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观的再定义

2014-03-28 07:36刘伟鹏
民生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孔融让梨传统孩子

刘伟鹏

一段时间以来,由中国古代寓言“孔融让梨”引发的争论广受关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面对美国孩子的质疑,两者的分歧也引发了教育界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反思。

不久前,一场关于重新定义传统教育的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就“现代社会病与传统文化缺失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与会者认为,传统文化在现实中所遭遇的曲解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对传统文化及教育思想进行再理解,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我不会让梨”

一位中国教师在一群美国孩子中做了一个实验。老师讲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结果,美国学生的反应令中国教师大吃一惊。很多学生认为,孔融不应该让梨,因为没有必要,让梨是对别人选择机会的剥夺。“如果有人不愿意吃大的,就想吃小的,他让了梨,对方又不好意思拒绝,那不就剥夺了对方选择自己喜欢东西的机会?”一个美国学生甚至说,孔融让梨的做法会教小孩不诚实,这位学生说,“孔融有可能喜欢大梨,但为了让大家高兴,故意选择了小的。”这种不诚实还会引发其他问题,“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这是美国学生的主要看法。

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教育界引起广泛讨论。曾多次参与中美幼儿教育交流的教育界人士刘洁梅说,“幼教单位差不多都会讨论这个事情,有的还为此开了研讨会。在北京一次教育会议上,一位负责教育的领导专门提到这个事,让教育工作者总结思考。”

刘洁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曾在网上撰写大量关于中国传统教育误区的文章,对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社会的隔膜问题有深入研究。她认为,“这件事引起广泛讨论其实是教育的一个进步,表明大家对教育的态度更开明了,对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进行思考,并不是一味接受,而在20、30年前,这种讨论是不大会发生的。”

刘洁梅举了一个例子,在上海的一次语文考试中,一道考试题目为“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一名小学生写了“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名学生很不理解,说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的,这不现实,他认为自己的回答没有错。老师还是批评了他,孩子很委屈。孩子的父亲于是将试题与答案发到了网上,引起网友一片热议。“上海的这件事和发生在美国孩子身上的事情是一个性质,说明大家开始思考生活教育的各种问题,并能大胆提出来,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个进步。”

重振经典

在“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一事过去不久,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推崇传统文化,强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社会问题,原因就在于传统道德礼仪正在缺失。所以,需要重新对传统教育中的某些定义进行强调。”从事传统经典阅读推广教育的陈绍文说。

陈绍文是重新定义传统教育讨论会的发起者。讨论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家长,探讨“现代社会病与传统文化缺失之间的关联”。会议的其中一个话题就是由“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引起,一位教育专家谈了对此事的看法:不熟悉中国文化,不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出现这样的误解和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孔融让梨”讲的是个“让”字,是一种谦逊相让的美德,不是指网上风传的教育程序性问题。

来自山西一家教育机构的人士表示,前段时间风传的关于“孔融让梨”的事件,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曲解,是一种断章取义,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探讨是不负责任、没有意义的。经典被误读,可能坏处更大。

他的这番发言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大家普遍认为,越是这样,越是在这种环境下,重振经典,越是有必要。主办方甚至提议,将此话题完善成一项提案,提交到明年“两会”,以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目前在中国,从事传统文化推广的机构有近千家,按每家影响一千人计算,已有数百万人进入阅读经典人群中。

家长的分歧

对于教育界出现的两种声音,学生家长则无所适从。

《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一名8岁孩子的家长,这位家长姓孙,地点就在一家经典阅读馆旁边的茶馆。孙先生的女儿孙小美是这家经典阅读馆的种子学员,读经已经近4年。因为良好的韵律感和甜美的嗓音,她已代表这家读经馆参加了十几场比赛,并在一些活动发布会或演出现场做过演出嘉宾,孙先生对此颇为自豪。

谈到对“孔融让梨”事件的看法,孙先生说,读经当然有好处,传统文化当然有可取之处,不然千百年来大家为什么学它?为什么推它为经典?网上的信息是妖魔化传统经典。“主要是看怎么理解,往片面想、钻牛角尖当然不行。”他说,女儿在待人接物上就比同龄时期的自己好,“她自己也喜欢,亲戚朋友也都说有进步,这没什么不好。”

不过,孙先生的一位李姓朋友就对经典不以为然。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电话采访时,李先生表示,他认为传统经典出自信息相对单一的年代,有时代局限性,当时的生活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现在不一样。比如,那时鼓励“头悬梁、锥刺股”,就很值得商榷。“头悬梁、锥刺股是宣扬刻苦读书的精神,这没错,但其中采用的方法就很有问题,悬梁刺股,多恐怖,这样教孩子心理会出问题的。”

李先生说,从学习方法上也不可取,“人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累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再集中精力学习,这样效果才好。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这个道理不会不懂吧?”

他还认为,传统文化中宣扬的很多道理,都不大符合当下的社会形态。比如,朱子治家格言里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院”,现代社会就并不一定合适,“社会节奏这么快,有多余时间让孩子好好睡一觉,比什么都好。再说,现在也没有庭院可扫。”他说,现代社会还是要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不断调整。”

再理解传统文化

对于由“孔融让梨”引起的这场争论,教育专家孙晓云认为,争论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经常说到的文化差异。“你拿美国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来问中国孩子,同样会得到一堆奇怪的问题。”文化差异是避免不了的,“就像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大米一样正常。不能因为是南方人,就对北方的习惯不理解。”他说,最关键的是传统文化在推广中发生的问题。

孙晓云说,一般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半来自家长和老师经验性的指导,这种指导大多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辨或科学的分析。一旦就其中某个细节进行论证,就很容易出现颠覆性的观点。“大家对孔融让梨的怀疑,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样的讨论以前没有人认真地提出过,大部分人不会深究,一旦有人较真,就很容易引起共鸣。”孙晓云在教学中也经常与学生讨论传统教育思想,学生们的答复同样令他吃惊。

他举了“司马光砸缸”的例子。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司马光砸缸”是智慧的表现,是赞扬一个孩子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这种教育思想几百年来一直传承着。“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都是这么教的。”但当孙晓云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的回答却不一样。他们认为,这并不说明司马光有多聪明。学生们查找文献,证明司马光当时已经7岁,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用石头砸缸救人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司马光砸缸并不是一件标榜智慧的事情,更可能是宣扬一种勇气,一种把旧的观念、把完整的东西打破的勇气。对孩子来说,拿石头把一个高于他身高的水缸打破不是很难想到的事,而是一件不大敢做的事,所以,“砸破,打破,勇于破除”可能才是故事的本意,而后来却被曲解了。

孙晓云对同学们的看法深以为然,认为他们说的可能更接近事实,因为在那个年代,“敢打破”比“会不会打破”更值得称赞。而对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姜太公钓鱼,同学们则认为表达的不是从容的心态,而可能是博爱前提下的一种布局。

2月中旬,孙晓云在一次教育研讨会上发表了“传统文化的再思考”的观点。他认为,传统文化在现实推广中遭遇的误解和曲解,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现代人接受信息的方式较为多样,思考方式发生变化,对传统的东西习惯以批判的态度去对待。二是传统文化推广本身不得力,一些从业者自身就对文化内涵不理解,不理解当然做不到讲出精要。

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薄弱。“大家把它当稀奇的东西看待,所以出现一点儿状况,就会引起争论。”孙晓云提出,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要再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做一次系统而全方位的研究和剖析,同时,结合现代传媒方式,将其合理有效地传扬下去。

猜你喜欢
孔融让梨传统孩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