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德,张 亮,张莉聪,耿东森
(华北科技学院研究生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华北科技学院参加“服务国家特殊需要——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项目,自2012年起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2012和2013年,围绕安全生产需要,设立了安全监察监管、应急救援、职业危害防治与监管等10个培养方向,共招收研究生62人,目前各项工作基本依照培养方案顺利进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一直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围绕“服务国家特殊需要”研究生培养项目的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一条新的方法。
模式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简约性、中介性、可仿效性和开放性特征的某种活动的理论模型和操作样式,是理论和实践的中介。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依照研究生培养过程,研究生培养模式一般由若干个要素组成,组成要素有“三要素”、“四要素”、“六要素”等多种说法[1-3],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就是相关要素的内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培养模式[4-7]的确立,受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方式、人才类别及培养质量等因素制约与影响。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从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生培养已经从当初定位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输送人才扩充为社会各行业提供高层次专业人才服务。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也由原来服务于安全生产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提供后备人才拓宽为安全生产领域提供各类专业人才服务,包括安全监管、安全技术、安全中介服务的等各类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定位的变化,必然带来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培养方法等一系列情况的变化。因此,根据服务国家特殊需要研究生培养项目设置目的,参照国内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先进理念,我们提出研究生“九要素”培养模式,即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制度、导师队伍、平台建设、方案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质量评价与监控等九个要素。
2.1.1 培养理念
在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为社会培养一流人才为中心任务,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质量第一”是指将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业务能力和素质为首要任务;“服务社会”是指要根据安全生产对人才需求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研究生培养方向;开放办学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是要吸收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二是和有关单位加强联系,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信息交流实现共享。
2.1.2 培养目标
以为安全生产提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一是使全体研究生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掌握从事安全生产领域相关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具备从事安全工程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三是具备安全生产领域专业人员的人文、心理和业务品质,例如“安全第一”的意识、自觉遵守安全法规的意识。
2.1.3 培养组织
从事服务国家特殊需要的培养单位,基本上属于初次从事研究生培养工作,我校也不例外,研究生培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在此情况下,研究生培养组织工作的体系宜采取学校层面集中管理为主、二级学院协助管理为辅的方式。研究生培养工作从招生、教学组织、师资管理、学生管理、学位论文集学位授予等一系列环节,都由职能部门集中管理,二级学院予以协助和配合。
2.1.4 培养制度
制度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纽带。实行制度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制度是每一项工作的标准、执行依据和指南,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师、管理人员和研究生都严格依照制度办事是保证研究生培养工作良性运行的关键。研究生制度必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必须要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调整,与时俱进进行及时调整,我校自2012年以来,共出台了研究生学籍管理、招生、导师聘任等相关制度23项,基本建立了研究生培养的制度体系。
2.1.5 师资队伍
研究生师资包括导师、任课教师和专业技能指导教师。只有一流师资,才能保证培养出一流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师资选聘工作中,我们从资历、学术水平、专业方向制定了聘任标准,现代大学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导师的选择不能局限于本校教师,而应在更大更宽的领域内选择。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隶属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学校与总局所属的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息中心、职业卫生中心毗邻的优势,从三个单位聘任了一批指导教师,通过订立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加强了研究生导师队伍。
2.1.6 平台建设
培养平台包括校内培养平台和校外专业技能训练基地。校内培养平台主要是指校内实验室和计算机房,主要用于研究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例如测试技术、大型数值模拟程序的运用等,我校研究生充分利用了校内矿井灾害防治、人机工程等重点实验室,掌握了瓦斯、水质分析等测试技术,利用研究生专用机房掌握了Matlab、Ansys等数值模拟程序。二是指专业技能训练基地,自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与开滦集团、中煤华晋集团、安徽煤监局、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等六家单位订立合作协议,将其作为我校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根据每位研究生培养方向安排其到上述单位进行实践技能训练。
2.1.7 方案实施
研究生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精心制定培养方案,只有科学的方案,才能保证实施到位。我校在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参加研究生培养特殊需要项目后,由研究生管理部门会同二级学院制定培养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过校内外专家多次审查后予以试行。为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根据研究生培养过程,将方案有关内容分解成相关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员、执行时间和完成标准,确保执行力;同时,及时收集各方面对方案的意见并予以及时修订。实践表明,方案实施的好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2.1.8 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围绕研究生就业方向确定。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向,我们将研究生专业技能分成如下内容:安全仪器仪表的使用、检测和维修,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安全信息采集、分析及管理,应急预案与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监管执法,事故调查与事故管理。由研究生管理部门会同指导教师确定研究生参与其中相关类别的专业技能训练。
2.1.9 质量评价与监控
我校研究生培养的评价,采取综合测评的方式,重点考察其掌握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情况,必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且学习成绩合格。(2)完成工程实践环节的情况。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实习指导书规定的实习内容,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论文成绩。学位论文符合相关规定,由兼职指导教师对其工程意义及实用性给予书面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学术评价,并同时作出是否允许答辩的评判。研究生必须获得两位指导教师的同意,方可进行毕业答辩。(4)职业道德素养。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出勤、遵守安全法规、诚信、敬业等职业道德素质情况进行书面评价,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以上九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中,培养理念贯穿于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研究生培养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培养组织是研究生培养任务执行和落实的主体,培养制度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师资队伍、培养平台是研究生培养的条件,这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建设一流的培养平台,而一流的平台为教师培养创造了条件;方案实施是前提条件,专业技能训练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质量评价和监控是研究生培养正常进行的控制阀。
“九要素”培养模式已经在2012级和2013级两个年级研究生的进行实施,实践证明这一模式非常适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1)深入贯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理念,重点加强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严格课题教学管理,研究生课程学习质量稳定,两个年级研究生在工程数学、工程力学与外语等基础课程学习方面,专业课程学习也得到导师的认可,收效明显,其中2012级研究生一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人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面达到30%以上。
2)为研究生培养构造高水平发展平台,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事业费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资助,每位研究生均参加了至少一项安全生产相关课题研究,到2014年3月份,研究生在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人均超过一篇以上。学术成果也为安全工程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3)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技能训练,一是集中安排2~3周的集中性的专业技能训练,学习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普适性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二是根据培养方向,由导师安排6~8个月的专业技能训练。研究生在参加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了解了安全生产实际,大部分同学依据实际需要,明确了专业方向,选定了研究课题,为学位论文的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
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学生、研究生管理机构、导师参与的综合性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监控每一位研究生培养指标进展情况,及时予以提醒和警示,确保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由于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刚刚起步,所提出的“九要素”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将根据出现的问题,在广泛征求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的意见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正、完善,力求创建一套适合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型培养模式。
[1] 陈少雄,王静一,尹柳营.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量评价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7):51-53.
[2] 刘红雨,闾晓兵.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J].新余高专学报,2009,14(5):73-75.
[3] 陈新忠,董泽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04-07.
[4]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5] 贺硕怡.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2013,397(4):170-175.
[6] 陈铁群,解丽霞,谢胜利,等.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58-61.
[7] 裴劲松.面向实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