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锁娣 庄怡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呈现多元化倾向,其差异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各个院校也都在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改进教学管理中的考试制度,其改革宗旨是:转变观念先行,能力测试为重,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制度,引导教学改革,促进教与学两个要素的变革,从而在整体上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考试历来是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检验教学效果和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就高职院校而言,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行考试制度侧重考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能力,考生往往在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轻松应对。这样很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悖。因此,改革现行的考试管理制度意义重大,应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考试制度在总体上仍然沿袭传统的高校考试模式,具有应试教育的特征,如笔试形式的考试较多,口试及答辩形式的考试较少;统一形式的考试较多,因材施考的考试较少;理论知识考试较多,操作技能及实践能力考试较少;闭卷形式的考试较多,开卷形式的考试较少等[1]。这种考试的明显弊端是容易忽视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造成学生对授课重点、考试范围和标准答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和形成高职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考试内容落伍。在考试内容上,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存在过于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规律等理论方面测试的现象,而对学生知识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明显薄弱;局限于以书本、课堂为中心,对记忆能力和客观知识点考核较多。这样考试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学生考试看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高职院校的任何一门课程,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高的课程,如果考试的内容全在课堂的黑板上和课下的笔记本上,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锤炼和提升,更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2)考试形式呆板。目前高职院校在期末举行一次性期终考试仍然是考试形式的主要形态,成绩的评定则是根据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两部分的综合,在客观性和灵活性方面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平时成绩的比重通常都在20%~40%之间,加之部分学生平时抄袭作业以及课程报告类同,教师并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最终只能以一张期终试卷来评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而期末的试卷往往因篇幅和考试时间所限,不可能覆盖全部教学内容;考试的题型中客观题又占了相当比例,学生只需要考前死记硬背就能获得高分,因此这种单纯依靠一次性期终考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显然有失偏颇。
3)评价体系僵硬。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统一的考试评价尺度,通常以一次终结性的考试来进行评价,这本身就缺乏公平性。一门课的内容比较多,涉及考试内容只能是小部分,用一小部分内容去考核学生整门课程的学习状况本身就不是一种合理的做法。许多课程的考试题型都是按统一要求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及计算题等,纵观整张试卷,教师上课的内容就是学生考试的内容。这样会使得一些学生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只凭短期记忆力好,就能轻松取得好成绩,这就难以全面判断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考试管理缺乏科学性。一是信息反馈不畅。高职院校考试评分基本上仍采用百分制,教师只关注阅卷评分,对试卷及成绩分析不够关注,信息反馈更少。虽然也有教师对考试情况进行了分析,但只是流于表面形式,通报一下试卷中的问题,而对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客观的科学分析。学生也认为考过了,缺乏进一步去了解教师对问题分析研究的意识[2]。事实上考试的结果并没有对学生引发应有的正面激励或鞭策效果。二是考教没有分离。高职院校大部分课程尚未实现教考分离,往往讲授、命题、评卷、打分由一位教师包办。由此容易滋生以下问题:第一,可信度下降。由于考试的客观性出现偏差,势必会降低所获取的评价信息的真实性;第二,公正性下降,教考不分离导致试题的难易度及知识覆盖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因素,一些责任性差的教师在命题时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甚至于为学生划范围、圈重点,难以达到课纲要求;第三,重要性下降。由于考试的可信度低,客观性又出现偏差,导致诸多学生意识不到考试成绩的好坏与理解程度的因果关系,意识不到技能考核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就必须改变较为单一的传统考试模式,以发展、创新、科学的观点来指导考试制度的改革,从而为师生提供较为合理的教育方法与学习导向。
1)注重考试内容的体系性。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训练专业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目前的技术发展、行业特征、产业趋势等,并在考试中予以体现。考试的内容既要突出课程重点,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又要鼓励学生有创新地答卷[2]。这种做法可以改变学生依赖于教材和课堂笔记,真正学到实用管用的理论和技能。在考试的试卷评阅上,教师要有前瞻性和宽容性,对于主观题应允许学生对考题有不同的表达与理解,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对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回答,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加分。
2)注重考试方式的多样性。考试改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因课制宜、因才制宜,即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倡导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同时要改进考试方式,依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应用不同的考试方式。如:对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要实行考、教分离;对知识点密集的专业基础课可实行闭卷考试;对注重能力测试的课程尝试开卷考试等。专业基础课对基础理论的要求和应用程度基本相当,可以采取开卷一半闭卷一半的方式考核,闭卷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实际应用部分可采取开卷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方式的多样性既能引导师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下了空间[3]。再如:对于专业课、理工科类操作实践能力较高的课程,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报告等考试形式;文科类的课程不妨采取撰写论文、口试等形式。理论课程考试还可采取口试、课程小论文、大型作业、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实践课考试可采取课程设计、模拟仿真试验及实习操作等方式。考试形式要服从于评价要求,只有采取适合需要的考试形式,才能真实客观地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3)注重成绩评定的全面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考试改革已开始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规范学生课程成绩评价的指导意见》对学生课程成绩评价提出:立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提升教学品质,加快建立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学生课程成绩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考评,逐步形成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基础理论类课程的态度性、知识性、技能性三类评价原则上按20∶70∶10的比例,与创新性评价附加分一并计入学业成绩;实践类课程的评价原则上按20∶10∶70的比例,与创新性评价附加分一并计入学业成绩;理论·实践一体化类课程的评价原则上按20∶40∶40,与附加分一并计入课程成绩。这种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程教学的正常秩序,丰富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课程成绩的客观性,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4]。
4)坚持考试管理的科学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学管理部门是否重视考试研究,是否勇于改革传统考试方式的痼疾,是否监控落实到位有密切的联系。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近几年的考试改革及探索,正在形成自己的考试管理特色。一是实行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以院(系、部)管理为主体的管理体制,执行职能与监控职能分离[5]。从考试的形式设计、考试的命题、场地编排、印刷试卷、保密监管、学生违纪(作弊)的认定及处理、监考程序培训、阅卷组织、成绩评定公开化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考试的科学性。二是加强试题库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在考试命题方面,逐步建设充实试卷库和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全部实现教考分离。具体做法是请外校任课教师从试卷库中抽选试题组成若干套考卷,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分管教学的系(院)领导审定签字,再由教学管理部门随机抽取考试试卷进行印刷封装,并组织统考以及统一阅卷。
总之,高职院校的考试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考试改革也是一项牵动教学管理改革全局的龙头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常抓不懈[6]。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制、生源构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均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高职教育系统内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进一步转变和更新考试理念,努力探索建立与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的考试制度,逐步形成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职教育考试管理体系[7]。
[1]卢晓东,等.考试模式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27-29.
[2]吴绍春.两种考试观的比较[J].交通高教研究,2001(4):38-41.
[3]王小力.特色鲜明的美国大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0(3):43-45.
[4]祝遵宏.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建议[J].经济师,2005(10):102-103.
[5]蒋必彪,等.试论高校教学质量长效监控机制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34.
[6]蔡静.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8-71.
[7]云景乾,吴家礼.加强高职教育科研 推动高职教学改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