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区的“水库效应”

2014-03-29 05:34
关键词:文化区四川盆地巴蜀

林 向

(四川大学 考古系,四川 成都610072)

我国西南部自古以来存在一个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 “巴蜀文化区”,这个巴蜀文化区的范围大体包括《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巴蜀广汉”及与“巴蜀同俗”的“武都”“汉中”“犍为牂柯越巂”等地,几乎囊括我国西南地区。

巴蜀文化是我国一支区域性的文化奇葩,它既有鲜明的特征又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巴蜀文化为源头的,包括四川省与重庆市两者及邻近地域内,历史上各族人们共同创造的、至今还鲜活着的地域性亚文化。

巴蜀文化区所处四川盆地具有三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一是它四周有高山屏障,内部江河丘陵交错,自成一个地理单元,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很好地保障了盆地的安全,有利于社会安定发展。二是四川盆地资源丰裕、气候宜人,为生存于此的古代各民族、各种不同经济类型以及社会组织程度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人们在此生息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三是盆地东出三峡俯临江汉吴越,北部经岷江、嘉陵江河谷可与甘青地区及汉中盆地相连——史前彩陶及先秦时期巴蜀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皆由此交通,西南为“藏彝走廊”连通中亚南亚,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便于古代交通。“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是太史公亲见的实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过是诗人的抒情和夸张。

当外界有战乱变故、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四川盆地就成为天然的“避难所”,而当时机成熟时盆地又可成为强势政治集团逐鹿中原的 “根据地”或者开拓西南边疆的“前哨基地”。因此,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四川盆地犹如一座水库,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都起到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等的“水库效应”。这种“水库效应”在四川盆地文明的早期以及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中有所体现,在历史上四川地区存在的五次大移民浪潮﹙秦汉、两晋、五代、明清、抗日战争﹚中尤其明显。巴蜀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为此提供了证据。

例如“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特征之一,传入长江上游表现为三星堆出土的许多 “羊首龙”,它与传入北方草原出现的“鹿首龙”、东北的“熊(猪)首龙”、黄河上中游的“鱼首龙”、黄河下游的“鳄首龙”、长江下游的“人形龙”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融合一体的文化特征。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的仪仗 “铜龙柱形器”上矗立的是长着山羊头的神龙;二号祭祀坑出土的神木社树 “1号大型铜神树”上有从天而降的龙也长着羊头。古蜀文明为什么要有“羊首龙”呢?这是因为与“蜀与夏同源”和“禹兴于西羌”的古史传说有密切关系。《说文解字》:“羌·西戎,羊种也”,故而古蜀文明崇拜的祖神“禹龙”一定是“羊首龙”的形象。这就是 “龙文化”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的明白例证,所以我们说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区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座“文化水库”。

又如三星堆出土一种异形的三足炊器,三个款足似三个尖底杯粘在器底,外加一颈圈外侈如锅,俯似如今日四川的家常泡菜坛子,实际是一种经过改造的北方的鬲形器。三星堆铜人像的造型更富有复合性。发式有西南盛行的辫、披发、锥结;又有东南沿海流行的断发;还有中原常见的笄和冠;贯耳纹身当然是东南文化区的特征。

这里的聚落也具特色。在遍及崇山峻岭间沿水道两侧的平坝(阶地)上分布的大小聚落,构成我国特有的“坝子文化”。成都平原上前有“宝墩文化”的史前古城群,后有三星堆与十二桥(金沙)两大城邑并峙。所筑城墙两面均为斜坡,与中原等地的城池重在防攻不同,而兼有古国标志、防洪大堤、卫御围护、营建宫室、祭祀神坛等多种功能。地面建筑除有与外地相同的木骨泥墙外,还有杆栏建筑,抬梁编墙,还有地梁载柱的宫殿。

这里的早期国家形态(酋邦制),信奉以祖灵和神树为中心的“泛萨满教”,有超级多层祭坛,大型的祭埋坑。三星堆只有仪仗没见武器,巴蜀没有战车有战船,执短柲戈、长柲矛、斤钺掷剑,圆盾为护。丧葬土埋,有奇特的“围罐葬”“船棺葬”“石棺葬”等葬俗。

史书礼载有多种“荆人王蜀”的传说,反映曾经有代表东南文化的濮越族群加入到代表西北文化的氐羌族群中来,再加上北方华夏文化与东方东夷文化的融入,在本区形成文化综合体的杂交优势。所以本区在中华古代文明的格局中既为一体,又独树一帜。

纵观四川盆地古代文化发生大的变化与演进的高潮时期,往往与人群的移动有关。由于一个文明体系或文化系统内部的创新及其与周邻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不会在短时期内引起一个文明、文化、族群及其考古学文化发生巨大变异,因此古代文化和考古发现的变迁一般呈现出一种渐进过程。秦并巴蜀,建立郡县,巴蜀文化区成为秦帝国的一部分;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中原文化的强化传入,巴蜀文化的特质虽然保存了下来,还是被逐渐涵化为一支“大同小异”的地方性文化。尤其是随着秦汉、两晋、唐宋、元明清间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客家文化、盆地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入,赋予广义的巴蜀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巴蜀地方文化”。

历史时期的巴蜀考古发现的丰收期正与移民高潮期相对应。秦汉考古收获甚丰,汉墓群遍及盆地各处,墓葬出土精美的文物中还常出土巴蜀图语的印章,反映巴蜀遗民与外来移民的融合;内容丰富新颖的壁画题榜与画像砖石优于外地;大量的髹漆木器远销乐浪、交阯,髹漆木质人体经络俑是汉代医学解剖水平的代表。隋唐间的石窟寺艺术别具风格,邛窑首创的釉下彩陶艺,国内仅存年代最早的印刷品《陀罗尼经咒》;五代两宋北方石窟寺衰微,而这里的大足、安岳的石刻和大量的佛、道造像却发扬光大。富有人文气息的宋三彩俑比之于关洛的唐三彩另显风采。多处精美铜器、瓷器、银器窖藏,乃移民频繁的物证。明清间的山寨碉房,反映“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墓葬的碑刻,以及战国秦汉以迄明清的各式崖葬(包括悬棺葬、崖洞葬)……都为我国的文物宝库增添光彩。

因此,我们认为从考古发现与研究的角度基本能够证明,由于四川盆地所处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巴蜀文化区犹如一座水库,其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都起到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等的“水库效应”。

猜你喜欢
文化区四川盆地巴蜀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四川盆地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及拟合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四川盆地秋季气溶胶与云的相关分析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四川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四川盆地西南部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