021年7期)2021-04-19 04:57:25
疯狂的重量
马苏德·哈立德 巴基斯坦大使:中国是最可靠的朋友
东西南北(2019年6期)2019-04-30 04:37:02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小说《这个城市的厨房里没有刀》的时空叙事
青年文学家(2016年8期)2016-04-06 17:57:25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学习月刊(2015年13期)2015-07-09 05:38:04
大发明家也曾失败
沙漠名将哈立德
军事历史(1998年1期)1998-08-21 05: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