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Y一代”大学图书馆开展导读经典工作研究

2014-03-28 23:44:19张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

张敏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面向“Y一代”大学图书馆开展导读经典工作研究

张敏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经典阅读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素质培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然而,在网络阅读风生水起的信息时代,“Y一代”的阅读目录里缺失了经典文本.文章分析了如今“Y一代”的阅读特征,指出导读经典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导读的新思路,希望图书馆导读馆员通过研究读者,挖掘经典资源,开展有吸引力的阅读活动,让“Y一代”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达到使其乐于参与阅读并且能把经典传承下去的目的.

“Y一代”;图书馆导读;经典阅读;导读馆员;大学图书馆

经典文本,是那些超越时空局限、有影响力的权威著作,包括古今中外的学科经典和综合性经典.经典,记录了历代先贤创造的丰富知识、精辟见解,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开启心智、滋养心灵、提升境界的精品[1].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它无言地守护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然而,如今阅读经典已然成为专家学者不断呐喊提倡的口号.尤其是近年来,网络阅读风生水起,“读图”“读屏”这些浅阅读风行时尚,而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较大文化价值的经典著作越来越被“Y一代”疏远了.大学图书馆作为教育职能部门,拥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文献,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利用资源,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积极为“Y一代”读者开展导读经典工作.

1 “Y一代”概述和阅读特征分析

1.1 “Y一代”概述

2001 年美国作家布鲁斯·图根(Bruce Tulgan)和卡洛琳·马丁(Carolyn A Martin)在《管理Y一代》这本书中首次将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年轻人称为“Y一代”[2].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80后”.他们是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按照我国学者把“Y一代”定义为在1982-1994年出生的人,那么,“Y一代”正好是大学校园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青年教工的主体,也是大学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国外各行各业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对“Y一代”展开了广泛的调研,我国对“Y一代”的研究相对滞后些.“Y一代”的成长环境正处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阶段,他们的成长有电视、电脑、多媒体等的陪伴,他们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质载体阅读跳跃到数字化阅读.网络为他们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时,海量、无序的信息让他们感到迷茫.他们是信息弄潮儿,同时他们也急需有经验的导读人为他们引领航向,这是大学图书馆为“Y一代”导读的契机.

1.2 “Y一代”的阅读特征

“Y一代”的阅读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从阅读来源讲,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是“Y一代”阅读的两种方式,并且,网络阅读时间迎头赶上并多于传统阅读时间.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课外阅读时间的81.7%为网络阅读,51.5%为传统阅读[3].“Y一代”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新技术发展,他们喜欢网络的快速传递性和信息获取的方便性,对网络及其移动设备运用自如,网络阅读是轻松点鼠标就能得到大量信息.所以,对比传统的纸质阅读,他们更多的依赖网络.

其次,从阅读目的来讲,功用性阅读是“Y一代”阅读行为主宰.他们主要阅读时间是用于学习英语、计算机和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社会,尤其是求实惠务实在的“Y一代”不愿意把时间用在阅读经典著作上.为了眼前既得利益阅读,认识不到经典阅读对于他们心灵、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功用性阅读覆盖了经典阅读.

第三,从阅读内容来讲,快餐式、拿来主义式浅阅读是“Y一代”阅读主要取向.这种“浅”不仅是指浏览性阅读多,深度阅读少,泛读多,精读少,而且是指读物的内容浅显[4].电子传媒技术带来的网络阅读方式并不必然导致浅阅读,然而这个时代的阅读生态趋向于浅阅读却是不争的事实.抛开信息传播介质来说,不论网络还是纸质,“Y一代”对微言大义的经典文献进行精细深入的研读才是阅读之根本.然而,面对好看好听好玩的多媒体介质,“Y一代”难以专心深入的阅读,搜索、浏览取代了逐字逐句的传统阅读,浅阅读远远比经典阅读来的更容易.

2 导读概述

导读工作的研究应该起源于前苏联,19世纪末,俄国的图书馆学家尼?亚?鲁巴金(1862-1946)认为,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导读.美国大学图书馆导读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读者培训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美国教育模式.1982年,上海市读书指导委员会导读机构的成立,以及1987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导读室”的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导读工作的开始[5].然而,我国的导读工作自始至今大多都是停留在开展读者培训和教授信息检索课上.福州大学导读中心周金林老师认为,图书馆的导读,是指图书馆利用馆藏文献资料指导读者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多媒体阅读时代,图书馆不是信息资料的唯一来源,知识获得泛在化使得图书馆需要有新思路开展导读工作,把丰富的文献资源有的放矢的导读给读者,让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个读者有其书,是图书馆的现实使命.对于“Y一代”读者来讲,面对图书馆浩瀚的文献资源,他们需要图书馆的导读服务帮助完成.导读经典尤其如此.经典阅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现代大学生大多敬而远之,因此,对于经典文献的推广阅读,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虽艰涩难行,却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3 大学图书馆针对“Y一代”开展经典导读的必要性

3.1 导读经典,是为“Y一代”塑造健全人格,重建精神家园的必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可见,选择读什么样的书是多么重要!“Y一代”的大学生活是一个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而阅读经典关乎人的素质教育.因为经典阅读可以引发人们宁静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更能使人学着去明辨是非,甄别善恶,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并且教人从有用之中发现高贵与美[6],是“Y一代”素质教育的必备课业.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她有普世的价值和意义.经典的精深内涵涵盖了世世代代人类的经验智慧,在随时随地能查询到海量信息的搜索引擎时代,经典仍然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经典阅读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根基和文化潜力.经典阅读的不足使得精神成长中缺少最重要的营养素,造成他们人文素养、道德水准、思辨能力、审美水平下降[7].因此,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熏陶“Y一代”的修养气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沉淀其心境,重建精神家园,图书馆推广、导读经典刻不容缓.

3.2 导读经典,是培养“Y一代”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必要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决定于他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高质量书籍得来.网络阅读或者是浅阅读获得信息横向范围宽泛,这些相关信息链接容易模糊了初始阅读目标,让人心猿意马,不知所终.传统的经典阅读训练的是纵向深度阅读能力,这种深度阅读与思考有助于培养理解能力.引经据典讲的就是纵向文明的源远流长.网络阅读可以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是一种阅读方式或者是学习手段,但是,信息庞杂纷乱的阅读环境不能给人以思考研读的空间,只有经典的阅读才是培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唯一途径.图书馆必须把“Y一代”读者从飞转的搜索引擎里拉出来,通过导读经典,引导他们回归阅读,回归独立思考,回归延伸思想的良性循环.

3.3 导读经典,是图书馆履行传承传世经典的责任和义务职能的必要

大学图书馆作为经典文本的典藏地,在引导读者对经典资源的利用上责无旁贷.经典文献是承载文化传统的重要媒介,推广经典阅读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有助于国外先进文明的传播.但是,很多读者,包括“Y一代”读者,不知道阅读经典从哪一部读起,不知道阅读经典借助哪些注释读物,甚至不知道哪些文献属于经典文献.图书馆不能坐拥丰富资源而不有所作为,有责任把这些资源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导读给“Y一代”,慢慢的让他们爱上阅读经典,并且把经典传承下去,让后来的“90后”“00后”都重视经典阅读.因此说导读经典是图书馆的教育职责,是传承文明的责任和义务.

3.4 导读经典,是图书馆积极拉近与读者关系,摆脱被边缘化命运的必要

图书馆为“Y一代”导读经典文本,一方面承担起大学教育所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使命,给读者提供切实的服务,引导阅读回归,培养阅读能力学习能力,提升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对于图书馆本身而言,也是一种自我救赎的行为.图书馆的最大资本是汗牛充栋的藏书资源,但是把这些不动的资源变成活动的资源,即导读给读者,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景象.网络的发展使得很多以前要去图书馆才能获得的资源,现在动动鼠标就能从网页上获得.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资源库,电脑、手机、移动阅读器等在web 3.0技术支持下都成为了小型资料室.在这种情势下,有学者担忧图书馆将被边缘化,它的处境堪忧、地位尴尬.

现今图书馆,不管未来处境如何,都应顺应时代发展,调整服务方向,面向读者提供其切身需要的高质量服务,这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经典阅读不同于浅阅读,就如图书馆不同于网络,导读经典是图书馆精心熬制的心灵鸡汤,对读者的心身有益,网络资源是现代人的快餐,可以救急充饥,不适宜经常食用.导读经典,就是从图书馆最精髓的资源开始,人性化服务于读者,这是网络所无法给予的高水平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存法宝.

4 为“Y一代”开展导读经典工作新思路

4.1 图书馆设立导读馆员岗位,改变工作模式,挖掘资源,为导读经典做“有米之炊”

当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导读是利用开设信息检索课的方式培训读者利用图书馆,导读工作内容还停留在馆藏的揭示上,导读意愿是被动满足读者需求.在多媒体阅读时代,针对“Y一代”的阅读特征,导读经典工作必须从研究读者入手.首先,图书馆需设立导读馆员岗位,深入研究读者,知道他们需求什么,才能根据需求挖掘馆藏资源,想读者所需,给读者所要.导读馆员还可以由学生志愿者担任,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顺畅,有利于开展导读.

另外,导读馆员工作要向文献深加工的方向倾斜,要向如何采取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经典文献的方向倾斜.导读馆员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阅读进程,把经典文献分深浅层次整理,还可以按照读者所需经典文献的类别分门别类的整理.挖掘资源,建特色数据库,把沉睡的经典唤醒,让经典文献找到它们的读者,也让读者找到他们需要的经典,这是导读的最佳境界.所以,图书馆开展导读经典工作从改变服务模式开始,从研究读者需求,研究经典资源开始,图书馆员不仅仅是读者和文献的中介,更是读者和经典的心灵分析师,从内在方面做工作,才能让读者喜欢,进而才能把导读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4.2 导读经典工作要重拳出击,图书馆与各院系合力推行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认为:经典是必备的知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把阅读分为两种:为知识的阅读和为成长的阅读.经典阅读就应当归入为成长的阅读[8].经典阅读如此重要,就让导读经典来的更猛烈些吧!

导读经典是教育大计、传承文明的根本,不论从国家到学校再到具体的图书馆,都要有足够的重视.对于“Y一代”中的本科生来说,导读经典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就是把经典阅读列为必修课或者是选修课.2-3个学分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都是值得珍惜的.导读馆员或者院系的教师担任课业辅导,通过阅读学习既得了学分,又提升了自身素质,何乐而不为呢?!对于“Y一代”中的硕士、博士、青年教工来说,导读经典就要营造一处可以停泊心灵的港湾.图书馆不要吝惜紧张的空间,需特设导读经典工作室,古朴典雅的环境,快捷方便的网络条件,让经典与现代完美结合.阅读经典是现代人穿越时空隧道与先哲们对话交流的过程,与古代人焚香净手后才阅读一样,经典阅读一定要有清雅的环境相适合才行.图书馆要营造一个“Y一代”精神家园一样的空间,让他们学习、工作之余乐于来到工作室,阅读经典,滋养心灵.

4.3 导读经典可以从形式多样的导读活动开始,吸引读者走进经典

导读经典要顺应“Y一代”的学习习惯和阅读特征开展活动.首先,让“Y一代”参与到经典阅读中来,这是导读的第一步.目前,网络是大学生最乐于接触、最方便快捷的媒介,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微博、QQ聊天群、博客、论坛、社区等读者经常使用的网上交流方式宣传经典阅读的必要性,宣传导读经典活动,具体介绍经典文本,采用书评、专家讲读等方式吸引读者阅读等.用“Y一代”最喜欢、最常用的方式与其交流是再合适不过的导读媒介了.

其次,举行主题多样的Party.“Y一代”是思想开放,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一代人,通常的导读活动,譬如信息检索课,专题讲座等,已经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在五彩纷呈的网络环境下,导读经典需有创新,有吸引眼球的大举动才行.比如:举行一次《红楼梦》古典服装秀,或者《三国志》人物动漫赛,或者《莎士比亚》经典英文话剧等.只有举行这些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色彩的活动,才能引起“Y一代”阅读经典的兴趣,才能把导读经典进行下去.

第三,对于积极参加经典阅读并且有一定阅读心得的读者,图书馆特聘为名誉导读馆员,这既是荣誉,也是为了带动其他读者能加入到经典阅读中来.用这种传帮带的导读模式,组织各种专题的经典读书小组,如:《红楼梦》读书小组、《论语》读书小组等,小组成员可以借助导读经典工作室,用他们喜欢的网络交流方式传递心得体会.阅读回归经典,交流运用网络,是古典与现代的和谐搭配.

第四,对参加经典导读活动的读者,图书馆定期汇总他们阅读经典的读后感、书评、感悟短文等,挑选出有深意的美文,仿照明星包装法,邀请名家配文品评,上传到网络宣传推广,印刷成册分发各院系,造成微轰动效应.明星效应早已深入“Y一代”的生活,他们喜欢明星,也渴望成名成星,用这种激励举措,虽然媚俗,但也是推广经典阅读的敲门砖.导读经典不但要指导读什么样的经典,还要指导怎样读经典,更要有措施引导读者有足够长的兴趣读下去.

5 结语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冰心先生对读书的感悟.对于个人来讲,阅读经典是为了活的更有智慧、活的更有力量.对于社会来讲,阅读经典是传承文明促进社会进步.“Y一代”的阅读处在当今不良的阅读生态中,时风裹挟下的阅读,难以抓住和守住经典.而阅读经典在任何时候都有其重要意义,非读不可.因此,图书馆应当担起教育与传承的重任,为“Y一代”提供切实可行的经典文本导读服务.阅读经典,提升“Y一代”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使他们变得更有学养和胸襟,更加沉稳厚重,堪当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也是导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1〕〔4〕〔7〕〔8〕彭艳,屈南,李建秀.试论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91-92.

〔2〕柯平,陈雅茜.面向Y一代的大学图书馆用户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5-10.

〔3〕陆波.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干预[J].图书馆杂志,2012 (3):58-60.

〔5〕褚孝强.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2-4.

〔6〕赵宣.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比较研究-兼谈阅读经典文献的有效介质[J].新世纪图书馆,20l2(2):39-41.

G251

A

1673-260X(2014)07-0118-03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图书馆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