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与激活:社会工作理论的实践逻辑演进与本土化探究

2014-03-31 06:33姚进忠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本土化对象

姚进忠

(1.集美大学政法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形成了理论知识、专业价值和专业技能三位一体的专业体系,它们共同界定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内涵。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工作界日益认识到,社会工作实践已经成为各种需要高度技巧和广泛知识基础的智力与专业活动。要提升这一助人活动的专业认同、社会认可与内在效度,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西方社会工作在其实践中不断提炼和发展出各种富有生命力的理论,这些理论为全球社会工作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示与引导作用。毫无疑问,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国际视野。当然,其发展与演化吸收了大量西方思维与文化的变化内涵。这样的知识体系如何进入中国语境中实现知识脉络化并指导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全球化和本土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个专业难题,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本土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高国内社会工作实践的专业性,促使中国在推动社会工作全球化积极作为。本文试图从实践逻辑角度对社会工作理论做一个系统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策略。

一、文献回顾:传统的引介方式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引介与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以来诸多学者始终关注与研究的主题,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议题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反思。吴亦明等学者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不足及其对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严重制约。①吴亦明:《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面对这样的境况,诸多学者对国外社会工作理论的各个流派与体系进行了有针对的梳理,以期促进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范明林和徐迎春详细地回顾了中国学者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努力及探索。②范明林、徐迎春:《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专业化和本土化》,《社会》200-年第2期。 陈钟林等:《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反思与启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学者们介绍了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管理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对话与争论③郭伟和:《管理主义与专业主义在当代社会工作中的争论及其消解可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何雪松,陈蓓丽:《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系统地阐述了“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与实务操作架构④何雪松:《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文军:《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工作产生的影响⑤熊跃根:《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Malcolm Payne著:《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引介和反思了西方社会工作中生态系统理论⑥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卓彩琴:《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及展望》,《江海学刊》2013年第3期;梁莹:《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两种视角》,《学海》2013年第4期。 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唐咏:《关系和嵌入性之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能力视角⑦童敏:《社会工作的能力视角——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策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郭伟和、徐明心:《从抗逆力到抵抗:重建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优势视角》,《思想战线》2013年第5期。 彭华民:《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叙事治疗⑧聂祝兵、刘伟:《叙事治疗理论及其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2009年第11期。、赋权⑨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抗逆力⑩田国秀、邱文静、张妮:《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刘玉兰:《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社会建构①等理论的内涵;诠释了西方社会工作的评估模型和本土化的研究。②此外有学者综合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③;并从理论范式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式,得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整体性变迁与整合式发展。④还有学者对国外的社会工作理论论著进行翻译,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流派。⑤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也开始探寻本土化的路径,王思斌等学者借用波兰尼提出的嵌入性视角探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过程、特征、影响因素和格局作了深入探讨,为本土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⑥;彭华民(201吴亦明:《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0)基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在理论视角下建立了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⑦童敏:《社会工作的能力视角——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策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郭伟和、徐明心:《从抗逆力到抵抗:重建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优势视角》,《思想战线》2013年第5期。 彭华民:《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与此同时,她的团队基于本土实务,开始创新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注重模式的创新性、实务内容的本土化、实务经验的可复制性和实务过程的反思性,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实务发展①彭华民:《本土与创新:重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彭华民主编:《服务学习: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何雪松从建构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内涵出发,认为实践智慧、科学研究、本土思想和制度传统是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源头②何雪松:《迈向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江海学刊》2012第4期。;安秋玲回顾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已有研究,梳理出四种理路,即从文化价值观、社会结构与制度安排、行为结构、具体实务方法四个层面来剖析中西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本土化可能性路径,并提出实践性知识可能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③安秋玲:《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已有探索与未来路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社会工作界对理论的需求,指导与推动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开展。但是这些研究更多停留在各个流派的理论内涵介绍或者是某种程度上的单线翻译,即我们还处于对西方理论和方法的“拿来”阶段,并且这种“拿来”没有系统化,没有很好地整合,特别是对于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张力、理论本土化的操作性没有进行很好研究与梳理。

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工作从专业的形成与发展初期开始就试图将专业理论建构与干预方法的实践性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显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无论如何,每个理论都试图尽力展示出其核心概念与实践的融合性与切合度,提高理论的应用张力。与此同时,理论的发展也展现出一定程度的脉络化。本研究立足于以上研究,试图以实践逻辑作为线索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作一个系统阐释,解释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张力,并以此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可行策略,为中国社会工作较好地应对社会工作全球化与本土化提供启示。

二、另一种引介:实践逻辑的阐释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病理学实践取向

受1915年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演讲的刺激与影响,社会工作者们就推进专业化和职业化作了各种努力,其中的核心是向标准看齐,以实证主义为依归。以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为标志,社会工作展现出对建立工作专业程度的强大追求,表现出浓厚的病理实践取向,强调对具体某个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的社会状况和人格进行精确的界定④Richmond, M.Social Diagnosi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1-,P.51.,努力寻求一套可依的实践处理系统。以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任务中心等理论为代表的早期社会工作理论都是从“诊断”的病理思想中演化而来。这类理论的实践出发点是,将服务对象的行为或心理问题视为社会的麻烦和障碍,他们的行为与表现是越轨的,人们倾向于将贫困与情绪等问题看作是个人的道德困境与社会功能缺损的结果。因此,社会工作的责任就是要对这些群体的行为进行矫正,并从道德上进行教化。受实证主义和病理学思维的影响,这个取向的理论具有决定论倾向,认为存在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而且这个客观的现象可以透过没有价值介入的纯感观的感觉来把握⑤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贝马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同时认为存在着一种超越具体场景和时间的普遍规律可以用来指导工作者在其他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实践。病理学实践取向采取一种主客对立或主客二分的理解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技术层次的应用关系。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我们会看到实证论所代表的主流思想的观点是,把人际现象或服务对象的困境当作如自然现象般的层次来处理,强调以价值中立(value-neutral)的态度建构理论,解释社会现象,并且以价值抽离的态度(an attitude of valuedetachment)去从事社会工作实务。⑥阮新邦:《迈向崭新的社会知识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 8、15页。社会工作理论想要提供一个全面的、简单的和可靠的原则,以便社会工作者解释和预测服务对象的状况。

病理学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大多使用医学模式对人类行为进行诊断和引导其转变,他们的许多概念主要用来识别疾病和病因,这些理论形成了一系列诸如动态诊断、原由诊断和分类诊断等操作性概念供社会工作实践运用。①Fredric T.Perlman&Jerrold R.Brandell.Psychoanalytic Theory.In Jerrold R.Brandell(2nd ed),Theory and Practice in Clinical Social Work.New York,NY:The Free Press.2010.PP.41-80.他们认为社会工作者如其他学科的专家般,掌握了客观、专业的法则和语言,足以了解和处理服务对象的问题。在病理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视角的辅导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社会工作者是专家,在辅导过程中处于主导、中心的地位;服务对象是需要帮助的对象,在辅导过程中处于依附、服从的地位。②童敏:《个案辅导模式的后现代化转向及其面临的挑战》,《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而且在实证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病理学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主张按因果关系的原则指导社会工作的辅导活动。他们认为,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而且原因一定是事先存在的,在他向社工求助之前就已经是客观事实了,隐藏在服务对象的过去经历中。③童敏,《个案辅导——传统辅导模式和后现代主义取向辅导模式的超越与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年版,第8-9页。作为社会工作者就是要从服务对象的症状表现入手,把注意力集中到服务对象的过去,分析其以前的经历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现在的状况,并把这些因素概括出来,了解服务对象是怎样发展变化成现在这样的状况的。④Payne, M.,Narrative Therapy: Introduction forCounselors.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0,pp.19-20.基于这样的思维,这种取向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把辅导过程划分为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设计辅导的具体方案和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三个基本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依次推进的,在他们看来,辅导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据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本质的把握,只有正确理解了服务对象问题的本质,制定的辅导方案才能准确并具有针对性。⑤同③,第 13~14、18 页。在界定了服务对象的问题和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后,社会工作才有可能指导服务对象,帮助他消除其困扰。这种理论取向下的实践模式是一种线性的辅导活动,是一种补救,治疗性的社会工作。⑥O’Hanlon,William Hudson&Weiner-Davis,Michele.In Search of Solution:a New Direction in Psychotherapy.New York,NY,US:W W Norton&Copany.1989.PP.30-31.这种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引领的社会工作实践,有效地强化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位置,回应社会各界对专业的各种质疑,促进了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的形成。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社会与结构实践取向

病理学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影响力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社会工作的实践沉浸于个人的修复与治疗范畴,强化社会工作者专家的身份。这样的“专业”实践模式让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同时将个体从其环境中孤立出来,与社会工作初期中对“人在环境中”和“人性关怀”的专业内涵的强调有所背离。社会工作者在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社会工作理论转向开始重新找回“社会”面向,在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处遇焦点的概念中加入社会环境层面,在人和环境双层面上进行专业作为,与此同时,理论内涵展现出对正向人性的强调,对人的改变与发展潜能充满信心。我们暂且将这个理论的实践逻辑称为社会与结构取向。

社会与结构实践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事实或现象不宜将其拆解为简单的部分,或将其分解为单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这样有可能丧失所要探讨事实的全面性。在这种理论指引的实践模式中,强调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原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病理模式或个人归因模式,认为社会工作的归因评估应该兼顾环境和个体,即要同时考虑个体内在的认知偏差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所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限制。所以在社会与结构取向的实践中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处理采取全面和连续的整合观点,注重个体和所处环境的互动。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回应,不仅从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入手,而且兼顾其所处的家庭、团体和社区的支持网络体系和资源共享连结,甚至要求进一步地从社区、社会福利组织与服务输送体系,社会福利政策及立法制度进行倡导与改革。在这个多方关注的面向中,这个转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核心关注如何解放个人于压迫的环境中和如何改革造成压迫控制的扭曲性社会结构,体现了对社会工作政治实践使命的重新唤起。

与传统众多的社会工作理论过于技术化和个体化不同,社会与结构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个人问题的原因解释应该朝向社会结构脉络的归因思考,而非寻求个人背景特质与能力不足的问题原因。干预策略的设计一方面增强服务对象对其所处结构的主控权力;另一方面倡导改革服务机制、政府政策与宏观体制来积极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①Janis Fook.Radical Social Casework:A Theory of Practice.Sydney, Australia: Allen&Unwin.1993.John F.Longres.Radical Social Work:Is There a Future? In P.R.Raffoul&C.A.McNeece edt.Future Issue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Needham Hights:Allyn and Bacon.1996.Malcolm Payne.Modern Social Work:A Critical Introducti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91.在这样思维的指引下,社会工作者通过循环策略协助服务对象与周围重要他人的自我理解与自我成长,实现服务对象各系统彼此整合。服务策略的设计关注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有效连结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和服务输送网络畅通的必要性。所以这种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引领的辅导实务在面对服务对象有关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各层面的问题,不仅从个体的生理和认知行为入手,而且从其所处的家庭、团体、社区的支持网络体系和资源进行介入,从而进一步着眼于社会福利组织与服务输送体系、社会福利制度与立法。服务的目标更是指向社会福利制度的社会控制性,对现存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制度保持批判。该取向的理论实践从服务对象问题的界定至干预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再到服务的最后评估,均强调实务焦点应将个体置于生活场域,重视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间的交流,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和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来引导社会工作辅导的实施。②参见Alex Gitterman and Carel B.Germain.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New York,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pp1-33.Craig H.Meyer.Clinical Social Work in 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s.New York,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社会与结构实践取向采用全人、整合的思维框架来理解人类行为,强调人的问题来自于社会、政治与经济等制度结构的限制与压迫和个人与环境间交流的失衡,转移了社会工作专业过去重视医学模式而将个人问题归责于个体内在的取向,倡导采取多面向多维度关注服务对象所在环境的工作方法与策略,有助于社会工作实务回归社会工作早期有关“人在环境中”的知识典范③Pardeck,John T.Social Work Practice:An Ecological Approach.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96.PP.1-25.,同时这种理论思维中有关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社会福利观点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批判,对于拥有“政治与道德实践”双重使命的社会工作产生相当深刻的觉醒与反思,提醒了在一线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随时辩证批判自己的实践观点,避免成为“福利国家”行使社会控制的同路人。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生态增能实践取向

社会工作由“个体范式”向“结构范式”的转向一定程度上坚守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和“人性关怀”的专业内涵。但是社会与结构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在实践中重视社会脉络因素的重要性,集体性行动的干预策略经常优于个体需求的满足与回应,忽略了个体的需求,存在人性冲突。面对这样的实践困境,受到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思潮影响,社会工作理论的观点开始进入复杂而厚实的建构,从一个生态多元的角度关注服务对象,包括重视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到强调集体行动的社区与社会发展,这个转向的理论朝向服务对象“个人自主性”和“改革社会”的追求,以能力视角、赋权理论、社会建构等理论为代表,并在近十几年来,逐渐被社会工作者所接纳和采用,把生态理论、能力视角和赋权理论相结合,也成为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近主流范式。④参 见 Froma Walsh.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Second edition),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6.2005年由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和国际社会工作院校联合会共同界定的社会工作定义吸纳了这些理念:“社会工作专业促进社会变迁、人际关系问题解决、人们的增权与解放,从而增强人们的幸福。”①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2005.“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http://www.ifsw.org./p38000208.html综上所述,这个时期的实践逻辑被归结总称为生态增能取向。

生态增能实践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以一种全人的视角关注服务对象,主张以生态立体的面向关注与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认为一个健全的个体应该是这样的:“在个人层面,个人拥有自尊、自我效能和掌控感,能够订立目标,肯定自己的能力并采取具体行动,达成目标;再者,觉得与所处的环境有良好的适配度(Goodness-of-fit)。在人际层面,个人具备与人沟通的知识、技巧,与他人互动时能够自我肯定,能够与他人形成伙伴关系,自觉对他人有影响力,或是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同时也能够考虑别人的需求或自己的责任。在社会政治层面,认识自己拥有的权利,肯定团结的重要性与集体行动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也愿意维持公义采取行动。”②宋丽玉:《增强权能量表之发展与验证》,《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2006年第2期。以全人和全方位的视角关注服务对象多元需求的同时,这个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聚焦于服务对象获得个人权力以控制其生活和改变规制他们如何生活的观念的能力,③Malcolm Payne著:《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努力在关注服务对象多个系统之间的互动、连结与依存的实践中,协助服务对象获得探索自己以及他们赋予的、认知到的并影响他们的世界的个人意义的能力。这种理论取向指导下的实践重新注意社会工作专业起初发展对人性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将这种能力的提升放置于一个社会结构的视角下进行。

生态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引领这样的实践:社会工作者坚信服务对象的独特性,应在一种真诚和温暖的关系中投入服务对象的世界,“积极聆听”、“准确同理”和“真诚友谊”,深度理解服务对象的内在及其所处环境的状态。借助这种关系所达致的理解,全方位地把握服务对象各系统之间的互动与连结。服务的重要观念是协助调整服务对象达成自我理解的行动,促使服务对象回避或改造他们生活行动的环境之中的很多特质,进而实现个人、社区和政治层面的能力资源改变,影响个人、人际、社会环境,从而实现个人能力和权力的提升。所以这种取向的实践基本上包含三个角度的实施架构:一是一种对个体高度自尊、效能及自控感的心理状态的追求;二是一种由个体自我成长慢慢集成的更大层面的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三是一种解放行动,由教育、政治参与、集体性行动、改变结构的社会行动。④参见 Torre,D.Empowerment:Structured conceptualiz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doctoral dissertation,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1995.这样的实践不仅蕴涵着达成一个更好的自我概念与自信的要素,也内含着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取得关键性能力的要素,以及为社会、政治行动培育个人与集体资源的要素。⑤同③,第280-281页。这样的转向有效地回应和解决了斯派切特和葛特妮提出的社会工作信仰沦丧问题。⑥参见 Harry Specht and Mark E.Courtney.Unfaithful Angels: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4.

实践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特质之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正是在描述、解释与预测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社会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反应样式和规则,并据此期待去控制或引发某种社会工作干预策略的实施。理论的发展均是围绕对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困境与问题的回应而向前发展,从上文的梳理,我们会发现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与发展日益多元化,实践的引领也展现多个面向,这为社会工作的全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虽也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进行,但是终究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与结构脉络中进行,由于两者存在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的差异,以西方社会价值与文化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面临着众多的困境。中国的诸多实践表明,中国人的文化观念、行为模式和体制设置作为构成性因素在社会工作的实践环节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引进”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因此实务工作者迫切需要更加贴近中国实际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①何雪松:《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社会科学》2009年第-期。所以面对以西方社会价值与文化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中国社会工作一方面应该主动积极地向其借鉴,使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应该立足于本土,努力创造,推动本土化的开展。当然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不是一个照搬照抄或机械运用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重新对话与激活的过程。

三、生态互构:本土实践智慧的激活

本土化的概念是在1971年的第五次联合国社会工作培训国际调查中首次出现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中,用于指称美国社会工作理论对于其他社会的适用性。②Walton,R.G.and M.Abo EI Nasr,“The Indigenization and Authentization of Social Work in Egypt”.Internation Social Work,Vol.31,No.2,1988,PP.135-144.在本土化中强调了特定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重要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一个从“引进”(Importing)到“认证”(Authentication)的过程,即社会工作理论和概念需在实践中回应引入国家特定的社会问题、需要、文化和价值。③Yunong,H.and Z.Xiong.“A Reflect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Discourse in Social Work”.Internation Social Work,Vol.51,No.5,2008,PP.611-622.但它并不是一个有意识或具有战略性的过程,它应该反映在文化、历史、殖民性和现代性等等多种要素的互动过程中④Yang,R.“Internationalisation,Indigenis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49,No.1,2005,PP.66-88.,应该被理解为在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性文化激烈、自发交互对话背景下重新形塑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环境和社会服务制度等多个主体的动态过程。⑤Yip,K.S.“A Dynamic Asian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in Cross-cultural Social Work.”Internation Social Work,Vol.48,No.5,2005,PP.593-60-.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原有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数专注于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社会现实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强调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为中心,扮演主动的角色,而中国学者则持相对消极与被动的态度回应西方理论的冲击,处于引入和学习的位置。⑥A.Ka Tat Tang and Miu-Chung Yan,“Chinese Corpus,Western Application The Chinese Strategy of Engagement with Western Social Work Discouse.”.Internation Social Work,Vol.44,No.4,2001,PP.433-454;Gray,M.and J.Coates,“Indigenization”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Extending the Debate”.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Vol.53,No.5,2010,PP.613-62-.这种思维呈现了中国研究中具有种族中心主义的“冲击—回应”模式(impact-response model)、“传统—现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和“帝国主义模式”(imperialism model)的画面⑦[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产生了将西方视为目标、视为现代化本身追赶的冲动,即以西方为准绳的“现代性冲动”。⑧黄万盛、刘涛:《全球时代的中国价值》,《开放时代》2009年第-期。当然也有少数学者持另一极端的态度,认为本土化是不必要的,具有方向性的错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并不具专业帝国主义,对于特定文化的敏感与多元社会的尊重是其内在价值。因此他们认为本土化是空洞和无意义的。⑨Bar-On,A.“Social Work and the Missionary Zeal to Whip the Heathen Along the Path of Righteousnes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29,No.1,1999,PP.5-26;Yunong,H.and Z.Xiong.“A Reflect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Discourse in Social Work.” Internation Social Work, Vol.51, No.5, 2008, PP.611-622.在本文中,笔者无意于过分强调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本土社会文化背景的距离感或同质性,即认为一方面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本身充满活力与动态性的,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自动有效回应中国的社会现实,而且中西也共享着某些人类共有的价值或行为理念;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与文化具有内在的能力,能够从中国内部探索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变化,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全球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文章想以对话与激活为切入角度,从三个方面重新思考如何能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自动回应与我们本土社会积极引入的双向互动中找出更具生态、能动的理论本土化策略。当然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是整合性运作的,只是出于分析逻辑的方便才人为将其做出划分。

(一)文化的激活: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文化对话

在2001年9月,国际学校社会工作协会和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给出的社会工作的国际定义,共同强调“人权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工作的基础”,这个定义重述专业社会工作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的核心层面。①Chu,W.,M.Tsui and M.Yan.“Social Work as a Mor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Vol.52,No.3,2009,PP.28--298.对于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的追求将社会工作提升至人文主义服务专业的位置。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服务关系是一种道德介入的实践,这种服务中不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技巧,更是以道德的视角进行相关的审视。所以诸多的社会工作理论中富含道德与伦理的诉求,蕴涵着对于社会与人类的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各种预设。所以在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中,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使得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社会工作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得不首先面对文化的考验与调适。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需要引入中国具体的文化与社会要素,思考与强调社会工作理论对于中国文化要素的敏感性和适切性。文化的对话是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中最重要的激活策略,也是其他本土激活策略的基础。

本土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尝试将置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多种文化声音和认知方式呈现出来,为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奠定一个牢固的地方性基础。②Gray,M.and J.Coates,“From Indigenization to Cultural Relevance”,in M.Gray,J.Coates and M.Yellow Bird(eds)Indigenous social work around the World:Towards Culturally Relevant Education and Practice,Aldershot:Ashgate,2008,PP.13-29.这个过程追求对文化的深度理解和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当前社会工作实践的文化运用能力(cultural competent),以应对当前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单方面文化传输的影响。③Gray,M.“Indigeniz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A Response to Yunong and Xiong(2008)”.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Vol.53,No.1,2010,PP.115-12-.所以面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主动回应与传输,我们应该在文化上同样对其保持足够的敏感性,以本土的文化要素积极回应西方理论的对话。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本土文化,吸收和改进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思维,以更好地服务中国的实际需要。在此笔者引用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典范,以示文化激活策略的运用。叶锦成(Yip)以文化的视角对西方社会工作赋权理论作了批判性反思,研究认为华人文化观点下的增强权能内涵与西方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将赋权理念运用于本土服务实践中,考虑将以下几项适用于华人的策略结合进来:(1)同时关注服务对象与其他重要他人的赋权——华人的个人深受周围亲友的影响,即使是现代的华人,其努力的目标主体仍包括家人,而非只是个人;(2)个人权利与责任并重——儒家讲五伦以规范个人在各种角色中应有的责任,这些人际之间的责任受到“仁”所规范,而个人的权利则受到“义”所规范,因此华人的赋权需同时强调个人在其社会角色与地位中的权利与责任;(3)强调和谐的赋权过程——道家强调自然的动态平衡。华人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以维持均衡的互动关系,这是增强权能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文化意涵;(4)渐进的赋权过程——正如俗语:“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困境时华人比较会采用忍耐抑制和逐渐调整,而非激进的冲突与对抗的应对方式。④Yip,K.S.“The Empowerment Model:A Critical Reflection of Empowerment in China Culture”.Social Work,Vol.49,No.3,2004,PP.4-9-48-.

如上所述,在文化激活的过程中我们无意于过分强调本土文化要素的独特性,而是以平等的视角对待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社会正义、多样性的包容、个别化的尊重和人权等人类共享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认真检视本土文化的核心要素①Yunong,H.and Z.Xiong.“Further Discussion of Indigenization in Social Work:A Response to Gray and Coates”.Internation Social Work,Vol.55,No.1,2012,PP.40-52.,以开放的心态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交互对话,以此丰富本土助人体系文化和发展西方社会工作理论。

(二)制度的激活: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体制的反思与完善

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决定的社会工作的政治实践性,为了实现人类的福利和价值,社会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倡导和实际推动,以改革现存不公平的权力和资源分配体制。社会工作的政治实践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微观层面上被视为重新定义与建构政府与个体的关系,以保证社会公民的个体尊严、社会公平、自由和平等等权利的实现;宏观层面上任何对于权力、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平衡的介入与调整都被视为社会工作的政治实践,社会工作被视为一种唤起民众政治意识的手段。②William C.K.Chu&Ming-sum Tsui.“The Nature of Practice Wisdom in Social Work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Vol.51,No.1,2008,PP.4--54.社会工作理论也均对政治层面的实践给予关注。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工作者并不能很好地从制度战略性上为服务对象(弱势群体)表达心声和解决问题,而现实的悖论是服务对象的诸多问题根源在于政治进程所产生结构性的制度缺陷。这些问题特性要求制度性的解决方式,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充满了政治特性,而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却不能很好、很充分地影响或参与政治决策进程。所以在本土化中需要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和实践可能涉及的制度层面进行相关的改革,以为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培育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社会工作教育制度入手,改变传统的社会工作模式,引入批判式教育方式,以提升社会工作学生政治实践的能力。批判教育学不将教育看作是压迫的手段,而是将教育看作是自由的实践、解放的实践;不把教学仅仅看作是一种认知技能的实践,更把教学看作是一种社会政治实践;不是通过“同化”而是通过“转化”来培养学生;强调的不是同质、同一和均一化,而是多元、多样、异质和差异;关注的不是人对现存社会的服从性和符合性,而是注重人的批判性、反思性和质疑性。③姚进忠:《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模式的本土建构——批判教育学理念的引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这样的教育制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即培育社会工作学生能够关心社会差异、社会正义平等和社会改革,能够听到社会弱势边缘群体的声音,看到他/她们的需要,使学生具备解读各种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制度性因素的知觉,从而能以社会工作投身社会改造运动。④刘晓春、古学斌:《解放/被解放?——谈批判教育学与社会工作社区发展教育》,载于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年版。

另一方面在社会工作本土化实际研究或实践中,我们也需要做出相关的思路与策略调整。原有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中诸多学者会过分地强调本土社会、文化、政治等现有结构与制度的重要性而质疑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价值与原则,这导致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检视本土的各种结构制度。在本土化中,我们应该好好地反思我们原有的制度是否需要做出改变以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公众,反思我们的制度是更好地让我们的公众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和尊严,还是让我们的公众更多遭受各种不公平和压迫。⑤Yunong,H.and Z.Xiong.“A Reflect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Discourse in Social Work.”Internation Social Work,Vol.51,No.5,2008,PP.611-622.对于那些阻碍公众实现自由、平等和人性解放的相关制度,社会工作者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倡导、影响政策与制度设置。⑥Tlamelo Mmatli.2008.“Political Activism as a Social Work Strategy in Africa.”Internation Social Work,Vol51,No.3,2008.PP.29--310.所以在社会工作者的实际行动中,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激活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投入与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以更好地检视现存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有效地影响各种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设置,保证所有公民可以尽可能地平等地享有满足他们生存的资源和拥有全面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以彰显社会工作实践的全面性。

(三)实践的激活: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实务的行动研究

社会工作理论的实践逻辑梳理展现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系,理论的演进均来自于实践困境的推动与反思,理论的发展目的也在于提升实践的品质与服务的质量。社会工作强调实践智慧(Practice wisdom),它是一种来自于直接实务经验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理论的技术理性的操作,它产生于对行动一系列的评估和深入反思,反应于行动中,它丰富于介入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对话中。①William C.K.Chu&Ming-sum Tsui.“The Nature of Practice Wisdom in Social Work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Vol.51,No.1,2008,PP.4--54.对于理论于不同环境背景的实践转化中,依赖于实践智慧是必须的,所以在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进程中,对于理论的本土实践成果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路径之一。重视从实践中获得认识是中国的智识传统,通过人类社会与生活的实践,而不是以抽象理论概念来替代人类自身从未了解或经历的社会实际,来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及其生活,这样我们就要到最基本的事实中去寻找最强有力的分析概念。②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这有助于将停留在宏观思辨为特征的宏大叙事式研究转化为聚焦情境化、个体化、动态化的实践现场,通过动态的专业现场来探究对本土化发生着实质性影响的社会文化要素,凸显本土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实践主体的内在体验和他们的话语表达,建立一个相关的本土性的价值论述。③安秋玲:《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已有探索与未来路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行动研究方法的内涵中蕴含着这样的思路和操作技术,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实现实践的激活提供了方向。

行动研究是20世纪后期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方法革命中出现的一种质化研究方法,它是实务工作者对自我行动的一种批判性思考。在工作中,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对已经诊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救,以改进实务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对实务的总结反思理论的适合度与应用性。④Jean McNiff,Pamela Lomax,Jack Whitehead著:《行动研究——生活实践家的研究锦囊》,吴美枝、何礼恩译,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0-35页。行动研究正常是一个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所构成的自我反思的螺旋式循环的过程,一项实施良好的行动研究可以实现以下成果:促进专业理论发展,使专业实践更加卓越,改善工作者的工作情境和缔造更好的社会秩序。行动研究内含行动与研究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侧重不同的取向。在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行动研究中,行动层面旨在特定的本土社会情境中以实务的方式试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和想法,改善中国社会现状及增进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其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干预。研究层面目标有二:一方面是经由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系统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数据,科学研究,反思和完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并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需要在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对的实务、政策和管理问题,从而提炼出符合本土需要的理论议题,并做深入探讨和总结,以形成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⑤何雪松:《迈向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

正如相关社会工作学者评论的一样,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基本的方法来理解和论证我们实务的过程。我们所重视的不仅仅是社会工作者在本土化过程中如何借用原有理论概念化他们的实务工作,我们更重视社会工作理论在与本土社会背景对话过程中能否产生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模式,这个比单纯的引介更为重要。⑥Gray,M.and J.Fook.“The Quest for a Universal Social Work:Som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Social Work Education,Vol.23,No.5,2004,PP.625-644.所以社会工作本土化应该是立足于本土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实践,以问题为研究取向来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而且也应该是社会工作知识体系自我丰富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⑦Gray,M.and J.Coates, “Indigenization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Extending the Debate”.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Vol.53,No.5,2010,PP.613-62-.社会工作理论本土行动研究的开展,“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关注中国现实问题,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①林同奇:《译者代序:“中国中心观”:特点、思潮与内在张力》,载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从本土实践中对话理论的概念应用,从经验自身衍生出本土实践智慧,从而反思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切合度,进而通过实践的激活实现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发展追求。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是一个平等、多维度的互构过程。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思维和实践逻辑在中国文化、社会行动和制度设置上被吸收、运用和调整并由此产生新的本土社会工作概念与理论体系。中西连续的、垂直和水平的对话与交流有力地将三个角度的激活策略统一起来并有效地保持其活力。这个生态的、多维的本土化模式强调本土知识体系的自信,以本土的实践积极地与理论自发回应对话,社会工作者应以“全球思维”进行“本土行动”平等互构。②Karen Lyons.“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Work:International and Local Implication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36,No.3,2006,PP.365-380.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在增强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同时为社会工作的全球化贡献中华文化力量。

四、远景展望:走向“生产领域”的本土社会工作理论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引介与中国社会工作认知模式的再造是中国社会工作全球化和本土化两大主题的核心。不可否认,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中国社会工作进行本土实践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承认在差异之外中西方社会中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与普遍性。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工作本土经验向外推演与表述的意义,同中国研究一样,我们要相信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将从一个单纯的学术“消费领域”逐渐成为一个“生产领域”③参见 Elizabeth Perry,Partners at Fifty:American China Studies and PRC,Washington:Paper for Conference on Trend in China Watching,1999.,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经验同样也有不同程度上的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④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中国社会工作者应该以全球和本土的思维进行思考和行动。文章以实践逻辑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作了系统梳理与阐释,以期引导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实践的国际视野,并在此基础上以中西互构性的思路提出了由文化、制度和实践三个角度共同组成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对话与激活的立体生态策略。这是一个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自动回应与我们本土社会积极引入的双向互动过程。研究期望以此生成一种社会工作本土意义的国际视野,期望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以文化自信的心态审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立足于本土实践文化智慧以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姿势引介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以此丰富国际社会工作内涵,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与面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主题。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本土化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