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舆论管理的对策建议

2014-03-29 14:41:17苗婧萱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企业

苗婧萱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舆论管理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企业,既要创造财富又要承担社会责任,不可避免地时常会处在舆论的“旋涡”当中,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带来市场的丢失、经济效益的损失和外界形象的“挂失”,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就要善于加强舆论管理,学会应对舆论挑战,化解舆论危机。

一、企业舆论热点分析

综合归纳企业容易产生关注效应,上升为舆论热点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问题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关乎健康,甚至关乎生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红线和底线。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安全生产问题是最具引发关注的舆论热点。仅是今年吉林煤业集团八宝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事故、中石化黄岛经济开发区黄潍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就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极为关注,特别是网民的观点助推,使这些省属国企、央企都曾陷入舆论危机,企业要付出百倍的艰辛努力,才能重拾外界公众的信心,重建信任。

(二)环保问题

随着公众对环保重要性认识的加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换言之,宁要绿水青山,决不只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共识。企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得到扭转。就企业而言,发展是硬道理,但资源、环境是硬条件。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都有具体的阐述和明确的要求。今后,企业无论是新上项目,还是已有工厂,环保不达标的,将丧失其生存空间。企业节能减排任务不落实,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并升级演变为公众事件、稳定事件的,将不足为奇。近年来,反对大型化工厂落户家园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至关重要,是企业以人为本特征的重要体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往往都尊重民权、保障民利、倾听民声、解决民困。反之,员工思想情绪受到排斥和压抑,生产生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形成企业发展的负能量,引发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更有甚者形成员工与企业的尖锐矛盾。这种事情被媒体报道,往往引发网民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形成一边倒对企业声讨之势。富士康员工自杀现象就是一个鲜明例证。

(四)“四风”问题

企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最容易激起民愤,引发不良舆情。因为“四风”问题,是横亘在企业领导与员工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不仅影响破坏企业的干部关系,而且毒化企业的内部风气,最基层员工都看得见、摸得着,体会最深、关注最切。如企业不重视和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四风”问题,就是企业舆论危机的导火索。

(五)企业重大失误

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战略的失误、改革的失误、决策的失误,还是执行操作当中的失误,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场负面舆论风暴。一方面,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充满新期盼,新要求,而现实当中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心理承压负重能力较弱,一旦发生由于某种失误带来的利益调整或下降,不满情绪则容易失控。另一方面,我国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尚不成熟,媒体或外界得到此类信息也会大加渲染,放大企业失误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后果,给企业平添舆论压力。

(六)企业领导言行

企业员工群众往往是从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和举止言谈看待其好坏,评价企业风气。领导者不经意间的不当言行,或者是一句雷人的话语,都可能把企业推到舆论的浪尖风口,受到公众的质疑和外界的跟踪关注。不良后果就是随着企业高官的落马,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也跟着大打折扣。同时企业家比较高调或出现危机,也是企业发生舆论危机的两大节点。企业人格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企业家形象,外界和媒体对企业家的高度聚焦,势必延伸为对企业的热点关注。

二、加强舆论管理的对策建议

舆论管理,指个人或组织通过主动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包括优化与媒体的关系、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巧妙应对媒体和社会关注等,从而引导舆论向着预设目标发展的过程。企业在全面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就要持续伴随着企业舆论管理的强化,减少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话语路障”和“杂音”,使企业在争取科学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当中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具体就是落实好“七个一”。

(一)一把手工程

要把加强企业舆论管理纳入一把手工程加以重视、研究和实施。舆论危机可以导致企业的生存发展危机。只有一把手的认识高度上去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起来;只有一把手亲自抓,才能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应对合力。一把手亲自抓的具体工作包括建立一个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一个务实管用的应急预案,建立员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建立舆情定期分析报告制度,特别是建立重大舆情第一时间直通汇报制度。要组织出台一份质量高的“舆情分析报告”,判断舆论发展走向和趋势,及时制定完整严密的应对方案,从而在一把手的调度指挥下,形成高效运转机制。

(二)事归“一口”

企业的舆论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一个声音。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之一体现在不能政出多门。同理,舆论管理的科学性就是不能“声”出多门。要统一发声,专门发声,就要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机制,由企业新闻发言人来代表企业发布信息,表达观点,阐述立场。企业新闻发言人,要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多观察、多演练,能够全面把握企业的整体情况,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善于运用应对媒体的常识技巧,把握应对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让公众信任的品牌形象。同时,企业还要畅通为新闻发言人服务的渠道,使新闻发言人信息来源准确,速度快捷,为其及时发布提供支撑。

(三)建立一套企媒关系机制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倾斜,特别是新兴媒体具有放大、会聚、拓展效应,加之媒体管理政策越来越放开,使媒体这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帮手,有时也可以放大危机事件成为企业的“杀手”。企业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建立日常企媒关系机制。积极确立目标媒体,并在高、深、广三个层面布局,建立媒体驻企记者站,并积极满足媒体的报道诉求,搞好媒体的采访服务,以诚相待,平等相待,把握企业与媒体的天然纽带,积极与媒体展开新闻和广告合作,组织媒体参观企业工艺流程,从而打下良好的企媒关系基础。

(四)建立一套内部舆论风险管理机制

针对大众传播活动进入实时、互动、高效“微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舆论场的实际情况,要实施舆论风险管理,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认真查找舆情风险点,对于集中表现在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经营活动、人事安排、干部言行、职工福利待遇和窗口单位服务等舆情风险点,进行评估和研判,在企业内部报刊、电视上刊播国家有关政策条文、系列述评、人物访谈,加大正面事实报道力度,超前用新闻宣传积极引导舆论关切,释疑解惑,减少负面舆论影响,严防小道消息和网络谣传演变为舆论氛围,新闻消息演变为新闻事件,努力做到导向正确,把握得当,引导有力,形成首声效应。

(五)建一套突发事件舆论应急机制

要就事论事,弄清弄准事实,同时要抓住时效,抢占发布先机,特别是高层,要亲历亲为与媒体沟通,与政府及第三方合作,尽最大可能取得支持,同时要以公众利益出发,特别是以受伤害方利益保证为前提,不计较企业眼前的得失,不单求事件平息,积极研究怎样重塑企业形象,与员工紧密沟通,上下一心,凝聚力量,共度危机,促使媒体多给企业正向力量。

(六)筑一块舆论新阵地——企业门户网站

企业门户网站是企业外部形象的名片,是企业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企业要组织力量,精心办好企业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信息,定期策划栏目,经常更新内容,打造声像一体、图文并茂的网页风格,通过网站的宣传建设,给浏览者打上良好的心理印迹,进而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形象建塑力。

(七)育一批“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指的是,部分受众会积极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和观点,并积极对外传播,而其他人则依靠自己的“意见领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企业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传播力,特别是微博、微信等信息高速公路的传播力。着力培养一批有代表性的“意见领袖”,对于意见领袖,企业实施全方位开放政策,使之深入了解企业,并能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发现问题,进行“跟帖”解释,阐明事实,以此消除错误认识,纠正失实言论,影响和带动网民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客观理性的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舆论管理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要加强企业舆论管理就要认识真到位,思想真重视,力量真整合,机制真顺畅。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