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进发,金 真,田 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5)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也是国内首个以航空港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的实验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急需相应的理论、智力与技术支撑,目前,国内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还不丰富,构建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实验区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发展引擎目标的实现提供航空经济理论和应用支撑,将有助于推进河南航空经济走在全国前列。
1.航空经济发展
在航空经济概念的演变和提出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机场经济、临空经济、航空经济阶段,还先后出现了航天经济、临空港经济、低空经济、航空港经济和临空产业等相近、相似、相混的概念,目前,航空经济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航空经济的理论阐释基本上是从产业角度、经济发展形态角度、区域和新经济地理角度、发展经济学角度深化对航空经济的认识,政策制定者对航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也是从国家、政府、行业、产业、区域、企业等多角度去分解合成。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河南积极探寻中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务院文件批准实验区建设规划,首开以国家力量推动中国航空经济大发展的先河,所提出的航空经济发展创新建设模式(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航空运输为纽带,以高时效、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空间集聚产业为标志,以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与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支点,形成区域核心增长极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更是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补充,政府推进跨越发展型(郑州模式)与原始创新主导型(北京模式)、全面综合协调型(上海模式)、企业主体主导型(深圳模式)、政府推动主导型(苏州模式);长江三角洲创新体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如果将有利于促进航空枢纽、航空产业、航空都市发展的各类创新要素汇聚成的整体称为航空经济发展创新系统,并以行政区划界限作为系统的边界,那么,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是指在航空大都市协同创新网络内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高校与研究机构—知识创新主体,政府以及中介机构—制度创新的主体,通过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构成产业链、技术链、知识链和价值链,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企业、高校、政府和技术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与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区域经济、航空大都市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将重点分析针对实验区建设的航空经济发展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2.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自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协同创新后,创新型国家建设被迅速提上国家战略高度,随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以来,众多学者分别从学科建设、学科集群、共享平台、校所联合、校际联盟、校企合作、产业集群等方面对高校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研究大致经历了高校参与、高校本体和高校主导三个阶段,制约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各种因素有领军人物、利益关系、条块分割、期望差异等。
高校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多维开放的复杂系统,针对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开展的研究有:依据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框架层次不同,将协同创新分为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运用供应链理论开展基于供应链的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研究;运用开放式创新理论开展开放式政产学研网络体系研究,用信息生态学建立了产学研技术创新生态模型;基于生态位管理,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运用云计算及其协同技术构建产学研服务云框架。
结合各区域、行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研究有:运用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开展中关村示范区与北京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机制及其政策研究,通过中关村—北京创新体系建设演化路径,以实现宏观和微观创新体系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发展;协同创新体系完善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上海创新基地的建设路径;基于三螺旋框架从驱动力、合作、利益分配三个角度构建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将产学研集群形态演进创新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光谷”和“中国农谷”建设;开展重庆子信息产业集群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模型研究等。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体系还缺少对航空经济发展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针对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现状和面临的难题,开展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研究,并提出实验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协同创新建议。
3.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现状
多年来,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为代表的航空特色大学坚持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人才培养为纽带,加强省(地)校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扩大科研面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探索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的过程中,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科研创新为突破口,加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统筹规划建设、协同军民融合、建设创新基地平台、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等措施来实现具有特色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北航的“区域研究院+专业研究所+联合实验室”全国布局已形成,北航北京研究院、广州研究院、深圳研究院、丹阳研究院、南方产业基地(顺德)以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促协同创新。有鲜明“三航”(即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在坚持“立足民航,依靠民航,服务民航”的开放办学型思路,通过建立和实施董事会管理体制,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新路子。天津滨海新区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空客A320落户天津、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建立,为中国民航大学通过科技研发更好打造民用航空产业产学研结合的完整链条提供了重要平台,“中航工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基金为民航大学与中航工业的合作提供了资金保证。
自“2011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共计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航空经济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有: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的“先进航空发动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航时代协同创新中心”;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航科技集团联合组建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南航牵头组建的“直升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牵头组建的“航空航天关键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华大学牵头组建的“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由南昌航空大学联合中航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6家单位组建的“航空制造业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组建的“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牵头组建的“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航空经济的战略地位和航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在发展战略、组织保障、扶持政策、创新环境等方面为航空特色协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支持。2012年2月,民航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快河南省民航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科技部、省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科技部支持实验区发展,在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领域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建设动力电源关键材料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温非金属材料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优势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和支持郑州、洛阳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推动焦作等省级高新区升级。
根据“河南省协同创新计划”的要求,针对河南省“一号工程”实验区的发展需要,河南航空经济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十分丰富,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搭建了各类协同创新平台。(1)研发平台:航空制造及装备研究中心、航空物流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多模信息感知计算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航空复杂零件数字化制造创新型科技团队。(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现代物流研究院、约翰·卡萨达中国工作室,成立了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豫教科技【2012】220号文件)、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筹建中的郑州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航空大都市发展研究院。(3)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地方合作办学:安阳工学院飞行技术专业;省人社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民航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南阳市政府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训练基地项目;河南永翔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筹建的通航全产业链基地;中原彼得堡航空大学项目。这些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和项目加速了航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航空经济发展创新体系,但是由于航空经济在我国的研究刚起步,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除了存在着与其他类协同创新体同样的问题,如自主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学研结合政策不完善、运行机制体制不合理、产业孵化效率低外,航空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还面临着自己特有的一些问题。
1.航空产业基础薄弱,协同创新要素不足
按照实验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实验区着眼于发挥区域交通优势,在持续推动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建设,实验区航空物流、电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然而,由于实验区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通过区域创新提升自身的能力来产生“吸引力”,解决郑州航空港区创新要素不足难以有效支撑其快速发展问题。
2.航空港竞争激烈,空间结构相对脆弱
郑州航空港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郑州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具备成为大型区域航空枢纽的条件。然而,武汉市在强力推进天河机场三期项目建设,天河机场第二跑道明年启用;亚洲最大的工业及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普洛斯将投资15亿元,建设长沙空港物流园;2014年5月14日,国家民航局批复《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规划了146平方公里的航空城,众多中部空港建设的激烈竞争,使得航空市场空间互夺的现象严重,会影响实验区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实验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发育。
3.航空经济人才匮乏,技术创新供给不足
由于实验区航空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航空经济发展的知识集聚、高水平的协同创新供给还需要一定过程,河南航空类高校、研究机构较少等多个协同供给区位因素的影响,航空经济研发人员、技术、公司、机构还没有在实验区形成技术集聚,航空经济领军人才匮乏,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市场结合不紧,技术创新供给不足,科技投入力度不大,航空经济发展更是研发不足,2013年,河南省研发(R&D)经费投入355.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11%,远低于全国的2.09%(公报数),在中部六省中位于第五名。
4.港区企业创新不足,协同创新效率不高
国家出于民航强国战略全局考虑,河南省出于对第五波经济大潮的追赶,由政府主导的航空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多于航空产业企业开展的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政府主导的政策创新多于由航空经济研发机构开展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然而企业是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主角,也应是实验区最活跃的主体,目前,实验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欠缺,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导致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步伐缓慢,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协同创新效率不高的重要内在因素。
5.高校科技改革乏力,协同创新落实艰难
由于协同创新的“特区”性质会改变高校原有人事、科技、教学管理机制体制,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遇到了对外建立跨领域、跨区域、跨国界创新联盟协同困难,对内机制、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再改造、科技创新对接产业创新再设计困难。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存在的协同中心内部制度不完善,人员激励不到位,发展规划落实难等问题。
实验区是我国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先试区,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也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要构建具有特色鲜明的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需要多层次、多视角地系统思考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构成要素、自组织耗散结构等,我们借助战略生态位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简称SNM)理论,从三层框架来构建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如图1),探讨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及其策略。
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微观层围绕航空产业个别需求所承载的项目开展协同;中观层面向航空经济某个领域的某类问题,形成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宏观层面向航空经济,保证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领域实施并建立稳定的协同机制。
首先,从宏观立足实验区,牢牢把握国家支持航空经济实验区率先发展和支持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三大战略机遇,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实现由要素建设为中心向系统功能发挥为中心转变,在国家区域层面进行战略谋划与设计,从创新伙伴的选择出发,在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必做的基础领域建立稳定协同机制,经过愿景管理,形成创新资源要素有效联动、系统整体功能全面跃升的区域创新网络,最终达成创新组织的战略协同。
其次,从中观着眼禀赋,根植于实验区在先行先试、区位空间、产业特点、创新资源和创新文化等方面的禀赋特色优势,特别要瞄准航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通过体系创新,侧重于航空经济某个领域某类问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生态位实验构建,透过创新网络的管理,衍生、增加创新优势,最终达成创新的组织协同。
再次,从微观服务于实验区航空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建设实际需求,从生态位的实验扩大复制,经过学习管理,侧重于创新组织的知识协同。
图1 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
当前,我国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各种硬软环境都没有得到完善,政府的调控作用就显得比较关键,实验区是国家首个航空经济先行实验区,需要国家和河南给予相应政策推动发展,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建设前期应选择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河南需要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意识,形成区域内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的互动机制,形成有利于更广泛利用创新要素流动、配置和互动的制度体系。
建议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着手编制《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资源路线图》;省政府与国家有关部委应围绕推动航空港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发展建立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建立具有政府引导性质的推动协同创新的机制;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为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合理的税赋环境、优惠的土地环境、优越的引智环境、有利的投入环境,探索建立航空经济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监督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
建议重组政府服务流程,加强产业承接地与产业输出地的合作联系,提高政府对实验区重点产业规划、引导、管理的科学性,及时开展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在实验区规划框架下,找准重点产业发展的定位,选准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引导实验区内外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配套产业。要保持实施区内新郑国际机场货运量增长的稳定性,需要把握协同创新服务航空经济产业主题,把协同创新服务于实验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置于首位,从创新要素培育、创新供需对接、创新投入加大、创新协同联动等多方入手,强力推进生产要素集中配置、创新要素快速聚集。为此,政府要把握创新重点,加快构建航空经济产业体系。既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更要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建议发挥高校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航空物流、商贸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推动商贸业、物流业向航空物流商贸供应链一体转变,促进富士康的根植化及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化,培育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电子商务特色产业,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高校要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建议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航空经济发展研究院、工程中心,在企业与高校间形成文化和架构上的依存关系,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企业要健全创新投入机制,突破创新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与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是当今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创新的标准范式和实践途径。实验区仅有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是不够的,因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或科研机构)是技术转移的源泉,政府是创新环境的主导者,产业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为此,建议要针对政产学研的汇聚点,建立航空经济发展汇聚机制;夯实政产学研创新基础,建立航空经济发展信任机制;针对不同层次需求的协同特点,建立航空经济发展平台机制;以项目开始构建创新网络,建立航空经济发展延伸机制。如建立高校和政府之间领导互访机制,航空投融资项目合作为起点的校企联盟,通过互派挂职,科技特派员、持股加盟,兼职教授等方式的人员交流,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以项目形式为起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干部交流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创新网络,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建议立足航空经济共生发展,深化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增强校内教师、科研人员的航空特色科研导向性,以凝聚、挖掘校内人才资源,增强科研实力,抱团协同攻关,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建议着力研究如何深化改革职称评聘机制,以理顺教科研人员参与教学、科研的动机和目的,激发所有人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使命感;建立操作性强的协同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和办事机构,以解决参与协同创新的科研人员的人事聘用、考评、分配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促进校内科研团队的良性建设发展 。
当前,航空港区正按照规划,围绕航空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要产业领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并在医疗、教育方面给予引进的人才进行全方位保障。但航空经济发展人才缺乏,需要航空港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先行先试,建议早日完成航空经济引智实验区申报,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航空港急需的紧缺人才,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郑州航空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由于河南航空类高校及科研机构不多,高校要融入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先要解放办学思想,才能建立跨高校、跨单位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议出台特殊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学科领军人物,汇聚一流的人才,并且加大省内航空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投入和人才培养;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禁锢,组建学术梯队,形成省内航空经济发展教学科研合力;加强与区域内外、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联系,成立科研联合体,提升科研实力。如郑州航空大都市发展研究院组建将从“科研、服务、教育”出发,通过集成管理,分散建设,协同攻关,在区域上与郑州航院合作、全国上与清华合作、国际上与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建成国内国际一流的航空大都市和航空经济的领军机构。
参考文献:
[1]张占仓,蔡建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181-184.
[2]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3]张水潮.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及其旋进策略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31-235.
[4]冯 锋,戚 湧,梁 祎,朱长林.基于协同创新的开放式政产学研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3(7):133-135.
[5]潘 郁,陆书星,潘 芳.大数据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生态系统架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1-4.
[6]罗嘉文,张光宇.基于SNM理论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13,(8):241-245.
[7]李 林,蒋东林.云计算协同技术背景下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8):32-35.
[8]刘玉玲,肖 艳.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3,(11):97-98.
[9]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10]何红媛,何 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人民论坛,2014,(2):49-51.
[11]林东明.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践行路径探索[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