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探析

2014-03-28 23:44:19喻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决策

喻轲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探析

喻轲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人在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要面临许多新的选择,特别是对职业的决策,常常让人觉得困难.职业决策困难主要是人在面临职业改变或者职业进入过程中,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行业或者从几个工作中挑选其一时所发生的困难.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由此导致的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有其特殊性.本文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产生的原因;根据成因进一步指出完善独立学院职业心理教育的方法.

独立学院;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心理教育

1 问题的提出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的定义,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拨款的资金联合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以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背景下,他们的就业情况直接关系着独立学院的生存以及可持续发展,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职业心理发展,探索出一套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人一生面临很多新的选择,比如对职业的改变,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职业决策困难.个人对职业的选择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直接影响着他未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间接的影响他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观幸福感,简而言之职业选择和决策对一个人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关职业选择和发展理论与经验研究的文献资料中,职业决策困难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成为了职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着重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法,期望能为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

2 导致独立学院大学生决策困难因素分析

2.1 社会因素

2.1.1 职业规划教育体制因素根据相关专家的观点,早期个体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职业培训,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很不完善,职业规划这个概念在国内才刚刚兴起,高校虽然都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大多数提供的不是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服务.而职业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逐渐进行的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持续学习和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和熟悉相关职业直到其具体化,缩小自己的实际选择范畴,最后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在中国的中小学校阶段,职业规划并没有引起重视,因此到大学阶段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才刚刚开始.针对职业心理素质不完善的大学生,独立学院以及其他普通高校没有相应的职业生涯辅导机构进行专业指导,而只提供选择专业的权利,使得大学生面对职业选择时无所适从.

2.1.2 专业教育模式因素.在进行职业决策时,高校文科毕业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较多,但是文科毕业生比理科毕业生能进行更积极的职业自我探索,这与社会环境有关[4].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市场中,公司和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给理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因为受到专业的限制,导致文科毕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的职业,于是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进行职业决策时也就增加了更多的不稳定性.

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已经接受了学校为他们安排设计好的教学课程,不同种类的大学专业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工作前拥有的实际能力.我们发现拥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具有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在职业决策上也有着更宽泛的选择范围,而拥有较低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则会因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理想职业而被迫选择其他工作,继而影响其对职业的决策.独立学院属于三本院校,学生入学门槛较低,他们不管在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上都要弱于普通公办高校学生.这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在掌握职业和交往技能,职业选择和发展上很被动.由于对于行业不熟悉以及某些社会偏见,使得他们体验到更多外部冲突,经受着不可靠信息的打击,对未来出路感到很迷茫.

2.1.3 性别因素研究发现决策困难存在性别差异,在犹豫不决和缺乏职业信息女生比男生感到更困难.这和国内学者李莉等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表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我国,女性角色定位与家庭的观念一致依然如此.女性就业弱于男性,女性对职业期待不高,职业态度不够积极.社会给予女性提供的职业选择的机会相对较少,很多公司或企业有性别限制,只招男性,存在性别歧视,这给女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造成了更多的困难,这使得面临强大就业竞争压力的独立学院毕业生特别是女生在择业决策上难上加难.

2.2 家庭因素

研究表明,具有父母温暖理解的家庭中长大的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时会做出较积极的自我探索,能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这或许因为父母温暖的亲情和对其行为的理解和支持能提升大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体验到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在对职业选择时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此外,来自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支持,从而使他们在这种充满爱的的环境下进行职业选择时,他们所体会到的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比较低.而那些在父母眼里严重惩罚、过度干涉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对职业决策有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缺乏积极的职业探索能力,自信心不足,使得他们感到的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比较高.

在学生的职业决策及其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中家庭的教养方式都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母亲或父亲是严厉惩罚型还是温暖理解型的家庭环境,如果学生从小得到父母的关爱比较少,其父母又时常过分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导致使他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不探索自己的职业目标,因而也就使他们在校期间缺乏对实践能力的积累.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给予学生关注出现两种极端,过度干涉和从不干涉融入家庭教养模式中,尤其在独立学院学生家庭中体现明显.这也使得独立学院学生更容易出现职业抉择困难.

2.3 个人因素——就业意愿

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好,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收入和家庭所在城镇比例都高于普通公办高校学生.在家庭良好环境中长的学生,人生选择定位较高,对生活的期望值也高.因此在校学习期间,仅将大学教育当成个人的跳板和智力的投资,学习带有浓重的功力性.而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更看重职业所带来的工作环境、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强调经济利益,忽视社会需求、自我实现和事业成就等.由于目标不切实际,所以在择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挫折,导致心灰意冷,丧失自信心.除此之外,独立学院学生因为家庭环境差异过大,成分繁杂,虽然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拥有较强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是大部分毕业生对当前社会形势缺乏认识,不了解自己,往往感觉无心无力来改变现状,造成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较大,因此引起较多的心理冲突,引发择业心理危机,如焦虑、抑郁等.Good stein(1965)提出,作为职业选择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对所需信息和可以培养特定技能的机会时,焦虑可能会妨碍个体获取信息以及利用这些机会来培养所需的技能,从而影响个体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因此,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独立学院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他们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职业抉择困难的局面.

3 加强和改善独立学院职业心理教育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化,独立学院可以建立起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要,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开放教育模式.因为其的特殊性具有“后发先至”的高起点优势,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吸收和借鉴其他公立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努力打造自身的品牌,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为其毕业生的择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增强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解决职业决策困难已经成为独立学院的当务之急.这就需要社会和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做出努力.

3.1 加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缺乏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前提下,面对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性应谨慎,这凸现了大学中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从张大均等心理学者的研究中看出,缺乏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和不知如何去获取自身与职业相关的信息是我国大学生目前所面临的职业决策困难的主要问题.针对缺乏职业决策的准备和对自身的认识,独立学院可以采取职业生涯辅导的方式来解决.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开展的职业生涯辅导,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设定职业发展短期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

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发展的过程为着眼点,通过对知识、经验、能力和资源的整合,协助学生各个方位认识自己,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决策,进一步挖掘自我的潜能.对大学生职业辅导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增进自我认知,发掘自我潜能主要包括理解、接纳自身的差异性,了解自己能力倾向、兴趣、性格,不断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以求适应社会发展与具体职业要求;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人生的规划和决策,对各种选择情境如何界定问题、如何收集理解并解释资料,以建立他们短期或长期人生目标.

如彭晓玲等人编写的相关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从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课内指导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等“四结合的方法”针对学生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辅导.例如政策教育、个别辅导、设置课程、毕业生面试模拟、创业大赛等.

3.2 加强和完善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质,与普通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学生来说处于相对的劣势,所以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中往往表现的自信心不足,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困扰.增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对独立学院学生势在必行.独立学院应认真学习我国教育相关政策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或团体咨询,比如,对缺乏面试技巧的学生进行面试模拟培训,对有面试恐惧症的学生采取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对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提高自信心的心理活动课和训练等.此外,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可采取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面向所有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此外,对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总之,在强调对高校职业心理发展的关注中,应同时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高和完善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对大学生职业心理问题开展职业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3.3 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面对职业所表现出来的信念和态度,在职业生活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他的择业标准和对具体职业的要求,反应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反映出当代大学毕业生对精神、物质和发展的需求.有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中更加看重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福利条件和劳动报酬,而对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有所淡化.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是把职业价值观的发展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学校应及时了解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从大一开始跟踪调查,对不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尽早的修正歪曲的观念,为四年之后面临的择业做好准备.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能做出准确的自我定位、合理地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学校就必须了解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积极、及时地做好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采取正确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同时,大学生要学会科学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职场,努力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认真参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心理健康程度和职业心理素质.

除了学校对学生职业心理培养的努力之外,家庭教育同样要肩负一定责任.当今社会媒体多样性以及独立学院教育的自主性,方便独立学院给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式,如编写相关材料、开展针对家庭教育的讲座等形式向家长特别是新生家长传递职业心理方面的知识,提升家长对学生职业心理的重视,让其了解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从而改进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帮助下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

4 总结

在目前的就业困境下,随着独立学院毕业生走入社会,其就业状况日益引起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了解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及其独特择业现象.从职业心理困境为出发点,探索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独立学院学生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树立信心,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压力,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提高自身的就业率,这对做好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G444

A

1673-260X(2014)07-0104-03

猜你喜欢
困难毕业生决策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选择困难症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有困难,找警察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6