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鲁生
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对主办地知名度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2月结束的2014年冬奥会,便让世人对索契这座黑海之滨的美丽城市倾注了更多关注。
然而,冬奥会带来的喧闹中,一些与索契有关的往事已被世人淡忘——这里曾在沙俄时期发生过种族清洗;苏联政坛的风云变幻,亦与这座人口不足45万的小城有着不解之缘……
今日赛场,昔日战场
索契所在的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交界,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16世纪开始,沙皇俄国加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战团,在这一地区上演你争我夺的“三国演义”。后来,土耳其和波斯相继衰落,俄罗斯在对高加索的争夺中渐渐占得上风。
1829年,沙俄与土耳其的第八次俄土战争结束,双方签订《亚德里安堡条约》,俄方获得包括索契在内的黑海沿岸大片土地。当地的原住民切尔克斯人车臣和达吉斯坦伊玛目(伊斯兰教教职)夏米尔的带领下,继续与俄军交战。
1855年,尼古拉一世病逝,其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为消除这一“对帝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隐患,1857年,亚历山大二世决定肃清切尔克斯人。
但是亚历山大二世驱逐、清洗切尔克斯人的行动,并未能给高加索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相反,血腥与暴力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以致今天的俄罗斯依然面临来自当地的恐怖主义威胁。亚历山大二世本人,则于1881年3月1日,在圣彼得堡被激进的“人民意志党”成员用炸弹炸死。
此后不到40年,统治俄罗斯长达4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也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中土崩瓦解,布尔什维克成为索契的新主人。
“红色疗养城”的崛起
索契之所以被打造成疗养胜地,与斯大林有莫大关系。从1923年起,斯大林就开始抱怨记忆力下降,还担心左臂肌肉萎缩(斯大林少年时期得过败血症,左臂感染,从此落下病根)。索契依山傍海,雪山与沙滩相映,宜人的自然条件,令它迅速进入克里姆林宫的视野。
有了斯大林带头,米高扬、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古比雪夫等苏共高层纷纷效仿,在索契修建别墅。索契也因政治领袖们的光临,而迎来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据俄新社实地探访,斯大林在索契的别墅距市中心约12公里,坐落于黑海岸边的一座山上,建于1937年,周围绿树环绕,建筑物本身也被漆成绿色,由此得名“绿树林”。
通过激烈政治斗争上台的斯大林,虽然手握无限权力,依然被深深的不安全感包围,这从摆放在别墅里的宽大沙发便可看出。美国《匹茨堡邮报-公报》称,这张沙发足有一般沙发的两倍长,而且特别高,身材矮壮的斯大林坐在上面,从背后根本看不到人。还有未经证实的说法称,沙发里填充着马鬃,因为别墅的主人相信这种材料可以抵御子弹。
除了“防弹沙发”,斯大林的不安全感还表现在可以藏人的空心墙、别墅内的秘密暗道以及夜间休息时经常换房间等方面。其中,那条暗道直通黑海边的一个码头,确保别墅内发生紧急事件时,“大人物”能够顺利脱身,再登上停靠在码头的军舰远走高飞。
这种谨小慎微并非毫无道理。1939年,斯大林在索契疗养时,日本军方的激进势力就策划过一场针对他的刺杀行动。所幸,暗藏在日本间谍机关内部的苏联特工及时将这一密谋报告给了莫斯科,由7名俄罗斯人组成的暗杀小组,刚一跨过土耳其边境就被击溃了。
每年8月到9月,斯大林都会前往索契休养。莫斯科的其他重要人物经常不辞辛苦,赶来向他汇报工作。索契因此被誉为苏联的“夏都”,1948年升格为独立直辖区。
前方疗养,“后院”起火
或许是为了避嫌,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谁也不愿“继承”他的别墅,但这并不意味着索契从此被遗忘,相反,位高权重的苏联官员越来越喜欢到这里享受海风和阳光。赫鲁晓夫就认为,去黑海之滨疗养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讽刺的是,正是在他到索契“减压”时,留守莫斯科的其他领导人经过一番串联,迫使赫氏不得不提前“退休”。
那是1964年9月30日,赫鲁晓夫抵达索契。这之前,克里姆林宫围墙内的“倒赫派”已经蠢蠢欲动,时任苏共总书记却对此毫无知觉——否则,他万万不会离开莫斯科。在索契,络绎不绝的外宾等着赫鲁晓夫接待:日本、巴基斯坦的议会代表团,西德共产党领导人马克斯·雷曼,法国内阁部长加斯东·巴勒维斯基……10月1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突然召开了讨论撤换赫鲁晓夫的会议,惊慌失措的后者奔回首都,只来得及在14日的会议上,亲耳倾听关于撤销他的职务及其原因的报告。
新上台的勃列日涅夫废除了前任的许多改革措施,但他同样强调“工作与休养相结合”。勃氏掌权期间的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苏联《国家疗养区法》中关于“疗养事业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落实,索契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其实,勃列日涅夫本人一开始对索契并不感冒。后来,有人建议他去那里“泡泡温泉”,说可以医治风湿性关节炎。勃列日涅夫半信半疑地来到索契,在温泉里体验了几回,症状果然缓解,他从此迷上了索契,认为在这里疗养可以让自己集中精力处理国家大事。
苏联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对索契的山水钟情不已。然而,1991年8月,又是当他在索契度假时,莫斯科爆发“8·19政变”,昔日强大无比的苏联从此加速走向解体。
时至今日,俄罗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国家领导人在度假期间屡屡“祸起萧墙”,所以,从普京开始,领导人来索契时,总统总理往往同行,为的就是避免“后院起火”。
近些年,俄罗斯经济复苏,从平民到权贵,人们重新有了去黑海之滨疗养的闲情。作为对历史传统的延续,普京在索契同样有别墅——据传比斯大林的还阔绰;另一方面,俄政府大手笔打造本届冬奥会,两者联系起来,被外界解读为俄罗斯在又一位强势领袖带领下重振大国雄风的前奏。扮演政治舞台的索契,其上的演出也不会随着冬奥会结束而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