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华
鲫鱼因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和适应性强、耐低氧、食性杂、生长快等优势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将鲫鱼作为主推品种,积极推广鲫鱼高密度养殖技术,并在技术管理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受到了当地养殖户的欢迎。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应靠近水源,水质清新,饵源丰富,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周边无污染源、高大建筑物和其他遮挡物,水面光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池塘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池埂坚固,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水深1.5~2.0米。进排水口要用钢丝网或拦鱼栅封牢,以防鲫鱼逃逸。养殖塘口应配备增氧、抽水、投饵等机电设备。
二、清塘消毒
冬季抽干池水,冻晒20~3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100千克/亩左右,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和野杂鱼。
三、投施肥料
放苗前7~10天投施基肥,将用畜禽粪、生石灰、磷肥混合堆沤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施入池底,投施量为200~300千克/亩(老塘口可适当减量),然后注水0.8~1.0米深,见池中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后3~4天再追施EM菌、单细胞藻类激活素等,以增强培水、净水效果。
四、鱼种放养
鲫鱼放养规格为15~20尾/千克,密度为2000尾/亩左右。一般选择冬放,也可选择在早春放养。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提高养殖产量,可搭配放养部分在习性和食性上与鲫鱼无冲突的鳊、鲢、鳙鱼等。鳊鱼的放养规格为10~20尾/千克,密度为300~500尾/亩。鲢、鳙鱼的放养规格为5~10尾/千克,密度分别为200尾/亩和100尾/亩。鱼种放养前须用3%~5%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以杀灭其体表病原菌和寄生虫。
五、投喂管理
在投饵机前方用密眼网围成15~20米2的食场,围网下缘入水50~60厘米,周边用竹竿固定。将饲料投喂在食场内,让池鱼“集中就餐”。设置食场的优点是便于观察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养殖全程选择投喂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和无公害食品(NY5072)规定要求的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在28%~32%之间,其中4~5月饲料蛋白含量为28%,投饲率为3%;6~7月饲料蛋白含量为30%,投饲率为4%~5%;8~9月饲料蛋白含量为32%,投饲率为6%~8%;10月饲料蛋白含量为30%,投饲率为3%~4%。投喂应坚持“三看”(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摄食情况)、“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一般日投喂4次,投喂时间分别为8时、11时、15时、18时,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水温和池鱼的摄食、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六、水质管理
鲫鱼整个养殖过程要求水质肥、活、嫩、爽,调控方法如下:①换水调控。4~6月,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左右;7~9月,每5~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10月后,每20~3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左右。池水透明度始终保持在30~40厘米。②药物调控。每10~15天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10千克/亩左右,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保持pH值在7.5~8.5之间,也可选择用生石灰与漂白粉交替消毒;定期使用EM菌、底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分解水中和水底的有害物质。③增氧调控。晴好天气坚持每天中午开启增氧设备2~3小时,增加池水溶氧量。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需氧量增多,可在增氧设备上安装溶氧控制器,设定池水溶氧的最低限、最高限,实现增氧设备的自动开、停机,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在增氧设备发生故障不能使用时,可采用撒施化学增氧剂如粒粒氧的应急措施,增加池水溶氧量。
每天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随时掌握水质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认真做好塘口记录。
七、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一是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二是鱼种放养前用食盐溶液消毒,严禁将病菌和寄生虫带入池内;三是在坚持主养鲫鱼的基础上,科学搭配放养其他鱼类;四是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轮换消毒,防止出血性败血症、水霉病的发生;五是定期投喂药物,增强鱼体免疫力,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
八、捕捞销售
成鱼的捕捞销售应根据市场行情、养殖效益等情况综合确定,捕捞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7~8月捕捞1~2次,降低存塘鱼密度,加快生长速度,提高成鱼上市规格,年底干塘时全部起捕销售;二是年初放养,年底一次性干塘起捕销售。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211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